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七零养家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3

分卷阅读133

    一的份额,足足是他手下所有作家文章一起刊印的页数了。

    不等杨主编一口回绝,罗家和又道,

    “我只要中间的,中间的十页版面,一连四刊。不占特推,不占首尾,四刊以后,从我手下作家扣除一半的版面,一连四刊,算作给大家的弥补,如何。”

    听罗家和这么说,在场不少编辑都微微松了口气。

    罗副编一口气要十张版面,再加上杨主编的三张,必然要缩减他们手下作家的版面,作家们的稿费也会因此收到影响,不然之前温知秋也不会招来众多作家的红眼了。

    如今罗副编肯允诺补偿给他们版面,算下来他们根本没有损失,还能从两大阵营的对抗中脱出身去,反倒还占了好。

    在场主编虽然都没明着点头,可心里已经不由自主偏向罗家和。

    相比之下,霸道的杨主编一直掌控着首尾页的版面,却从未有任何弥补举措,自然就不那么得民心。

    杨主编心里打了几下算盘,最终应了。

    罗家和一口气要这么多版面不就是给温知秋他们腾地方么。

    到时就看看,谁手下的作家更能占据优势,谁才是红星当之无愧的一把手。

    第64章

    杨主编对自己手下作家团的作品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他们挑选了从古到今, 从中到外几位大家, 分别有作家一对一进行学习模仿,如今已小有成果。只待时机一到,就细水长流的往出放, 打造一批稳定庞大的读者群。

    倒不是要钻研出来什么成果,只要学得几分皮毛, 再加上杂志的推波助澜,怎么也能出来几个好的,再冠个比如“小温知秋”之类的名头, 届时,不仅自己这个位子能坐的更稳固, 某些人也就不再是那么不可或缺了。

    罗家和倒是大胃口,一口气要了四版十页的版面,口气不小,结果却未必能如他所愿。

    一版十页,怎么也要罗家和手下所有的作家, 连温向平在内, 每人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才能勉强凑够, 何况还是一连四刊。

    罗家和应该不会只是简单的让手下作家一人写四篇文章交上来,这种无用功不像是聪明人的手笔。

    那么这些人一定是围绕某个主题,以各自所擅长的特色进行发言创作了。

    莫不是打算着让这些人一起撰写一本短篇的主意。

    杨主编嗤笑一声, 想法倒是挺好, 只是也不想想, 水平不齐的一批作家, 要如何在保证情节构思上连贯的同时,又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异想天开。

    不管杨主编这边怎样或多或少的流露出对罗家和的不屑和冷嘲,罗家和自巍然不动,每天一心埋头办公室,两耳不闻窗外事。

    罗家和当初要求的四版是从五月第一版到第四版,杨主编手中的作品筹备的也已经差不多,干脆就跟罗家和的撞了档期,打算来个同台竞技。

    甚至,干脆就让“小温知秋”来打头阵。

    但刊本初稿出来以后还不能直接拿去刊印发行,还要再经过主编的审核才行。

    杨主编满意的翻过一开头的三篇文稿,看了目录,这才直接翻到罗家和负责的那部分去。

    入目的、先是让他微怔,随即露出一个嘲讽的笑。

    原来还是在搞翻译,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哪怕里头插了温知秋亲手画的插画又怎样,哪怕通篇都署着“温知秋译”又怎样。

    这些童话他可都看了,完完全全就是普通的童话而已。

    不像一样,还能打个老少皆宜的牌子做宣传,这种只适合小孩子读的故事夹在主打“进步”的杂志里,滑稽的就像个笑话。

    哦,还有个外文翻译能沾点“文化交融”的边,可那又如何。

    罗家和等人…莫不是被之前的成功冲昏了头。

    杨主编虽然心中放下泰半,大手一挥让这版成功出刊,却仍然提着警惕,以防罗家和搞什么欲扬先抑的法子,每次审稿必要着重看一眼罗家和推举的文章才行。

    大意失荆州的过错他可不愿犯。

    …

    没有温知秋新作的红星杂志又恢复到以往不温不火的状态,但这周却突然又在封面上特推了“小温知秋”的作品。

    小温知秋?

    谁啊?

    温知秋作家呢?

    读者抱着满腹疑问纷纷买了书回家,一翻来,纷纷恍然大悟。

    原来是红星的一个专栏作家写的一篇千字的短篇。在正文的题头前,红星专门框了一小片地方,印着作者的简介。

    什么成名作、读过多少本书云云,看起来还颇为厉害的样子。据说这个作家还曾被温知秋作家亲口夸赞有他的几分笔力。

    这么一看,字里行间倒是还真有温知秋作家的几分笔锋。

    但还欠缺些火候就是了。

    一时间,读者们的眼光都被“小温知秋”吸引了去,位于中间几页的几篇童话译本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被掩埋在众人的讨论之下。

    杨主编妙计成功,本该失意的罗家和却依旧不愠不怒,淡定自若的忙着手头的工作,仿佛之前跟杨主编争得脸红脖子粗的那个人不是他一般。

    沽大。

    沽大的学生们素来都是心中装着专业书,两耳还要直竖着关心窗外事的,因此平时杂志报刊什么的真不少看,加之学校有意向也有实力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于是定期更新图书馆里的各种杂志。

    这“小温知秋”的事自然没被学生们漏过。

    黑框眼镜幸灾乐祸的拿着红星杂志在班里跟三五好友谈着,嗓门还恰好能让坐在他前头的温向平听个正着。

    只是说了半天,温向平也没个反应,自顾自的收拾好书包要离开,黑框眼镜自觉被下了脸色,连忙叫住,

    “诶,咱们沽大的“小温知秋”,你对人家红星杂志正儿八经的“小温知秋”有什么看法没有啊。”

    话里话外的幸灾乐祸根本不加以掩饰。

    班里还没走的学生听见这话也不禁看向温向平。

    虽然温向平写的文章确实很好,只不过这个学期却一直没上过院报,也不知道如今水平是升了还是降了,这个“小温知秋”的名头还担不担的稳。

    何况他“小温知秋”的名头只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叫的,这回红星杂志上的“小温知秋”可是人正牌温知秋亲口钦点的,不能比哪不能比。

    可饶是如此,也阻碍不了学生们看热闹的心思。

    温向平终于舍得转头看一眼黑框眼镜,却仗着他站着黑框眼镜坐着的居高临下的优势,笑眯眯的对黑框眼镜和气道,

    “我没什么看法,不过嘛――”

    温向平拖长了尾音,在周围学生好奇打量的目光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