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一品容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这三百多人里,真正能撑到最后的,只怕没几个。”

    御前侍卫大选的比试规则,简单直接又粗暴。

    所有相邻的号牌比试。胜者记一分,败者不记分。

    然后,一号对阵三号,二号对阵四号……

    再到下一场,一号对阵四号,二号对阵三号……

    以此类推下去。每一场比试,获胜者皆可记分。待到最后,以获胜次数最多分数最高者为魁首。

    按着比试规则,三百多个人,就得比上三百多场。可一旦动起手来,拳脚无眼,落败者大多负伤。很快就会有人退出比试。

    每一年的御前侍卫大选,真正能撑到最后的,不过三五十个人罢了。约莫打个三五十场,也就差不多了。

    很多身手平平来凑热闹的少年,打个几场,对家人有个交代,就会退出比试。

    这个大选比试规则,看似简单,实则既考验身手,也考验耐力。能撑到最后并夺得魁首的,无不是身手出众心志坚毅的少年。

    “三年前,贺家二郎以胜四十八场的记录夺魁。今年,不知获胜者会是何人。”平西侯看了朱启珏一眼。

    这个不成器的混账,也不知能撑几场。可别早早退出给老子丢人。

    晋宁侯也有相同的担忧。

    一群穿着武服的少年中,挤眉弄眼没个正型的郑清淮格外惹眼。那副欠抽的德性,让他这个亲爹看得一肚子冒火。

    不过,心里再气,晋宁侯面上也得露出坦然镇定的神色。绝不能失了风度气度:“这还用问吗?定然非裴公子莫属!”

    永安侯裴钦目中闪过傲然,口中却笑道:“晋宁侯过奖。我只盼着犬子顺利入选,谋个御前当值的差事。至于魁首,是万万不敢奢望。”

    呵呵!瞧瞧你们的纨绔儿子,再看看我出息又争气的长子!我想不骄傲都不行啊!

    平西侯看永安侯那副志在必得的骄傲神色颇不顺眼,故作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我的外甥贺家三郎身手极佳,此次大选,说不定夺了魁首的便是贺三郎!”

    永安侯眸光一闪,落在黑衣少年贺祈的身上。

    这就是那个对程锦容意图不轨的贺三郎?

    这半个月来,裴璋白日进宫读书,晚上拼命苦练,看来就是为了今日一挫贺三郎的锐气!

    ……

    “皇上即将驾临!”一声略显尖锐的声音响起,御前大太监赵公公出现在人前:“众人恭迎圣驾。”

    演武场上所有人,一同起身,躬身抱拳,齐声道:“恭迎圣驾!”

    在数百御前侍卫的护卫下,一身龙袍的宣和帝迈步进了演武场。

    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紧随其后。

    年少的六皇子,今日也跟着来了。六皇子还是第一次来观看御前侍卫大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里溢满了好奇和雀跃。

    宣和帝在演武台对面的高台上落座,并宣口谕,令卫国公靖国公平西侯晋宁侯永安侯一同伴驾。

    几位皇子皆立在宣和帝身侧。

    四皇子五皇子同龄,都是十四岁的少年郎。常年习武,身体壮实。站上大半日也没问题。唯有六皇子,年龄最小,也略显单薄些。

    宣和帝随口笑道:“小六,你撑不住了,就坐到朕的身边来。”

    几个皇子也没眼热这份特殊待遇,反而齐齐笑了起来。

    六皇子面嫩,被一众兄长笑得红了脸,认真地道:“我已经长大了,兄长们能站多久,我也能。父皇别总当我是孩子。”

    宣和帝被逗得开怀一笑,亲自起身,到了军鼓前,以手中鼓槌猛击军鼓。

    咚咚咚!咚咚咚!

    听得一众少年紧张又亢奋!

    “儿郎们,拿出你们全部的本事来。”宣和帝扬声道:“让朕看看,谁配做朕的御前侍卫!”

    高台上的天子雄武霸气!

    声音回荡不绝!

    朱启珏热血沸腾,咬牙道:“今日我拼了!”

    “我也拼了!”都是热血少年,谁能禁得住这般阵仗。叶凌云和郑清淮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不止是他们,演武场上的少年郎们,一个个皆是满脸亢奋。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辛苦习武多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唯有贺祈,神色未动,冷静如冰。

    ☆、第九十一章 大选(三)

    身为武将,理当为天子尽忠,为国朝效死。

    前世的贺祈,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理所当然地以为武将就该领兵打仗。

    直至去了边关,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将士和百姓因战乱而死,亲身经历了战场厮杀的残忍。

    他看着身边忠心的侍卫一个个死去。

    他扬刀杀人,不是为了战功,而是为了守护百姓。

    若百姓安乐富足,他宁可不做英勇盖世的武将。

    在武将们心中,好武好战的宣和帝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重武轻文,对武将们格外偏爱,为了养兵养将,每年不惜加重百姓赋税。每年国库的税赋,有大半都被用来养军。

    可对饱受战争之苦的大楚百姓们来说,宣和帝是个穷兵黩武的暴君。

    每家每户,皆要服兵役。打仗会不停地死人,要补充兵力,就得不停征兵。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尚未长成,就被征入伍。年未过五旬的男子,也被视为青壮,同样要被征为士兵。

    入了军营,要服满二十年兵役。事实上,真正能在军营里熬过二十年的少之又少。每征一个士兵,就意味着一场生离死别。

    京城里兵力充足,勋贵们生活优渥富足。给人造成了大楚国泰民安的假象。

    事实却是,京城之外战乱频频。良田无人耕种,渐成荒田。百姓们被繁重的税赋逼得活不下去,又不愿被征兵,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家乡,或潜入深山做隐户,或集结为民匪作乱。

    大楚内乱不息民心涣散,在宣和帝死后,边关被鞑靼铁骑踏破。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的宣德帝被吓破了胆,竟割让半壁江山,偷安苟活。

    这一切的根由,皆因宣武帝宣和帝父子的好战。

    现在的大楚朝,禁不起再有一个勇武好战的储君了。

    贺祈抬头,目光掠过目中闪着光芒的大皇子和跃跃欲试的二皇子,掠过满脸兴奋的四皇子五皇子,最终,落在俊秀斯文的六皇子脸上。

    ……

    军鼓再次响起。

    镇远侯敲了一通军鼓,令三百多少年郎散开,各自寻第一场的对手。可容十万士兵的演武场,再怎么折腾也足够。

    一百多对少年郎,手中各自拿着木质的长刀或长剑或长枪,怒喊一声,开始对阵厮杀。

    和贺祈对阵的少年,正是之前奚落嘲笑贺祈的其中一个。少年手持长枪,嗷嗷喊着冲了过来。贺祈迅疾闪身避让,右腿猛地踹中少年的臀部。

    少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