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明朝]科学发展观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8

分卷阅读118

    中间到底发生了啥,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得到,主人给自己梳毛挠下巴的频率与日俱增。

    有时候来乾清殿的人太多,他还会特意把自己抱着和他们聊天。

    一群人瑟瑟发抖又不敢反对,还不是匆匆说完了就跑,哪里敢套近乎。

    这十二月一到,眼瞅着又要过年了,皇帝也总算进入了半休假的状态。

    首先文武百官都调/教的差不多了,其次藩王和军队的事情也搞定了。

    总算不用跟人打交道,而是要锐意强建,备战未来的北伐了。

    于此同时,三样事情也接踵而来。

    第一是望远镜和眼镜开始四处传播。工部有意把炼造玻璃的配方在知声堂工部,果然又养活了一批没饭吃的流民,让他们加入各处的工匠铺子,开始为老百姓们造玻璃。

    第二,便是军火和兵器的两轮改革和定型完毕,无论是手铳的发展还是火炮的修建,都因为资金的充足和管辖的严密茁壮发展,眼瞅着就比从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既然准头好了不少,而且无论是稳定性,填装速度都有明显的改良,那么这个图纸基本上可以应付现阶段的要求。

    皇帝在听说这事儿的时候,那叫一个开心啊。

    这图纸和火/药比例调整进阶了,兵工厂也建在旧城墙的外头了。

    北京城还在重新规划之中,城墙到底建多高也没有想好。

    但是兵工厂一建好,虞璁就连忙叫了许久不见的赵尚书,两人再去一趟这新地方。

    赵璜知道这最近三个月里的新闻,许久都没去叨扰皇上。

    这乍一见,还真有点认不出来。

    去年还笑容青涩的年轻人,如今像是璞玉被打磨抛光,既沾染着明玉的温润,又能看出他坚韧而又沉稳的气质来。

    短短一年,竟然成长了如此许多!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的运动和锻炼,他现在身材更为颀长,不仅皮肤有光泽了许多,整个人也带着熠熠的朝气。

    当真是盛年啊。

    赵璜看着皇上这样的兰芝瑰姿,由衷的开始后悔自己怎么不天天做五禽戏了。

    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延年益寿的法子,当真是妙啊。

    他们两人策马前行,在兵工厂不远的地方,看着数千工匠在搬着原有的东西,准备往里面迁移。

    这兵工厂也是石材结构,不仅有四层之高,而且结构讲究,空间非常的大。

    这遥遥一望,都有种看见某个企业的感觉了。

    虞璁之所以吩咐他们把兵工厂造成砖材的石制结构,就是为了让它不会被一把火全烧完,在消防和取水方面也格外讲究。

    一旦这里发生着火的情况,也会有专人在半柱香内灭火扑沙,尽可能的挽救情况。

    当然对于人员进出的限制和监管、各种对应制度的树立,这儿就不用再赘述了。

    “陛下。”赵璜看着这极为气派的兵工厂,由衷的感慨道:“有了这新的地方,匠人们想必也能大展拳脚,为禁军造出更好的铠甲和火炮出来。”

    虞璁吹着清新的秋风,接过鹤奴递来的新鲜柿子,咬了一口慢悠悠道:“朕今天过来,是为了给你带个好东西的。”

    一听说皇上又要出新注意,赵璜眼睛都亮了。

    怎么感觉这货都开始摇尾巴了……

    虞璁轻咳一声,又啃了口柿子,从容道:“这个东西,叫流水线。”

    “流水?”赵璜懵了下:“这附近确实有一条河。”

    “你这呆子……”虞璁噗嗤一笑,翻身下马道:“赵庭实,带朕去里头转一圈。”

    这兵工厂虽然场地很大,但是分的颇细。

    无论是盔甲的制造,还是火药的试炼与填装,都全部有各自的归属区域。

    由于现在只是房子盖好了,但是车间里各个器械的搬运、火窑的建设还没有开始,真正试运行都得等到明年的三四月份左右。

    “你看这一副铠甲,肯定得有十几道工序吧?”虞璁任由赵璜带路,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何止十几道,如今这锁子甲被升级改良为锁星甲,不仅能防护箭矢之伤,还针对骑兵的勾刺有额外的针对防御,哪怕是三棱倒刺划过来,都可以减损极大的皮肉之伤。”赵璜说到这里,由衷的自豪起来。

    “自从陛下遍施恩泽,让工匠们吃饱穿暖,这无论是效率还是做工,都已经精进了许多!”

    “三十几道工序?”虞璁噗嗤一笑,示意他站定,看着这一溜的长桌:“所谓的流水线,就是弄一条这样极其长的履带,备至固定的滚轮,让零件什么的可以一一的传送而去。”

    “传送?”赵璜没跟上他的思路,茫然道:“为什么要传送?”

    “所谓流水线,又叫做装配线。”

    正因为如今军力扩张至十万人,而且铠甲和装备都要全面更新,所以更需要批量的生产。

    虞璁严肃了眼神,认真的解释道:“这装配线,便是让皮带伴随轴承运动,带着东西一处处的走,走到特定的某一处,就有人帮忙穿针引线,又或者拼接锤凿。”

    “一处一处分工明确,哪怕是三十道工序,每个人也只需要完成自己负责的那一道,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可以精进许多。”

    这个东西,一个是给予了完整的工作节奏,第二是固定了工人们的工作场所,让他们减少跑动和寻找材料,要什么都直接从旁边的流水线拿放,可以极快的完成过去要几个时辰才能做好的东西。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这流水线可是两百多年以后才出现的。

    如今拿来进行工厂式的发展,那对于不是大字的蒙古人而言,还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技碾压。

    虞璁说完了许久,赵璜还愣在原地。

    他想了半天,只怔怔道:“如此一来,真的能加快许多么?”

    “这可是朕想了几个月才确定的法子。”虞璁懒得编什么天神授意的童话,只坦然道:“你且试试吧。”

    无论是盔甲的编制和配件装饰,还是火/枪的零件统一制造和构建,如果能有流水线的加持,那都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批量生产’。

    “遵命。”赵璜郑重作了个揖,认真道:“过年之前,臣定仿制一条如陛下所言的装配线,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这第三件事……

    “陛下。”

    “怎么了?”

    “臣听说,这胡宗宪和俞大猷,已经抵达京城了。”

    第44章

    虞璁想了许久, 也没记起来俞大猷这个名字到底在哪出现过。

    他记得胡宗宪,记得戚继光,脑子里对这个名字有本能的互动感,但是毫无印象。

    从兵工厂回了皇宫之后, 他吩咐鹤奴去端碗热粥来,自己就着小菜点心用了些膳食,又开始思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