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农门青云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7

分卷阅读57

    也对……”冬青无话可说,确实是这么个理,这里没有谁会喜欢在婚房里摆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山水画。

    瑾瑜将布料收好,拿出纸笔坐定,“今日我与陈君然讨教了一下考试内容,他说经义一定要按照注解来做,千万不能自由发挥,看样子我应该去买一本。”

    冬青点头,“嗯,我虽看过这四书五经,也大体理解其义,但术业有专攻,我当初看不是为了参加科举,有不少欠缺之处。”

    科举分明经科与进士科,后者比前者难上数倍,以儒家圣典为题,应试内容基本是四书经义,解释以为准。

    黎国太祖皇帝,为选拔真才实学的人才,在前朝科举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应试之人不仅要考儒家经义,还考诗赋策论和算学。

    这些冬青都一一与瑾瑜说过,瑾瑜不担心算学和策论,他上学时高数从未挂科。

    至于策论,就是对某事进行分析探讨,寻最佳解决之法,古今中外历史上这么多例子,那些前人累积的经验就够他所用。

    瑾瑜主要是担心这诗赋与经义。

    贴经和墨义靠记性,只是乡试头场考试要以八股制式破题,代圣贤立言,瑾瑜一听就觉得头大。

    诗赋一门,平日瑾瑜能随口作成打油诗,可生活环境影响,要他做出能让此间考官眼前一亮的诗赋,实在是有点难。

    目前只能尽力而为,好在陈君然的描述里,县试府试算不上太难,只要尽心念书,一般都能考过。

    瑾瑜自问算得上尽心尽力,从未懈怠。

    冬青给瑾瑜研了墨,两厢静对,就着摇曳的烛光,仔细温习了昨日的内容,再学新的一段。

    只要冬青在身侧,瑾瑜就觉得浑身冲劲。

    男子汉大丈夫,当然要给自己妻子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枉费冬青这日日的陪伴。

    睡觉时,瑾瑜嫌这棉被厚重,天气又热,他体温一直比较高,索性脱光了上衣。

    冬青已经躺到里侧,瑾瑜背对她脱去衣裳,背上的肌理线条流畅,举手下放间,能看到健硕的肌肉在皮下鼓动。

    冬青有些晃神,待反应过来,她的手已经放到了瑾瑜光滑的背上,手掌清晰的感受到火热又充满力量的肉体。

    瑾瑜只觉一抹柔软的温凉印在后背,如羽毛般轻搔入心,勾得人心发痒。

    喉头上下动了动,瑾瑜回身调笑,“如何?为夫的肌肉好摸吗?”

    冬青如烫手般把手收回来,脸埋在被子里,却点了点头。

    瑾瑜那一身腱子肉,紧实光滑,手感极佳。

    冬青的小模样实在招人喜欢,瑾瑜不禁莞尔,一个翻身覆在冬青上方,声音磁性悦耳,“我从头到脚都是你的,好摸就随便摸。”

    说着,牵引冬青的手放到轮廓分明的胸膛,胸前与腹部的肌理健硕却不突兀,胸肌肉眼可见抖动了一下。

    冬青得了鼓励,大着胆子,指尖顺着肌理间浅浅的沟壑描摹,觉得手里握着鲜活的生命力。

    瑾瑜肌肉越发紧绷,“冬青……往下些……再往下些……”

    冬青手顿住,满面酡红,柔荑慢慢往瑾瑜下腹移去,最终被一上扬柱体拦住去路。

    顿时只余一室喘息,冬青感觉有什么东西在体内破土,发芽滋生,恣意生长,从不知名处起,蔓延不知名处去。

    说不清也道不明,只觉胸口酥酥麻麻,酸酸热热。

    夏日昼长夜短,寝至六更天,天光大亮,翠枝已经在灶屋里忙开了。

    将点心打包起来,按照冬青之前的法子,背篓分层装进去。

    “冬青,起床了。”

    听得院子里的响动,瑾瑜恢复清明,轻轻推了推里侧的冬青。

    早睡早起身体好,他们要跟翠枝一起出摊,把点好的挑花刺绣拿到街上交给买主,顺便解决一下售后问题。

    冬青迷迷糊糊应了一声,却没有睁开眼睛。

    自跟瑾瑜同床共枕,整个人都倦了些,许是瑾瑜惯着她,有了依靠就多了惰性,不像以前在柳家和湘王府那般时时警觉。

    瑾瑜也不催她,自顾起床穿戴洗漱,打了洗脸水放到盆架上。

    拿起冬青的衣裳,坐到床边,伸手托住冬青头颈,不费劲就把冬青拉入怀里。

    冬青下巴杵在瑾瑜肩上,睁开眼睛,懒洋洋的蹭了蹭,才伸手接过瑾瑜准备给她穿的衣裳。

    “我醒了,自己来就好。”

    动作麻利整装完毕,瑾瑜收拾需要带到集市的东西,恰好赶上翠枝打包好了点心。

    冬青往灶屋走,“先等等,我还有东西要拿。”

    片刻后回转,手里端了昨日用糖腌制的杨梅。

    砂糖已经液化,浸泡着野杨梅,有着丝丝儿透亮。

    冬青用筷子夹了一颗放进嘴里。

    经过一天一夜的腌制,糖的甜已经浸透杨梅,却没有将酸全部抵消,夹杂着杨梅特有的味儿,实在是酸甜可口。

    “来尝尝。”

    一人喂了一颗,瑾瑜不住点头,确实比之前那颗好吃不少。

    “我们拿到集市,可以当做零嘴儿售卖。”

    冬青扒了一小碗留着给家里人,剩下的带着上路。

    走在路上,好巧不巧,在羊肠小路那一头看到了赵氏和她的三个儿媳。

    远远看着四人背了两个背篓,没有带着孩子。

    赵氏显然也看到了后面的冬青几人,忙招呼另外三人加快了脚步。

    瑾瑜和翠枝冬青走在后面,只看着前面的人躬着腰可劲儿往上爬,样子说不出的滑稽。

    三人十分好笑,对赵氏的小心思心知肚明。

    这大伯母只怕是心虚,想避开冬青,偷偷买了材料回家做点心,生怕与冬青遇上,问她背着两个空背篓去赶集要买什么。

    索性慢悠悠跟在后面,眼看前面四人要脱出视线又走快一些,让赵氏几人拼命赶路。

    昨日与陈君然约好,一起赶集把他点的那幅挑花刺绣交给买主。

    陈君然起的晚了些,好在一身轻松,没多久就赶上了瑾瑜几人。

    在集市上守了几个时辰,陆续把挑花刺绣卖出去,陈君然点的那幅三尺见方大小,卖了三钱银子。

    除掉五十文钱的成本,利润有两百五十文,瑾瑜分了一百三十文给陈君然。

    掂了掂钱袋子里哗啦啦的铜板,陈君然喜不自禁,决心跟着瑾瑜好生学习。

    把这点画学精了,开拓市场之后,钱如冬青说的一样滚滚而来。

    这般,家里再不会有人看他不起,也无人敢再看他不起。

    一旁瑾瑜和冬青忙着向外兜售挑花刺绣,冬青补救别人绣错了的地方,夫妻琴瑟和鸣。

    街角处,林员外看了冬青几人片刻,沉吟一瞬,转身去了布巷,进了月娘的金线坊。

    赵氏今日没在街上逗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