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君子要逑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

分卷阅读25

    想出具体办法安置,不如请淮城有名望的大户众人献策,或可有妥善办法。”

    太子点头,然后对吴知府道,“吴知府意下如何?”吴知府在一旁听了,起身回道,“谨遵太子命令,我即刻召集淮城名门望族商贾大户商议具体安置办法。”

    朱宁儿这时也听明白了,应该是水灾导致不少无家可归的儿童,无法安置,已经影响了社会治安,而官府也有些无能为力,今年的税收因水灾大受影响,官府也没钱。

    想到此,她站起身,对着里面的太子说道,“太子殿下,民女有一想法。”

    见太子未出言阻止,便接着说道,“不如建一处住所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既是学堂有夫子授课,还管孩子的吃住等一应事项。只是此事当由官府出面,人心才能安定,后续运转的钱财可由全城百姓自愿捐赠。”

    说到这,她又停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道,“其余不足的部分,我朱府愿全数补齐,让孩子没有后顾之忧。”说完,便站在了一旁。

    屋子里安静了一会,片刻后,楚昭恒大声说道,“想不到朱小姐如此悲天悯人,此言甚合我意,如此安排甚好。吴知府,此事便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妥善办好。”

    吴知府忙躬身领命,又看向朱宁儿,开口询问道,“朱小姐不知可有具体的想法?”

    朱宁儿想了想,说道,“可由官府指定一人担任主管,也可众人推举,其余人员可公开招募,分别负责授课,做饭,住宿,浆洗衣物等杂事。孩子们白天上课,休息时还可找些劳作的事情,既自食其力赚些零用钱,又能学些技能将来傍身。”

    卞济这时在一旁开口道,他可为孩子们免费医治。

    吴知府连连点头,里面太子和太子妃也直笑着说好,朱宁儿又看向太子妃和吴夫人,“明日众夫人聚会,或可将此事说出,号召众人捐赠,想来各位夫人也会踊跃出钱的。”

    太子妃眼睛亮了亮,看向吴夫人,吴夫人也默许着点了点头。

    朱宁儿看时间差不多了,便上前为楚昭恒拔了针,楚昭恒仍是一脸的高兴之色。

    宋景言一直坐在外面,听到朱宁儿站起身说话,侃侃而谈,落落大方,提出的建议又多方面地考虑了各方情况,周全又有新意,让他不禁多看了好一会。

    他以前觉得,女孩子都是在闺阁里整日绣花弹琴的,不懂世情疾苦,可是朱宁儿却几次三番地颠覆了他的看法,不仅提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又带头捐钱出力,这种心性和心智绝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此时也动了容色。

    而他不知道,朱宁儿前世曾去过孤儿院,看见过从小就无父无母的孩子有多可怜,社会没有放弃他们,给他们建了新的家庭,从小教他们学习做人,养育他们长大,对社会也做了一些贡献。

    她也只是稍尽了一份薄力而已,她知道取之社会就要回馈社会的道理,朱家的财富如此庞大,假使她不捐出来一些,也必被权势压榨出来,成了他们的私有财物,所以莫不如主动捐出,用在需要的人身上,让财富取之与民用之与民,不仅博得好的名声,自已也会心安理得一些,而且做了善事,她才能更有动力去赚钱,不仅增加了自已的财富,还能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所以她才主动提了这个建议,良心上也算是稍尽了一份力而已。

    朱宁儿见该说的话已说完,便和卞济告辞。

    太子妃又叮嘱朱宁儿明日一定来,吴夫人也嘱咐明日和刘氏一起来,朱宁儿点头答应下来。

    回到朱府,朱宁儿见过朱世安和刘氏,将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下,又将自已的想法也说了,两人都颇为赞同。

    朱世安在商界多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自然知道做善事的必要,而且此事是经过太子首肯,就更需要多尽些心,多出份力,他也懂得要为儿女多积攒些资本,两个女儿还未嫁,儿子将来也要在官场上打拼,多搏些好的名声,将来总会多些助力,况且以朱家在淮城的财富,必是要首当其冲的,与其被迫,不如主动,所以他对朱宁儿的做法也是给予肯定的。

    下午,吴夫人派人专程送来了请柬,邀刘氏和朱宁儿参加。朱眉儿闻讯匆匆走了出来,央求刘氏和朱宁儿让她也一同去,朱宁儿想了想,朱眉儿还小,也不会被人太过注意,便跟刘氏说带朱眉儿一起去,刘氏稍微想了想,也同意了,她也想让朱眉儿出去见识一下。

    三人又商量一下明日的细节,便分别回了院子。

    第二日一早,朱宁儿起身,紫萝和青苹已早早起来,替朱宁儿精挑细选了一件浅绿色的裙子,穿着清爽又干净利落。

    收拾妥当后,朱眉儿也穿戴一新,过来找朱宁儿。今天朱眉儿穿了一身的浅粉色,衬的粉嫩水灵,朱宁儿不禁轻轻地拧了拧她的脸蛋,两人笑闹了一会,出了房门。

    刘氏已在前厅等候,看见两人都已穿戴妥贴,便又嘱咐了几句,三人便出了府,上了马车,前往驿馆驶去。

    到了驿馆门前,三人相继下了马车,朱宁儿往四周打量了一下,此时周围已停了七八辆马车,看来已来了一些人了。这时,不远处又驶来一辆马车,停稳后,李明珠先下来,然后是李夫人,看见朱宁儿三人,便笑着走过来,几人问候几句,然后相携着走入驿馆。

    道路两旁已经摆放了各式菊花,金黄的花瓣恣意盛放,鲜艳夺目。

    几人边走边欣赏着,路上也有先到的妇人三三两两的驻足谈论,看见刘氏和李夫人都互相点点头问好,几人慢慢行到里面花园处,只见正中凉亭处已坐了不少人,周围更是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菊花,黄色、紫色、粉色、绿色、白色的,还有杂色的,品种达十余种之多。

    太子妃坐在凉亭里正与几位淮城有名望的夫人聊天,刘氏和李夫人领着几人前去见礼,太子妃笑意可拘地示意几人不必多礼,看见朱宁儿来了,特意让她到近前,闲聊了几句。然后刘氏和李夫人也分别坐下,与众位夫人说着话。

    朱眉儿悄悄地拉着朱宁儿的手,离开了凉亭,李明珠也走了出来,随二人一同观赏着四周的菊花。三人都是花季浪漫的少女,看见如此骄艳的花朵,自是一番欣喜和赞叹。

    吴夫人此时从旁门走了回来,身后跟着两个丫环端着酒壶,绕过小路走到凉亭里,丫环把酒壶放下。

    吴夫人笑着对太子妃道,“太子妃,我刚去后院取了两壶新酿的菊花酒,清香甘醇,酒劲不浓,正适合各位夫人小姐品尝。”说完,见太子妃微笑着点头,便让两个丫环分别倒了十余个小杯里。

    旁边一位看着三十多岁有些书卷气的妇人此时开口道,“喝酒总要有个由头,不能就这么喝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