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3

分卷阅读233

    他这一点。

    等回宫一趟用个午膳睡会觉,黄公公忙不迭就迎了上来。

    “怎么?”虞璁见他眉开眼笑,挑眉笑道:“什么好事?”

    “这徐公子教起书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苏公公陪皇上去工部视察,黄公公就守在西殿里看孩子。

    作为奖励,徐渭成为新一任侍读,过来给这二皇子补补数学。

    黄公公本身是照看着小皇帝长大的,对这些皇子公主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里,生怕哪里照顾不周。

    徐渭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之后,只大致准备了一下,就施施然来了乾清宫。

    朱载壡本身腼腆又话少,安静的跟瓷娃娃一样。

    徐渭也并不把他皇子的身份放在心上,只列了个科举用的教纲,开始帮朱载壡捋进度条。

    黄公公伺候在旁边,也听了许久。

    徐文长虽然年纪小,但是对数理有系统的认知和理解,教起书来浅显易懂又能举一反三,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的透透的。

    他个子不高,也就比朱载壡高一个头,此刻踮着脚在写满了一黑板的分析,连时间都安排的颇为合理。

    “老奴从来没学过这些的,今天也懂了不少东西,当真是醍醐灌顶。”黄公公眯眼笑道:“这小公子可真是个好老师啊。”

    虞璁愣了下,心想要不把孩子们都聚一块,看看有几个想跟听的?

    按照既定的路线,这些孩子们肯定都会跟着私教一路长大,他还真没问过有几个想读大学的。

    朱载壡生来温静大度,也不会跟福媛般哭这不公平。

    他吩咐黄公公安排两个小家伙在西殿用膳,自己去吃了点腥辣的新鲜菜开开肠胃,然后把后宫里的几个娃都叫了过来。

    老大老二都是嘉靖六年生的,其他几个都是嘉靖七年生的。

    虽然按年龄都没到读一年级的时候,但基本上都能说会道爱蹦跶了,也该看看大致是什么情况。

    徐渭一见着六个小孩鱼贯而入,略有些不安的往后退了一步。

    “你先去东殿歇一会,等下朕会叫你过来。”虞璁示意他先回避一下,等孩子们都老实安静了,才坐在他们的中间。

    “父皇今天唤你们过来,是想问问,你们将来都想做什么?”

    按照年龄开口,朱载基是老大,不假思索道:“儿臣要做很强的人!”

    好吧,小孩对这个世界还没什么认知,好像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啊。

    虞璁心里鄙视了下自己,怎么想到问四五岁的小孩理想抱负,但眼瞅着都开了这个头,还是听完算了。

    “读大学。”朱载壡目光坚定,声音还是绵软清澈:“读大学,然后学很多很多东西。”

    朱载垕擦干净爪子上的糖渣,看向虞璁道:“听父皇的。”

    朱载圳坐在旁边,想了想道:“母妃教导儿臣,勿言未酬之志。”

    这个回答,倒是令虞璁有些意外。

    四岁就这么谨慎而坦诚,还真是被教导的颇为周到啊。

    “那以后会告诉父皇吗?”

    老四抬起头来,认真道:“儿臣会下赢严承学,也会在做到之后,再和父皇讲的。”

    “乖孩子。”虞璁笑着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看向另外两个小姑娘。

    “常安公主将来想做什么?”

    朱福媛条件反射地看向朱寿瑛,明显是对她颇为惦记。

    朱寿瑛看向一圈兄弟姐妹,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开口道:“想做父皇这样的好帝君。”

    这话一出,小孩儿们哄堂大笑,朱载基就差到地上打滚了。

    虞璁愣了半天,心想这闺女到九月才满四岁吧,还真是童言无忌啊。

    “这话,是你自己想的吗?”

    朱寿瑛扬起头来,完全没有被大家取笑的羞怯,而是看着虞璁的眼睛道:“宫里们的公公婢女都在说,父皇福泽绵长,庇佑大明——媖儿也想如此!”

    还没等虞璁想好该怎么回答她,朱福媛反而抢先一句道:“做皇帝也肯定是我来做!”

    得亏黄公公去东殿了,这屋子里暂时只有他们一家人没有外臣。

    不然这些话到了旁人的耳朵里,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

    “儿臣吃得苦,有耐心,什么事都肯比姐姐多用几分心,”朱福媛不依不饶道:“就算要当皇帝,也肯定做的比姐姐好!”

    朱寿瑛噗嗤一笑,直接伸手捏了捏她的脸。

    旁边的老四朱载圳慢悠悠道:“这话要是让端妃娘娘听见,恐怕你们两又得一个星期吃不到糖了。”

    朱载基挥了挥手道:“没事!大哥这有糖!”

    虞璁被小孩们吵得头脑发昏,只拍了拍桌子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又开口道:“如今父皇要开小课堂,由刚才你们见过的徐渭哥哥教你们数理——文藻之事自然还是会给你们分配不同的先生。”

    “有谁想以后跟着叡哥哥每天过来听课的?”

    寂静之中,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

    老四和二公主。

    虞璁看向朱寿瑛,那小女孩依旧两眼清明的坐在那里,完全没有举手的意思。

    他扬起笑容,慢悠悠道:“好,就这么定了。”

    第106章

    大学是七月一日开学的。

    预计在十二月末迎来一次期末考试, 然后开始放寒假。

    徐渭自然要去理工科大学读书,胡宗宪在京中呆了接近两年, 手头略有些积蓄, 给他安排了一辆独用的马车, 方便他出入宫城和去学校读书。

    这理工大学讲解的不仅仅是数理知识, 还会把工部各方面的进展集结成书, 再同他们结合实际的讲述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动向。

    两个大学都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在没有通过三关考核前不会透露更多方面有关新工程的动向,同时考虑到用人的需要和工部内部的选拔, 赵璜还联手杨慎安排了细密周到的实习方案——当然这些观念都是皇上给予的, 也足够有用。

    严世藩作为四品承学监, 如今还在协调整个大学开学的运转,虽然能忙里偷闲找时间去投喂虞鹤,可平日其实连出门应酬的空都没有。

    虞璁成功的把朝廷上下都投入了现代外企般的高密度工作强度中, 当然绩效工资也嗖嗖的在给出各种好处。

    徐渭的课程渐渐从一日一上, 到隔日一上,三个孩子都来得颇勤, 基本上不出什么乱子。

    老四平时喜欢刨根问底, 老二沉静矜持,二公主虽然从前学的少,但是回宫了就继续找婢女补课, 以惊人的速度在追上两个哥哥的进度。

    徐渭本身年纪不大, 只是在这方面颇有天赋而已。

    当初他选择考理科, 就是因为父亲那边说了有关江浙考场舞弊的种种恶端, 于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