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富贵荣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3

分卷阅读333

    就完全占了上风!

    “赵王世子妃近些天还常常去顾家么?”

    “回禀殿下,赵王世子妃年后只是打发人去送过节礼,并未亲自去过。”那报事的太监说到这里,踌躇片刻方才说道,“倒是昨天赵王世子妃和宛平郡王妃一块去过一家兵器铺,那是定远侯府的产业。据说是定制要在定远侯寿辰那一日送给定远侯的礼物。”

    “定远侯那家兵器铺是过了明路的,每年用的精铁都数量有限,打造的东西就更有限了,再加上价钱贵得能砸死人,能卖出去的就三五件。就算里头都是精品,存货才那么寥寥几件,连武装王府之中亲卫都不够,这种事有什么好报的?”随着这话,太子妃却是从外头进来,见太子眉头一皱仿佛要发火,她便笑吟吟地说道,“殿下,天大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见太子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太子妃便快步走上前来,打了个手势吩咐那太监退下,这才紧贴着太子的耳朵低声说道:“西北那边的消息渠道打通了。”

    此话一出,太子起头的那一丝愠怒顿时烟消云散,脸上一时露出了深深的喜色来:“那边传来的消息怎么说?”

    “陈善聪已经到了西安府,结果立时三刻就被秦王下令拿下了,听说一顿板子打得皮开肉绽,紧跟着被关了起来。毕夫人苦求亦是无果。倒是王妃似乎早些天就被软禁了。”见太子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明显很不耐烦,太子妃也就言归正传道,“所谓的大捷是假的,秦王从宁夏出兵,屠了阿拉善一个蒙人部落,余众奔逃,这是妄启边衅,杀民冒功!”

    “好!”太子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随即信心满满地说道,“有了这样的讯息,便能正大光明地让赵藩出兵了!老爷子还在,二哥他动得太早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恐有矫诏,不敢奉诏!

    倘若说,秦王先是收陕西都司兵权,而后又以克蒙大捷请率军来京献俘,这前后两个消息已经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么,当秦王杀民冒功的说法一日之间在京城四处流传,而次日皇帝派去西北的那个给事中也不知道是怎么长了飞毛腿,竟神奇地重新回到了京城,指斥秦王屠了阿拉善一个大约千多人的蒙古部落,实属杀民冒功,闻知朝廷派使节诘问,更是意图扣留使节灭口之后,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尽管建藩西北的秦王在太子过后乃是诸王之中最年长的,但因为生性残暴,文官们对其并没有多少好感,更何况如今国本已立,东宫有主,太子又一向表现得仁善忠孝,而秦王的名声却已经被陈善聪给败坏得差不多了,此消彼长,于是,雪片似的奏折堆满了通政司,继而又全都高高堆在了太子的案头。在转送了乾清宫后,宫中终于下了一道姗姗来迟的旨意。

    命秦王进京奏报此番事由!

    这样的旨意无疑只是一个开端,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尚未出门,就传来了秦王自号大元帅,号称起兵三十万的消息。一时间,京师大震,天下大震。而抱病在身的皇帝尽管并未露面,可却发下了以赵王为正印元帅,发兵讨伐秦藩的旨意。尽管不少老臣对这任命颇有微词,但太子亲自将人召到东宫,耐心劝服之后,一众人等自然心悦诚服。可在这节骨眼上,京城赵王府却传来了赵王世子陈善昭称病,赵王府闭门不见外客的消息。

    对于陈善昭的这般反应,太子并不意外,文武百官私底下也都颇为叹息。皇帝身体还好的时候,对陈善昭这个孙子颇为宠爱,更不消说为了第一个重孙降生而大手笔赏赐了。现如今天子病重,秦藩图谋不轨,赵王若是肯带兵出征也就罢了,若是不肯,这位在京城的赵王世子还不知道是怎样一个结局!

    而外人揣测不断的赵王府中,却是显得平静无波,或者说,根本没人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更不消说往外头传递消息了。王府的采买已经全都由宛平郡王妃王凌从定远侯府带来的心腹家将接管,四门则是换上了亲卫一一死死把守,根本不许进出。至于私底下敢有议论是非的,王凌甚至都懒得说什么理,在这冻死人的天气里直接就是把人撂在外头跪上一天一夜。于是,哪怕陈善睿在这种时候仍然捎话回来说还要在定远侯府呆上一阵子,陈善昭又病了不露面,王府中硬是没有一个人敢有所质疑。

    一大早在起床在议事厅中雷厉风行地料理完了所有事务,王凌便到了梧桐苑来,直接就和章晗一块用了早饭。这种时候,什么食不言寝不语早就被丢到了脑后,她一口气喝了小半碗清粥,便放下碗说道:“大嫂,都探明白了,正门总共有六七个眼线,东门和西门则是四五个,后门最多,整整一二十,大约是怕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往后门逃走。”

    “还真是瞧得起我们,幸好世子爷和郡王爷早有定计,走得早。”章晗撕着手中那个银丝卷,想到这才短短数日之内便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若说太子不是早有准备,她决计不相信。想着陈善昭此时此刻应该过了淮安,她的心里一时更是涌上了一股说不出的思念。然而,一想到王凌同样是和丈夫分离两地,她立时压下了这一丝涟漪,又开口说道,“北边的消息估计就是能到京城,轻易也到不了王府。倘若我没猜错,父王……父王应该不会应下出征之事。”

    “为什么?”王凌不禁不解地挑了挑眉,“从北平到陕西,必得经过山西,倘若能将山西都司的兵权收入囊中,接下来便是声势大振。而且父王先应下来,便是占据了大义名分,大不了虚应故事不和秦王正面交锋就是了。”

    “山西都司的都指挥使齐原是皇上身边的亲卫出身,忠心耿耿,除却皇上,对诸藩全都不假辞色,麾下兵马全都拿捏得住。而建藩大同的代王和父王颇有些不和,听说昔年还争过功。所以若是出征,粮草不管是由北平供给,还是就地筹措,都绕不开山西,无疑是把自己的后路送给别人拿捏。况且,只要世子爷他们出京之后命人飞驰前往北平报信,知道京城这般局势,父王更加不会贸贸然动兵。所以咱们这儿……”

    章晗并没有再说下去,王凌却已经明白了。对于地理军略,她自然是极熟的,但对于那些各地诸王以及将领人物,她当然不像章晗那样下过狠功夫。此时此刻,她见小方桌上已经没剩下几样东西,摆摆手吩咐一旁的丫头撤下去,这才点点头说道:“想想也是,若真的父王亲征秦藩,无论胜败总有损伤,而若真的迟疑不前,朝中总有人会扣一顶怀有异心的帽子。事到如今,咱们这儿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真要是在京城闹起来,始作俑者却也别想好过!”

    见王凌柳眉倒竖杀气腾腾的样子,章晗不禁莞尔。紧跟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