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七零养家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往后微退了一步,伸手请翻译上前。

    虽然他完全有能力完成整场对抗,然到底不该抢了别人的专职,何况他也看这几个鼻孔朝天的外国“友人”不甚顺眼,颇想亲自上阵和他们辩论几句。

    翻译定了定心神,上前两步,对贾平仄等人道,

    “这位是来自大不列颠的哈更斯先生。”

    翻译指了指为首的白人男性。

    又介绍贾平仄几人道,

    “这位是我国最知名的几位作家,贾平仄贾大家……”

    虽然两边的气氛此时已经剑拔弩张,但翻译还是尽职尽责的向两方介绍了彼此。只是到底存了一点隐秘的小心思,在对哈更斯几人介绍时,着重描述了几人在国内文坛的地位。

    或许也能威慑一下这群外国佬。

    翻译想着。

    哈更斯却完全没有如翻译所愿,冷笑一声,

    “本以为华国没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作家,此次来华之行本还颇为失望,不想竟然遇见了几位,手下功夫虽然尚未得见,但这嘴上功夫已经让我等不虚此行了。”

    随着翻译的声音,场中逐渐起了喧哗之声,只这事态中心的几人面上还维持着沉静,但心中也已经极为不愉。

    这几个白人男性话里话外的挂落嘲讽分外明显,然真撕破了脸面对吵起来也有失体统。到底是要有拿的出手的作品才能反驳的名正言顺。

    脑中思绪万千,时间却只弹指一瞬,温知秋眼中漆黑如墨。

    场中静默可闻呼吸之声,众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两方对峙的这张桌上。虽然明面上是因为着几个位置而起了争端,但所有人心中都再清楚不过,这无非只是个□□,华方和西方在国力及文坛几十年来实力的不对等才是真正原因。

    温知秋飞快的将面前几人与脑海中曾经见过的影响照片匹配甄别,最后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只有为首这个叫哈更斯的,还算是小有名气,却也不过是有那么一两本成名作,在本国内有一定知名度而已。真正取得过哈维奖的,或者是享誉国际的几位作家,可是一个都没出现。

    一时间,温知秋也不知道该为对方亦底气不够硬而松一口气,还是因着华国文坛被轻视至此而长叹一声。

    查世良常年身居港省,显然对西方作家要更了解一些,余光一扫眼前人便发觉了此事,当下上前一步道,

    “既然是交流会,不如我们切磋几番,以事实论高低,手下见真章,如何。”

    贾平仄显然也是打着这个打算,闻言不着痕迹的给史仁使了个眼色。或者说,举办这场交流会的作协就打着这个主意。匆匆而来的主办人之一闻言,便打了圆场,着人奉上纸笔,空出场地来。

    哈更斯挑着眉头斜眼笑道,

    “那这胜负又要如何判定?毕竟我们远道而来,你们作为东道主,总是占据着更大的优势。”

    主办人早就想到了这茬,呵呵笑着道,

    “这好办,贵方出两位代表,与我方组成四人的评审团,共同出一道题且负责最终的评判。再各选三人参与比赛,作品均另择人抄写翻译,最后再打乱排序。每位评委选择两篇佳作,最后票数多者为胜。所有两人同居高位,便加赛一轮。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绝无做鬼的可能,几位觉着如何。”

    哈更斯显然对自己及同伴的实力极有自信,当下便歪着脑袋,缓缓点了点头,

    “没问题,只不过,作为客人,我有一点条件――”

    主办人笑呵呵道,一副弥勒佛模样,

    “什么条件?”

    哈更斯抬手一指,

    “这位作家看起来很有实力,我要指定他当我的对手。”

    众人循手指瞧去,只见眉目收敛的温知秋站在那处。

    这分明是记恨刚刚温知秋的直言。

    在场之人心中都跟明镜似的,视线却都落在那人身上,想看那个温润的男人是否会接下挑战。

    温知秋迎着场内的眼光和贾平仄几人询问的眼神,一字一顿道,

    “知秋定当全力以赴,不辱我泱泱华国之风范底蕴。”

    贾平仄眼底闪过一丝欣赏。

    来华的五个白人作家,三个来自美利坚,两个是大不列颠人,哈更斯是美利坚加州的作家,不说享誉国际,在美利坚也小有名气,今年四十有几,资历和经验都优于温知秋,要胜其一筹并不是件易事。

    但就凭着刚刚短暂的一阵接触,贾平仄已经大概摸到了温知秋的七分实力,足以称得上在场作家中的佼佼者,倘若题目又能够涉及到其擅长的领域,胜过哈更斯并非无望。

    哈更斯闻言,朝着温知秋露出了一个挑衅的笑容,眼中的恶意和轻蔑毫不掩饰。

    温知秋厌恶极了对方张狂无礼的拽姿态,见状,唇角也缓缓掀起一个嘲讽的笑,眸中尽是同情。

    哈更斯一怔,随即胸中充满怒火。一个毛都没长齐的黄皮猴子,也敢同情怜悯他?!他是哪里来的自信?!

    哈更斯冷哼一声,他一会儿定要将这个黄皮猴子的脸面撕下来扔在地上狠狠践踏!

    贾平仄和史仁因着在国内文坛的崇高地位,自然要在评审团有一席之地。然查世良因着户口落在港省,而港省又扔在大不列颠的管辖范围内,并不能名正言顺的坐在席上,因此,并没有人对此安排有所异议。

    至于外国交流团,则从大不列颠和美利坚各取了一人。哈更斯自然身在参赛人选之中。

    站在准备好的长桌前,温知秋摆弄着英雄牌的钢笔和宣白的纸张,一派悠闲模样。

    温知秋在家虽然也用的英雄牌钢笔,和手上这只却全然不同,只怕是特供的规格。还有这一沓宣白纸,价格可是不菲。温知秋写作时对纸张的唯一要求就是结实,不会被墨水轻易浸烂即可。像他手上现在拿的这一沓十张左右,只怕就要五块钱起底。

    真是有钱哪。

    温知秋腹中感慨,摸着手感极好的纸张爱不释手。

    旁边同样参与比赛的两位华国作家就没有温知秋这么好的心态了。其中一位恰巧还和温知秋有过一面之缘,正是发表了的叶作家,只见其眼神直愣愣的盯着远处争论不下的评审团,手上脚上小动作更是不断,心中焦躁可见一斑。

    不是他沉不住气。叶作家从前也参加过几次交流会,却屡屡被外国作家压着脑门打,如今都在自家地盘比赛了,倘若再输一筹,这脸面失的可就更是严重,由不得他不紧张!

    为了比赛的公正公平,非参与人员都被数张桌子隔绝在数米之外的地方,一个个伸长着脖子往里看。六个参赛作家则彼此之间相隔三米,中外作家交错着落座,也难为大厅有这么大的面积。

    与温知秋紧紧相邻的哈更斯鹰隼一样的眼睛在温知秋身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