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七零养家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主编索性又提出了要请温知秋以及温知秋的责编罗家和吃一顿庆功宴的意思。

    至于是不是只吃饭不说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罗家和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先不说温向平离这儿要坐几天的车,就是他的伤脚也让他出不了市,遑论跑这么大老远过来。

    但为了避免给主编造成温知秋傲慢的印象,罗家和在信中解释了温作家意外受伤在家调养的事情,又表示之后等温作家痊愈以后二人必定上门邀约,共进午餐。

    同时,罗家和也给温向平去了一封挂号信,说了华夏出版社主编的邀请和自己越疽代苞的拒绝。在信的末尾,又表示如果温向平不想放过这次机会,自己之后会主动上门邀请主编,温向平可以慢慢的过来,不必因为赶路而影响到伤脚的恢复。

    温向平对罗家和的处理方式当然没有意见。

    他最近也确实忙得很。

    首先,他要保持每周两个章节的更新频率,按时寄给罗家和;其次,他已经开始写新作品的大纲,虽说不用像成品一样详细,却也要把故事整个的框架和走向写出来才行,每天都要抽出三五个小时放在这个上头;

    这第三嘛,还有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甜宝小些倒是还能等两年,温朝阳今年却已经八岁了,至今还没怎么上小学,字也认得不多,温向平便拿着那本,每日早晨教温朝阳两个小时读书认字。

    温朝阳也懂事,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于是每天也是认真的学习复习。

    至于为什么不送温朝阳去上小学,这就涉及到温向平正在忙碌的第四件事。

    眼见着七七年就要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到来,全国高考恢复后的第二次高考也已经近在眉睫。

    在这个年头,考上大学不能说是唯一的出路,却也能称得上是最便捷、最有前途的出路。谁家要是能出个大学生,一家人都能挺胸抬头走在外头。何况等毕了业,国家还管给分配工作,这在多少人眼里都是个香饽饽啊。

    这年头也没什么复习资料,不少人就翻出以前的高中课本看,有想报考外语的,就再捧着本的英文版自学。

    温向平自然是要考文科的,考试项目中,语文和英语是不用愁的,政治和历史也在准备新作品的时候研究了不少,再加上本身广泛的知识面,也不算什么难题。

    唯一要担心些的就是数学了,一份卷子一百分,一共只有九道大题,虽然听已经考过的人说题型并不多,但对于一个常年靠笔杆子吃饭,十几年没碰过数学的人来说也不容易。

    温向平是打算报考沽市的大学的,到时候顺势就能带着一家人搬到那边去。虽然晋省没什么不好,但想到几年之后各大城市的发展,还是沽市要更胜一筹。

    何况温向平还打算着等将来温朝阳和甜宝上小学的时候,让他们直接进沽市的学校去。

    毕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沽市的教育资源都要更丰富,与外面的交流也更广阔更频繁,无论是对两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还是他们家的发展都是更有利的。

    为了达到去沽市上大学的目标,温向平于是每日又抽了一到两个小时来复习高中数学。

    第37章

    连环画虽然又把好好炒了一把冷饭, 但到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因此热度也并没能持续太久。

    等连环画引起的轰动也逐渐消退后, 杨主编终于坐不住了。

    “小罗啊,这都过去两三个月了, 温作家怎么还没新作品出来。”

    杨主编把罗家和叫到了办公室。

    说到底, 红星杂志虽然也是国内排的上名的大杂志, 可跟其它杂志相比,并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优势。

    是――红星杂志一直以来都把“创新”“进步”“关注时事”的主题奉为圭臬不错, 刊登的也都是发人省世的好文章, 可业界的龙头老大――人民杂志也走的是这个路线。

    而且人家的文章比红星的更创新、更先进,人手下作者整体的素质水平也要比红星的高出一截儿去,人家的画师不仅仅能给文章画插画,还能画有关时事的漫画――虽然在业界内不是独一份, 却也做的是最好的了。

    反观红星, 手底下的作者虽然也不差,可一不是最好,二没有特点,与其它的几大杂志相比并没有过大的优势。唯一能说强于他人的,就是不断吸纳新人, 也广泛接受全国各地的投稿。

    更重要的是, 只要作品优秀, 无论是新手上路还是老马识途, 红星杂志一视同仁给他一个大版面;作品越优秀, 刊登的书页也越占优势。

    可以说, 正是因为红星的这一举措,温向平当初才会下定决心投稿红星的。

    当然,是不是真的这么一视同仁也难说,毕竟在温知秋之前从来没有初出茅庐的作家能把作品刊登在首尾几页的。

    不过温向平这篇也确实十分亮眼,红星杂志将其放在第一面一点都不亏,反而收获了可观的利润。

    温知秋的出现让杨主编等人认为,或许民间确实自有高手在,于是为了不错过像温知秋这样的潜力股和新兴作家,也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壮大红星的可能性,杨主编下令,每一封来信都要认真,争取再找出来个小温作家。

    而因为温知秋这样一个横空出世的作家,第一部作品便登上了红星杂志的首页,许多自认有才的作家或预备作家也都受到鼓励,纷纷来稿,一时间,红星杂志每天都要收到摞成小山的信件。

    哪怕小方他们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筛查,把语句不畅的作品先一步筛了下去,但剩下的仍浩如烟海。

    因此上到主编下到几个小组长,全都忙的团团转,甚至连下面的编辑也不得不临时被抓过来干活。

    而罗家和作为副编辑最后还得总审一遍,再加上之前去看了一趟温向平,又堆下了不少工作,真真是忙的连口水也顾不得喝。

    闻言,罗家和暗自苦笑,就这几天,杨主编已经隐晦的跟自己提过几次这事儿了,今天倒好,干脆挑明了。

    组织了一下语言,罗家和说道,

    “听说温作家最近已经在写了,但是这阵子也正好是温作家的复健期,进度难免耽搁一点,想必再过一阵子就会有好消息了。”

    当然,罗家和是没有特异功能,能和温向平心连心的知道他现在正在写新大纲的事情的,这些话只不过是宽慰宽慰急得冒烟的杨主编罢了。

    但杨主编显然没有被宽慰到。

    杨主编怎么能不急,上头已经多次表示对销量回落的不满,责令他尽快应对,这阵子连他都亲自去翻来信了,只盼着能再出个小温作家。

    可这眼也看花了,嘴巴里也急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