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技术宅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4

分卷阅读274

    经过孙茂的介绍,这里一共计划开垦一千亩的荒地,大概再过两三天,便能全部开垦完。一半土地用来种植龙须草,一半土地用来种植芦苇。

    “同时,按照大人给出的计划,我们已经分派人力,在附近搭建工地。一边是宣纸作坊,一边是书籍用纸的作坊。大人请看图纸。”孙茂从怀里掏出一张计划图纸,指着上面介绍道。

    这张图纸是李文柏亲自画的,李文柏很清楚。与端山不同,造纸作坊这一块,李文柏都是亲自制定的计划,无论是造纸原材料的数量、作坊的规模、百姓人数,他都有过大致的估算。

    “那两个纸匠师傅呢?”李文柏突然想到那两个老纸匠似乎在这附近搭了一个木棚,着手研究改良宣纸的方案。

    “哦,在那呢。”孙茂指了指一个方向,只见远处的河岸边,有一个木棚,几个身影在里面操作着木桩,敲打着什么,“那两位老师傅,这几日不停地在造宣纸,昨日好不容易造出了一张,似乎不太满意,这不,几天又忙活上了。”

    “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不必了。”李文柏没打算去看。

    设计图纸已经给他们了,该说的细节他也说了,两个老纸匠都是行家,他去了也没什么可说的,没必要凭白给人家添堵。

    若是他们成功找到改良宣纸的最佳工序方案,自然会来找他裁定。反正现在龙须草和芦苇都还没种下,他有的是时间等。

    最后在孙茂的陪同下,李文柏大致逛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毕竟他现在身份特殊,百姓们见到他难免要下跪行礼,他不想这么麻烦,于是干脆就站在远处望了几眼,不做太多打扰。

    眼下草场上两处工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端砚的工序方案也已经敲定,就等着改良宣纸的工序方案了。

    ……

    草场距离县城虽然不远,但坐个马车,路上也要花半个多时辰的时间。

    回到县衙时,大半边的天空已经晚霞染红。绚丽夺目,如梦幻一般。

    马车在县衙门口停下,李文柏掀开帘子,刚一下马车,便停住了脚步。

    县衙门口,跪着一个人,一个漂亮的女人。

    第147章 政令

    女人一看到李文柏, 原本跪着的身子, 伏了下来, 干净白皙的额头紧紧贴着满是灰尘的地砖。

    “民女周氏叩谢大人恩德。”声音中满是感激之情, 且带着哭腔。

    这个女人, 夫君被押入死牢的时候都没哭,这会儿夫君被放出来了,反倒哭了。

    “周舞, 你也不必谢本官。钱德兴虽然为虎作伥, 且曾经意图杀害钱楷之妻,但毕竟未遂, 兼之他指认施五有功,罪不至死。如今查没所有家产, 发配前线服苦役五年, 已经是严惩了。所以你不必谢本官。”李文柏说的确实是实话。其实就算周舞不求他,他也早就和钱德兴有过承诺,不会要他的命。这是当初作为钱德兴指认施五并且招供村民躲藏地点的交换。

    说白了,他就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诺, 并非看在周舞的面子上才饶钱德兴一条生路。

    但是周舞却摇了摇头,依旧伏在青石砖上。

    “夫君之罪, 能免去死罪已经是大人法外开恩, 家产也好、服苦役也罢,民女不敢再奢求什么。大人之恩德,民女永远铭记在心,没齿不忘。”

    这女人, 也不知道是命好还是命苦。

    往来居舞姬出身,却比谁都重情义。豪华宅邸没了,家产也被没收个干净,夫君又发配前线服苦役,一穷二白了还想着过来感谢,不得不说是个难得的。

    李文柏叹了口气,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扶起周舞,想了想,认真对她说道:“周氏,本官有一言,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周舞晃了晃神,连忙伸手擦了擦眼眶边上的泪水,忙道:“大人请吩咐,民女必不敢忘。”

    “钱德兴此人,心术有些不正,历经此劫,若有幡然悔悟之心,那是最好。若心中仍尚存异心,希望你能好好看住他。他如今的身份,再犯什么小过错,可没这么好运了。”李文柏把话说得很直接,但是周舞的脸上却没有丝毫不悦,反倒听的很认真。看来自家夫君什么性格,她也很清楚。

    她脸上的感激之色更加重了几分,后退几步,郑重向李文柏行了个礼。

    “大人的告诫,民女明白了,绝不敢忘。民女会在家中设立长生牌位,日日为大人焚香祈福。”

    李文柏摆了摆手,给了周舞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然后径直走进了县衙大门。

    “长生牌位就免了,管好你的夫君,这比什么都好。”

    “是……”

    ……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文柏恢复了正常的公事。平日里升个堂,处理处理民事纠纷,没事的话,则是窝在书房里算账。

    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施五等罪犯查抄入库的资产,以及豪宅、铺面、地产等拍卖所得,还有县衙的各项开支、雇佣百姓的开支、将来开作坊的费用全都清算了一遍。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就算扣去了将来的各项开发和建造作坊的开支,县衙的府库里,依然还有十五万两的富余。

    李文柏现在很清楚,这十五万两,还只是暂时的数字。等到几个月后端砚和改良宣纸,还有印刷的书籍都卖出去后,马上就会有巨额的盈利。除去几个股东的分红,县衙至少还会有几万两银子的入库。

    原本等着端砚走上正轨再做的事,既然现在就有钱,不如就从现在开始,于是,宵禁时候,一张告示悬了出去,等到天明的时候,掀起了交合县的惊涛骇浪。

    无数男女老幼,站在县衙张贴的布告前,听着识字的书生亦或是郎中念着布告上新下达的政令,热泪盈眶,痛哭失声。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孩子早衰的孤寡老人、还有流浪街头的乞丐们,都一个个跪了下来,朝着布告墙不停地磕头跪拜。

    人群中不知道谁起了头,喊了声“青天大老爷”,于是整个街角布告墙的周围,所有百姓们都在大声喊着“青天大老爷”,不少人的眼眶中都含着热泪。

    这些陇右苦寒之地的百姓们,连年边关战乱,都没能让他们叫苦屈服,今天却在一纸布告面前,痛哭失声。

    人群中,一个书生怔怔地看着布告墙上的政令,不禁一阵失神,嘴上喃喃道:“为官者,当如交合县令李大人啊。”

    这个书生,便是半月前质疑李文柏为什么不直接把田地分给无田的穷人的那位。他当初以为李文柏是商贾出身,有私心贪欲,不舍得将查抄的田产分给穷苦百姓,所以才找这么多借口。现在他心中满是愧疚,这几项政令一出,谁还敢说李文柏又私心?

    他原先根本以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