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异世之夫父有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

分卷阅读31

    山微微一愣,他原以为叶清岚如此问是怕自己再进深山,到时还要麻烦吴婶儿,没想到他却是为自己的安危着想,不禁心中微暖。

    “你说的是,等将山里那片野柿子林还有几颗板栗树都收获了,我便不再进山了。”季春山笑道。

    叶清岚点点头,他看了看院子里装满两个箩筐和麻袋的山里红,又对季春山道:“吴婶儿的女婿谢元是货郎,平日里来往咱们这和方城县城,村民们采的山货都是卖给他,价格还算公道。”

    “是吗,不过……”季春山闻言却有些迟疑,他知道叶清岚是好意,帮他给山货找出路,只是他却已有了其他的打算,怕是要辜负叶清岚的好意了。

    “怎么”叶清岚有些疑惑。

    季春山便道:“如今正是山货最丰收的时候,同时也是最便宜的,我这辛苦一日才从山里弄出来的两百来斤山里红只怕也卖不了多少钱,我是打算都做成糕点来卖的,至少能卖到年下,虽然不比一次都卖了来钱快,但累积起来应该能多卖不少钱。不过,说不定我和吴婶儿的女婿以后能有机会合作一把。”

    见叶清岚面露不解,季春山解释道:“我在山中发现了一大片野柿子林,足有七八十颗,估摸着能收上上万斤果子,到时我全制成柿饼,也得有四千斤左右。这么多,洋河镇还有附近的村子可吃不下,说不准得靠李货郎帮忙找找销路。”

    “你还会做柿饼”叶清岚有些惊异,但随后想到季春山所做的肉松饼和红糖鸡蛋枣糕,又觉得没什么好意外的了。

    “柿饼不难做,就是需要反复晾晒储藏,费些时间而已。”季春山笑道。

    “你……”叶清岚看着季春山,嘴唇蠕喏了几下,似乎想问什么。

    “什么”季春山道。

    半响,叶清岚摇了摇头,终究没有问出口。

    季春山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一时竟分不清心中是庆幸还是别的什么。

    第23章 采购

    “天色不早,该做晚饭了,就炖今天刚抓到的野鸡如何不过你说是加板栗炖好,还是加菌子,你喜欢哪个”季春山问叶清岚。

    “都好,我都喜欢。”叶清岚道。

    “那好,反正有两只野鸡,今日就先做板栗炖鸡,过几日再做山菌炖鸡。”季春山笑道。

    叶清岚点点头。

    季春山去厨房先点着灶,准备烧上锅开水,好给野鸡褪毛。

    季宁煦发现家里多了几只活物,但明显,小小的雪白的毛茸茸的小兔子对他的吸引力最大。季春山便将两只大兔子扔进后院的鸡舍里,几只小兔子则放进箩筐中拿到屋里,然后又割了把青草,让季宁煦喂小兔子玩。

    次日早饭后没多久,胡大夫如约而至,依次为叶清岚和季宁煦把脉后,不禁捋着胡子笑着对季春山道:“看来这几日你照顾的不错,岚哥儿和煦儿恢复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一听叶清岚和季宁煦身体恢复的好,季春山也十分高兴,却谦虚道:“哪里,我也没做什么,还是胡伯开的药方好,对症下药,方才药到病除。”

    “诶,”胡大夫却摇了摇头,道:“对症下药是不错,可我只能下治身体的病的药,治心病的药却是你啊。”

    “我”季春山微愣,随即明白过来,胡大夫的意思是他如今改邪归正,叶清岚和季宁煦不再如从前一般惶惶不安,艰难度日,心中安定了,对身体自然也是有好处的。可季春山却觉得,真正解了叶清岚心病的却是他前几日所说下的,待叶清岚病愈便与他和离,并准他带季宁煦离开季家的承诺。

    “对了,胡伯,我前个儿进山,运气好发现了几朵猴菇,您看看,我是做成药膳好,还是直接入药”猴菇这东西在古代也算是奢侈品了,只是季春山也只不过采摘到几朵,卖也卖不了多少钱,可若是想再买回来就不是卖出时的价钱了。

    季春山想着,这猴菇营养价值极高,是养胃补身的好东西,便索性留下给叶清岚和季宁煦用,只是这东西着实稀少,他现在也还不到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时候,便想着给胡大夫看看,怎样才能将猴菇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胡大夫看见猴菇也是眼前一亮,直接拿起一朵细细品看,看完一朵又拿起另一朵,直到将六朵猴菇全都看了个便,才道:“这几朵猴菇品相都不错,是最上等的,若是做成药膳,怕是不能完全吸收,反倒浪费了,入药也不好,猴菇性温,容易和方子里的药冲撞。这样吧,我将这几朵猴菇制成粉状,回头你熬粥煲汤时撒上些许便可了。”

    “如此,那便劳烦胡伯了。”季春山关感谢道。若是做些点心吃食之类的,他自问不逊他人,只是猴菇这样即是食材又是药材,还是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为好。

    之后胡大夫又为叶清岚和季宁煦开了新的方子,季春山问叶清岚拿了三两银子,便背着箩筐又往洋河镇而去。

    进了洋河镇先去了仁济堂抓药,这次的药比前一次要便宜一点,十副药总共用了一两七钱八十九文。抓完药,季春山又去了趟镇上的铁匠铺请铁匠帮忙打了个半指长两寸宽,一边开刃的小刀片,因着是个极小级省事的东西,季春山就干脆等了会儿。

    因此朝盐铁官营,且管制极严,待刀片做得了,季春山给了三文钱,又写下了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铁匠的徒弟添上了何日购买何物,用铁多少后,才得以离开。

    从铁匠铺出来,季春山又去了杂货铺,先买了些灯油、草纸等日常用品,又称了两斤白糖半斤冰糖,最后,又一口气定了十口中等大小的坛子,外加十口半人高的大缸。

    杂货店店面不大,就一个柜台两个架子,像坛子这样的物件就只摆了几个样品在店里,其他的都在后院的小仓库里,至于那种半人高的敞口大缸,杂货店里却是没有现货的。每次有人买都是先交一部分定金,杂货店的掌柜再去距洋河镇五里远的王家务村的窑厂订。

    此次季春山一口气买了十口,掌柜的自是十分高兴,这一笔买卖比他过去半年卖的还多,毕竟这大缸体积大分量重,一般人家买回去或是装水或是放粮,轻易不挪动,不同于小坛子之类的轻便容易搬动,也就易损毁。有的人家爱惜小心着些,一口大缸可以用上几十年,甚至更久。

    每口大缸杂货铺的卖价都是一百二十五文,要提前交三分之一的定金,因为季春山这次订的多,杂货铺掌柜便给他每口缸抹了五文,凑了个一百二的整,十口缸的定金总共是四钱银子。之后便是写上一张契约书,言明洋河镇李记杂货铺于八月二十九这一日,收安平村季春山十口大缸定金四钱银整,十日后,李记杂货铺需将十口大缸送至安平村季家,季春山给付剩余八钱银子货款,李记杂货铺收回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