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嫁给太子的死对头后(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的字迹。

    那是一个“宋”字。

    是岳停云曾经亲眼见过的,宋阁老交给宋青时的那副。

    ☆、第三十三章

    夜半风雪,马蹄声疾。

    许展诗要快些, 再快些。

    大军行了数十日, 她区区一名弱女子,带着几名侍卫, 从京城,一路向西不断追赶。

    侍卫是宋家给安排的, 只因一路上路途凶险,残兵贼寇众多, 若是一不小心遇上了心怀不轨的蛮人, 她仅凭一己之力定是难以逃脱。

    可即便这样日夜兼程, 许展诗比大军晚行三日,想要迅速追上, 亦非易事。

    老皇帝下了旨意,禁止任何人将宋青时走失的消息告诉陇西王, 就连进出京城的书信皆需要经过再度检查, 违命者直接送入刑部论斩……一时之间, 人心惶惶, 任凭宋家夫妇想尽了法子,也没法拯救失踪的女儿宋青时。

    宋阁老一病不起, 宋杨氏憔悴慌乱,硕大的宋家乱成一锅粥。可帝王心,冷如铁,在用兵大事面前,无人会关心宋青时一小小女子的死活。

    除了许展诗。

    那日是她思虑不周, 擅自把令牌给了宋青时,任宋青时顶着“许展诗”的身份前去军营,从而遇难。许展诗虽无法确定宋青时失踪是因为她的令牌,此事却也同她的鲁莽脱不了干系。

    纸是包不住火的。芙蕖那日与宋青时一同入宫,知晓她们二人曾见过面,宋家夫妇迟早有一日能查出令牌一事来。她害了宋青时,兄长知道了该如何?陇西王知道了又该如何?她会成为罪魁祸首,所有人都将迁怒于她!

    无论是从理智上,亦或是情感上,许展诗不能对此事坐视不管。她要想办法,做出一些挽回。

    与其坐等别人找到她身上来,许展诗不如主动上门前去宋家,告知宋家夫妇宋青时曾借着她的令牌去了军营,并且自告奋勇出城去告诉岳停云。

    只有她熟知辽东火炮营十万大军的行军路线,也只有她能有办法顺利进入军营,成功把事情告诉岳停云。

    纵然或许会换得个人命不保的结果,许展诗也无法推辞。

    好在她许展诗随兄长和陇西王大人行军打仗多年,比不得那些京城中的娇弱小姐,打马直追,日夜兼程,虽是苦了点,身体也没有吃不消。

    她一路上还算是顺遂,十万大军未至伊循城,她便快追上了。

    许展诗站在某处高高的山头,望向远处黑压压的军队。

    熟悉的靛蓝色云纹军旗迎风飘扬,是陇西王岳停云没错了。

    许展诗刚想加快进程,却忽地瞥见一目,立刻嘘声,示意身边的侍从们莫要轻举妄动。

    伊循城附近地势崎岖,山道岔路众多,许展诗为了迅速追上大军,选择的是和岳停云不同的一条道路。此刻她便位于某座山的山顶,透过树枝的缝隙,能将山下的场景尽收眼底。

    除去大路上行军的宣宁国军队,对面某条山道上,隐约仍能看见几个人影。

    许展诗寻来一个竹制的千里望,将自身掩映在树丛后,定睛一看:

    是一小群胡人。

    数量不多,约莫十个,身上衣着打扮像是突厥人的装束。与平日里不同的是,他们并未骑马,而是一齐弯着腰,似乎在推着什么东西……

    是几颗巨石!

    许展诗不寒而栗。

    此山是进出伊循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要,数目繁盛,洞穴众多,非常适合隐藏。

    如果这些胡人算好岳停云和宣宁国军队离开伊循城的时间,埋伏在此,利用地形和滚石向他们下手的话……

    许展诗不敢再想下去。

    她缓了缓,朝着几名侍卫命令道:

    “快,换上附近胡人百姓的装束,分开行动,迅速追上大军,莫叫任何人怀疑了身份。”

    许展诗飞速打马,绝尘而去。

    暮色渐沉,黄云阵阵,恐怕今夜,又将会有一场大雪了。

    ……

    宣宁国的十万大军并未在今夜进入伊循城,而是驻扎在附近的小镇。

    原因有二。

    一是钦天监察觉出今夜可能会有暴风雪,急行军有所不便。二是陇西王岳停云突然对军队内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搜查,排除奸细,搜寻异己。

    岳停云在帐内焦急地来回踱步,炊事房送来的晚膳更是一口未动。

    “报告王爷。”一名近侍入账,行了一礼后道:“臣已经派人前去打探京城宋姑娘的消息,只可惜山遥路远,恐怕一时半会还得不到回应。”

    “嗯。”岳停云不耐烦地应了一声,接着问道:“出事了粮草车是否仔细查过?可有发现什么不妥?”

    “回王爷。”近侍犹豫了片刻,沉下声音道:“臣带人仔细查过,虽说是一片狼藉,但看起来确实像有人曾在其中住过的痕迹。”

    岳停云面色可怖,掌心一用力,直接捏碎了手中的白瓷茶杯。

    “还请王爷莫要太过焦急,虽说破坏的粮车附近发现了宋姑娘的令牌,这也并不能代表出事的就是宋姑娘本人,或许是旁人不知在何处窃取了宋姑娘的物品也未可知啊!”

    岳停云并未回答,只是继续问道:

    “看守的侍卫可都轮番问过了?”

    “回王爷,王爷的吩咐臣都一一照做了。据侍卫们所言,未曾放过无通行令牌的人进入过军中。唯一的一次古怪,是行军前一天夜里,许姑娘曾来过一次,说是有要事要见陇西王大人您。”

    “许姑娘?许展诗?”岳停云皱眉道。

    “正是。”近侍战战兢兢回答道:“说是见了许姑娘进来,却不见许姑娘出去,以为是王爷您把人留着了,便不敢多问……”

    “混账!这么大的事儿竟敢知而不报。”

    岳停云这次是真的怒了,一脚踹翻身后的桌案,未被用过的晚膳尽数翻倒,撒了一地。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啊。”

    “呵,是突厥人,还是军中出了……”岳停云话音未落,帐外报声传来。

    “报——王爷、王爷!许姑娘从京城赶来了,有要事禀告王爷。”

    帐帘掀开,正是经过数十日风吹日晒后,身着一身胡人女子装束、面色憔悴的许展诗。

    ……

    宋青时原本以为,突厥人的营地应在草原某处,她也应当被带入某个帐中。

    而事实却出乎她所料。那两名突厥男子携着她,从军营内逃出来后,竟直接去了若羌人手下的重要城镇,伊循城。

    伊循城环境复杂,虽隶属于若羌国管辖,但城中居民却并非全是若羌人,汉人、吐蕃人、突厥人夹杂而居,因此宋青时与两名男子身着胡人的装束,混入其中,也算不上突兀。

    可她依旧弄不明白,胡人们带她来此是为了什么。

    好在身处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