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法医古代探案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4

分卷阅读174

    去了,一把抱在了怀里。

    胖墩儿刚要松口气,就见司岂静悄悄地趴在木板上,身上还蒙着一块小床单,登时又哭了起来,“呜呜呜……父亲死了吗?娘,我不要父亲死,我不要父亲死,呜呜呜……”

    纪祎大一些,心思也细,见司岂身上还有起伏,就知道他只是受伤了,便安慰胖墩儿道:“胖墩儿不哭,你爹没死,你看他正看着你呢。”

    “唔?”胖墩儿止住哭声,扭头一看,果然看见司岂跟他招了招手,“爹就是疼,没死。”

    “哦……”胖墩儿破涕为笑,让纪婵把他放了下来,从怀里取出一张帕子,替司岂擦了擦汗,“爹,你伤到哪儿了?”

    司岂先是被他这一声“爹”给甜到了,随后又被他的问题给难倒了。

    他正琢磨该怎么表达这个“臀部”,就见胖墩儿视线一转,精准地落在他身体的中段,小嘴发出了“咦”的一声。

    “是小屁屁啊!哈哈哈……”他捂住嘴,片刻后,又松开了,“娘,我是不是不该笑?”

    纪婵点点头,“不该笑,你爹现在疼得很,等下娘要用匕首把箭头挖下来,到时候他就疼得更厉害了。”

    “为什么要挖?”胖墩儿不明白,因为有疑问,笑意也淡了。

    纪婵道:“箭上倒刺,拔出来伤得更厉害。”

    胖墩儿皱了皱眉,大眼睛里又有了泪意,“好吧,那我还是不笑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09 20:59:39~2020-02-09 23:55: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湖 20瓶;久久雅 6瓶;玲宝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02、第 102 章

    纪婵取出勘察箱里的两把新解剖刀, 让罗清送去大厨房蒸两刻钟。

    罗清才出去, 以司老夫人为首的妇人们就到了。

    李氏和范氏扶着司老夫人走到司岂的简易床榻前。

    司老夫人颤声问道:“逾静啊,好端端的, 怎会发生这样的事?”

    司岂道:“大概因为鲁东的案子, 是孙子大意了。”

    李氏眼里还有泪花, 司岂刚闭上嘴, 她就开了口,“靖王不是关进宗人府了吗?”

    范氏说道:“想必是其党羽,我听说冠军侯从西北回来了。”

    冠军侯章尔虞是靖王的岳父。

    司岂道:“冠军侯不会做这样的事, 如果所料不差,应该是靖王党羽群龙无首, 有人昏头了。”

    “费原抓到两个人,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祖母、大伯母、母亲, 你们不必担心。”

    司岂冷静下来后, 在路上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靖王早已经失势, 即便有些人马,也已是明日黄花, 识时务的早就退却了。

    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的,不是莽夫, 就是有人借机生事。

    从西北回京城, 一路顺利也要走一个半月。

    冠军侯在边关驻扎三年,的确应该回京述职了。

    巧合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有人会抓住机会,借题发挥, 让泰清帝疑心冠军侯,从而削弱西北的军事力量,绝对不失为一步妙棋。

    毕竟,金乌国觊觎大庆很久了。

    若非有冠军侯勇猛善战,牢牢守住坤山一线,大庆又岂会安稳这么久?

    然而这样的话不能明言,避重就轻是司岂最好的选择。

    妇人们松了口气,纷纷表示抓到人就好,省得大家伙儿终日提心吊胆。

    司老夫人道:“祖母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你再忍忍,太医一会儿就到。”

    “多谢祖母,孙子能忍。”司岂松了口气,他是真的不希望纪婵亲自动手啊。

    纪婵耸了耸肩,随即上前一步,长揖一礼,“纪二十一见过司老夫人,大太太,二夫人。”

    司老夫人笑着说道:“纪大人受惊了吧。老身担心逾静,一时忘了还有客人,失礼了。”

    大太太也道:“确实如此,瞧瞧瞧瞧,我们的小胖墩儿也吓坏了吧。”她上前两步,心疼地把胖墩儿抱在了怀里。

    她这个举动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李氏的冷淡。

    李氏只看了看纪婵,就对司岂院子里的管事妈妈说道:“抬你们三爷进去,躺在院子里成何体统?”

    那管事妈妈道:“回禀二夫人……”

    司岂打断她的话,“祖母先回吧,等孙子的伤处置停当了,立刻派人给祖母报平安。”

    司老夫人黑洞洞的朝堂屋望了一眼,又看看李氏,说道:“那行,祖母回去等着。”

    她心里明白,臀部肉最厚,除了疼,大危险是没有的,她们这些妇人聚在这儿反而不便。

    贵妇们叽叽喳喳地嘱咐一番,走了。

    管事妈妈朝几个小厮招招手,“来来来,抬三爷……”

    司岂再次打断她,“不必,三爷就在院子里。”他朝纪婵笑了笑,“听纪大人的话错不了。”

    纪婵环抱双臂,挑了挑眉——她的话不是圭臬,李氏的吩咐也不算错,不过是双方的原则和底限不同罢了。

    麻沸散熬好了,凉了凉,车夫老刘和司岂一人一碗喝了下去。

    就在二人要昏没昏的时候,太医院的大夫来了。

    来的是一老一少,都是太医院里专门处理箭、剑、刀伤的金镞科大夫。

    老者六十多岁,身体有些瘦弱,手也是抖的。

    年轻人二十岁左右,儒雅清隽,清澈的眼里还闪烁着怯意。

    “司大人。”老大夫在司岂的腿上用力按了按,“有感觉吗?”

    司岂微微摇头,闭上了眼睛。

    “我爹他没感觉了。”胖墩儿眼巴巴地守在司岂的另一边,脆生生地汇报道。

    老大夫和蔼地笑了笑,“小公子不害怕吗?”

    胖墩儿挺了挺胸膛,道:“我看过我娘解剖,才不怕呢。”

    老大夫竖了竖大拇指,对小大夫说道:“那就开始吧。”

    小大夫从木匣里取出一把小刀,递给老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