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七零养家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0

分卷阅读180

    中几味吃食,每夜入眠时絮絮叨叨的和温向平说着,温向平俱都认真听了,偶尔也会给出自己的一点意见。

    既来到杭市,西湖断桥自然是不可错过之地。这年头交通尚不发达,从沽市到浙省足足要坐三四天,尽管是暑假,像温向平一样带着全家横跨千里来浙省旅游的仍然是少之又少。城里大多是本地人,还有些是从相邻的城市过来游玩,街头虽也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比之后世人山人海的景象却要好上不少。

    “为什么叫断桥?桥又没有断――”

    蜜果儿歪着小脑袋疑惑的看着小脚丫踩着的这座石桥。

    不只是蜜果儿,一家六口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温向平身上。

    谁让家里人都对温向平的学识充满了信任,好在温向平还真的对此知道些。

    温向平手里还捧着一包定胜糕,见蜜果儿满心好奇蹦蹦跳跳不肯再吃也不强求,想了想道,

    “原名或许是叫段家桥,在后世的传颂中误传成断桥。提到断桥,就一定要提一个发生在断桥上的神话故事。”

    “什么故事什么故事?”

    蜜果儿蹦蹦跳跳,巴巴的看着温向平。

    温向平莞尔,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小牧童牧牛上山,正巧撞见一个捕蛇人抓到一条白蛇要剖其蛇胆……”

    交通行业不发达,旅游业就更是不用提。哪怕这断桥被赋予了白娘子的故事,本地人却听腻了,只有邻市的外来人愿意为一个故事跑这么一趟腿,却也称不上人潮。因此,断桥边远没有后世的人满为患,小摊小贩也只是寥寥,倒是方便了温向平看管几个孩子防着走丢。

    温向平点了几碗藕粉,一家人坐在断桥边听他徐徐道来一个感人又曲折的神话。听到白娘子与许仙缘灭,一个被关入雷峰塔底,一个入金山寺修行,感性的苏玉秀母女三个和李红枝早就眼泛湿意,鼻头红红。

    藕粉摊的老板还兼着卖点别的吃食,送一碟新鲜出锅的麻球过来时正好听着温向平讲到“白素贞被镇雷峰塔”,当下笑呵呵道,

    “雷峰塔正在我们杭市,囡囡要是喜欢白娘子,去看看也好。只是金山寺就不在本市了,得跑到别地才行。”

    蜜果儿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几个度,撒娇道,

    “爸爸爸爸,我想去看――”

    温向平失笑,

    “我还没讲到白娘子跟断桥的故事,你就要走了么?”

    蜜果儿于是又强自按捺下来,耐心听着温向平把一个故事讲完。

    温朝阳听到结尾感慨到,

    “白娘子和许仙重聚断桥,倒不得不说真是缘分了。”

    李红枝却犹疑道,

    “只这名字平日里叫起来不好听,断桥断桥,听起来还怪不吉利的。”

    苏承祖横她一眼,

    “现在都新华国了,怎么还搞那些封建迷信,有啥不吉利的。”

    甜宝连忙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我们不是还要去看雷峰塔么?快走吧,那边说不得还有什么好吃的呢。”

    蜜果儿趴在温向平的怀里扑闪着大眼睛问,

    “爸爸,雷峰塔里头真关着白娘子么?”

    温向平莞尔,

    “你自己去看了不就知道了?”

    于是,断桥西湖、雷峰塔钱塘江,通通被温家人走了个遍,吃了个遍。因着时间安排的很是充裕,倒也不算累,连苏承祖二老每天都精神奕奕,能跟得上年轻人的步伐。

    看着温向平这般为自己老俩考虑,李红枝除了笑呵呵的庆幸这个女婿找的好,就是更为苏玉秀和三个小外孙高兴。温向平这般模样,母子四人今后的日子还能差了去?只希望不要再哪日钻了牛角尖又成原来那副怨天怨地,就是佛祖保佑了。

    唯一叫温家人可惜的是,钱塘江最佳的观潮时间在农历八月十八,彼时温朝阳兄妹早就开了学,只能望潮兴叹一番。

    除去杭市,浙省还有许多历史悠久、古意盎然、山明水秀的城市,难得出这么远的门一遭,自然要好好体验一下。

    于是温柔水乡嘉城乌镇,欣欣向荣温州义乌,大多留下了温家人的脚步,从老到小七口人,无不流连忘返。只是到底山长水远,孩子们还沉醉在这南方的风景吃食时,温向平已经惦念着孩子们的开学了。最终在开学前一周,一行人紧赶慢赶的回了沽市,还剩三天给孩子们调整作息,时间安排的恰恰好。

    一想着又要每天去幼儿园,一天只能吃两块糖,麻球定胜糕这些好吃的也都不能再吃,蜜果儿顿时撅起了小嘴巴,她还没玩够没吃够呢,要是不上学就好了――哥哥姐姐也一定是跟她一样的想法吧?

    这般想着,便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向温朝阳和甜宝,企图建立同盟,一同向爸妈求情。

    苏玉秀笑着拍拍蜜果儿的小肉手,

    “吃了玩了小两个月,还不够哪?”

    蜜果儿顿时摇头如拨浪鼓。

    甜宝勾了勾耳边的碎发,她虽然也还对外头的景色恋恋不舍,但是要开学了,她也该回去上学,何况她还带了许多礼物要送给慎之哥哥和班里的小姐妹,倒不像蜜果儿那样抗拒。

    温朝阳哄着妹妹道,

    “等寒假回老家的时候还有的是好玩的,要是现在不回去上学,到时候过年就没的玩了。”

    闻言,蜜果儿顿时紧张起来,巴巴的看着苏玉秀。

    苏玉秀爱抚的摸了摸小女儿毛茸茸的发顶。自打蜜果儿出生,他们就没回过晋省,一别这么多年也是颇为思念。大河村里那些旧人如今也不知成了什么样子,于温家有恩的赵家可还好?过了好几个沽市的年,也该过过记忆中熟悉的带着晋省味儿的年了。

    苏玉秀接着温朝阳的茬儿道,

    “晋省的面食做的比妈妈做的还好吃。还有花馍蒸米饸烙面,那里的煮饼,一个有鸡蛋那么大……”

    沽市属南方城市,自有南方的一份小巧精致在,苏玉秀平时为了迎合沽市人的口味,吃食也做的小巧,除了家里吃的饭量大些偏咸些,跟沽市菜越来越相近。蜜果儿还从来没有见过鸡蛋大的煮饼,口水都要流下来。连忙乖乖做好,讨表扬似的看向苏玉秀,

    “蜜果儿乖,要回老家过年。”要回老家吃好吃的!

    李红枝亲亲蜜果儿的小脸蛋,开始跟蜜果儿讲晋省有什么样的好吃的,把蜜果儿憧憬的不行,一路上都乖巧不已。苏玉秀看着直发笑,果然治小馋猫还要靠吃的诱惑才行。

    温家人有七口,占了一排座椅。苏玉秀这些大人自然坐在靠过道的位子,方便护着孩子们。孩子们在座位上拿着牛皮小本开始写札记画画,记录这一次难忘的出行。疲累时还有温向平一肚子讲不尽的故事解闷,几天的枯燥坐车时间就这样飞快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