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沉声道:“看来,我们还要再去东蒙古抢一次。”

    第50章

    抢什么?

    其实如今的北平, 什么东西都不缺,唯独缺蒙古人。

    虽然三大营里有蒙古血统的专业兵种,但是他们毕竟跟着汉族人混了许久,现在未必清楚草原里的实际情况。

    要知道, 间谍这种东西的培养,那是越原生态越好。

    当初苏联为了搞谍战,直接圈了个地把广告牌建筑甚至电影院都全部做成美式或者欧式的小镇,让训练的人员从小就生活在这片‘楚门的世界’里, 从口音到生活习惯都与当地人如出一辙。

    以至于后来有些欧洲人的父母被逮捕并指认为叛国罪, 他们这些衍生的后代还一无所知。

    ——我爸妈明明是个地道的北欧人, 怎么可能是苏联的间谍呢?

    陆炳和唐顺之听了这个想法以后, 纷纷露出赞许的神情。

    他们需要培养几个探子出来,最好能一路混进去,爬到蒙古的上层。

    这些事情具体怎么做, 如何策划,都要交由专门的人选,一路保密的进行谋算。

    “不必操之过急。”虞璁摆手道:“如今是五月,起码还要再准备半年。”

    明年, 明年的一月之后。

    一切都将开始了。

    等唐顺之走后,虞璁多了个心眼,让鹤奴把嘉靖八年的进士名册找来。

    如今的鹤奴得到了全衙门内外的钥匙,等同于皇帝的亲使随时调遣资料, 当真是皇权被升高到极点的一个象征。

    这嘉靖八年的进士, 都有些什么人物?

    虞璁在烛灯下眯着眼翻了一会儿, 越看越不对劲。

    有两个非常——非常熟悉的名字。

    曾铣和杨博。

    这两个人,居然和唐顺之都是今年中举的!

    曾铣是什么人,历史中夏言被杀的导火索,就是向嘉靖帝劝谏夺回河套,而当时夏言被怀疑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曾铣作为总督,与他交往过密。

    这是个无辜到极点的重臣,文韬武略不输凡人,同时在西北尽忠职守,却被奸人所害。

    一想到曾铣最后的结果,虞璁就想把仇鸾那个草包给杖毙掉。

    而杨博……

    虞璁想了许久,心想这手头的好牌太多,该怎么打啊。

    严世藩私下里,曾经跟他爹严嵩说过这么一番话。

    “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

    当今世上,只有三大才子,足以敬畏。

    第一,是皇帝的亲信陆炳。懂谋略,识人心,格局城府深厚,且决断无豫。

    第二,是他自己,文藻才华京城无双,更懂的揣测圣意。

    第三,就是这杨博。

    历史中的杨博,被兼封太师和太傅,两次击退蒙古的进攻,如同西北的守护神般镇守一方,还在巡抚甘肃时,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一片海晏河清。

    现在的问题是,好牌太多,但都是初阶水平。

    杨博和曾铣都是正德四年前后出生,换句话说,跟俺答现在是一个年纪,都二十出头。

    虞璁深思熟虑之后,想了个主意。

    现在由于政府开始全效率投入运转,而且早朝顺利被废,开会的频率越来越多。

    乾钧堂那边虽然有专人排表,但是会议需求已经有些难以满足。

    另外,现在有大量的青年才俊需要聚在一起交流思想,互相进修。

    那么,就刚好需要一个类似人民大会堂的存在,正式的供开会、交流使用。

    虞鹤被叫进殿里,见皇上冥思苦想许久,小心问道:“陛下可是又需要地图了?”

    “确实,”虞璁顿了下,问道:“我想找个地方,要靠中间,方便聚集,同时地方宽敞,可以建很大的礼堂——你觉得哪里合适?”

    由于他毕竟是个皇帝,公务繁忙又难以脱身,对京城的认知无非是紫禁城、金水桥外的七部、京郊的云禄集。

    虞鹤想了想道:“还真有这么个地方。”

    “哪里?不会是西城吧……那里拆迁什么的很麻烦,我觉得不合适。”

    “不,是内市。”虞鹤认真道:“因为云禄集如今越做越大,内市反而消减了许多——大部分商人在云禄集旁边有了仓库和住处,谁还会来城里呢?”

    “内市?”虞璁愣了下,纳闷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内市在哪?”

    原来这皇城之内,禁城之外,专门有一片市场。

    按照里的规矩,这里每月初四都会开市一天,买卖之物相当丰富。如刀枪弓箭这样的违禁品,也会公然在内市中陈列出来,以供人交易。

    “每个月只开一天?”虞璁想了想道:“武器防具还是要管制,不过这个内市可以移到京郊去。”

    这个时候,就要把经部尚书王守仁同志叫来了。

    王阳明上次听说徐阶去乾清宫里吃肥羊尾了,心里痒痒的慌。

    他这次一瞅见来叫自己的小厮不是趁着饭点来的,只微微叹息了一声,又抖擞了精神,快步去了乾清宫。

    这人越活越年轻,无非是有盼头。

    杨一清也好,他也好,都盼着国家能一雪前耻,重回太平盛世。

    虽然膝下的孩子还很小,但他的心思全都寄托在国家要事上,如今不仅腿脚利索了许多,连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康健了。

    “王阳明来了,”虞璁笑道:“快坐,朕想问问你,这云禄集的事情。”

    待王守仁行礼坐定,大致听了听前因后果,又思忖了一番才开了口。

    “这北平,地饶黍谷骡马果瓜之利。不仅器具充栋,珍玩盈箱,甚至不乏昆玉、琼珠、滇金、越翠。”王守仁顿了一下,解释道:“因此,南北舟车并聚于此,远方异域之人也云集往来。”

    云禄集从中午开到晚上,地方宽敞库房充裕,更大程度上刺激了京畿一带的商业往来,如今的这里已然规模更大一筹,光是税收都非常可观。

    “臣以为,单云禄集一处,已经不够了。”王守仁示意他看向地图,说话不紧不慢:“京畿一带庄田已还,流民之祸也逐渐平息,眼下农务繁盛,更需要输出和交易。”

    “你是说,最好再设一处,将手工业和农桑业的东西分开来卖?”虞璁脑中有什么豁然开朗,喜上眉梢道:“这云禄集最后定址在西南,那便在东南也设个镜面的如何?”

    “云禄集多亏赵大人的悉心看管,现在秩序井然,库房的看管也不曾出过篓子。”王守仁想了一会儿,试探道:“陛下,臣以为,这经部人手不足,还需扩充职位才好。”

    “嗯?”虞璁想了想,确实现在商业的发展速度相当的快,从前建立的经部已经忙不过来了——毕竟财政司那边算税收和定各种政策的,也就那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