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七零养家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五六上下, 不算老, 却也算不上年轻, 本身有些文化底子, 倒是很正常。

    而且,长的倒也挺周正的。

    黑框眼镜直挺挺的立在那儿, 略带挑衅的看着温向平。

    不是挺有本事么,不是“小温知秋”么,有本事在大堂广众之下把这个人民杂志都下了定论的“个人主义”推翻哪。

    黑框眼镜眼里的不怀好意被温向平尽收眼底。

    “喂――”

    文娱委员站起来就要维护温向平。

    却被温向平拦住。

    温向平起身,温和一笑,

    “同学过誉了,只不过, “小温知秋”的名号是同学们抬举得来的,我本人才疏学浅,这个问题又太过复杂,所以就不在这儿献丑了。还请学长学姐们见谅。”

    说着微微一鞠躬,就又坐了下来。

    “你――”

    黑框眼镜没想到温向平居然这么干脆就承认自己没本事, 可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部长拦了下来,

    “行了, 这个问题确实复杂,同学要是想知道可以去请教老师, 我们就不在这儿讨论了。”

    部长心中冷哼, 这一下还能看不出来黑框眼镜和温向平有私怨?有就有了, 干嘛非得扯到他组织的活动上来,到时候穿到老师耳朵里他不得挨训。这人真是没脑子,还不如一个非本部的人识大体。

    面上还带着笑意组织同学们继续发言,心中却给黑框眼镜记了小本本。

    部长发了话,黑框眼镜再不甘也只能咬着牙坐下。

    活动结束后,文娱委员拉着温向平说

    “看他那脸色好笑不好笑,还想找你麻烦,没想到反被他自己将了一军。”

    温向平无奈的看他一眼。

    想想他一个三十几的老男人,这么欺负黑框眼镜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不仅是以大欺小有失体统,还显得自己格局太小,当真是得不偿失。

    算了算了,以后见到黑框眼镜还是绕路走吧。

    “我这下能回家了么?”

    温向平本来就是打算回家的,放学后却被文娱委员拽了过来。

    文娱委员挠头嘿嘿一笑,

    “能能能,当然能――只不过,我们部长让我问你一句,你当真不加入我们文学部啊?这么好的才华,别浪费吧。”

    这才是他今天死乞白赖带温向平来的真正原因,上级发话嘛。

    温向平笑着摇了摇头,

    “不了,谢谢你们部长的厚爱。”

    “那好吧――”

    文娱委员挠了挠头,也就没有再劝。

    就像他们部长说的一样,哪儿能强按牛吃草,又不是招不下别的人才,只是这一个学期了也没把温向平拉拢进来,有点不甘心罢了。

    这边文学部终于死了一条心,那边温向平却还悬着一颗心。

    今天的晚饭是小米稀饭,白面馒头,配凉拌白菜和清炒土豆丝。

    鉴于家里的小姑娘吃的越来越胖,已渐渐有温向平抱不动的趋势,所以家里近来一到晚上都是一点荤腥不见,零食糖块也全被苏玉秀藏起来的。

    一家四口围着桌子坐,半导体就放在桌子正中央,里面低沉厚重的男低音正在播报着今天的时事新闻。

    温向平夫妇拿着个馒头正在嚼,表面上听的认真,实际上一连听了十几天也没点消息,心里正懈怠着,苏玉秀甚至都要以为温向平当初是在哄她玩的了。

    温朝阳突然问了一句,

    “爸爸,啥叫对外贸易啊?”

    温向平放下端着的稀饭,盯着一处没蒜瓣的土豆丝下了筷子,回答道,

    “就是和别的国家做生意。”

    “哦――”

    温朝阳点点头,半晌又问,

    “爸爸,那啥又是计划经济,啥是市场经济啊。”

    温向平随口答到,

    “计划经济就是挣工分才能换饭吃,市场经――”

    话还没说完,一道抓不着的光瞬间从温向平脑中穿过。

    温向平一下坐直了身体,一把抓起半导体,瞪大着眼看它,一点都不嫌弃它黑乎乎胖乎乎的外表。

    苏玉秀被温向平的动作惊了一跳,

    “怎么了?”

    温向平“嘘”了一声,把半导体放在两人中间,调大了音量。

    “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外国经济贸易……取消集体主义经济……个体户的存在合法……鼓励百姓做个体户……积极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苏玉秀脑子一下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却已经快了一拍怔在原地,磕磕巴巴的说,

    ”这、这、这――”

    半晌,苏玉秀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我能卖吃的了?!”

    温向平大力点头,

    “当然,你听,他说鼓励百姓创业呢!别说卖吃的,就是一边再卖个喝的也没事儿。”

    苏玉秀一把握住温向平的手,

    “我可以去租店铺做生意了?我可以挣钱了?!”

    温向平欢跃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

    苏玉秀原来在乡下的时候,虽然不如汉子下地干得好,却也能挣自己的一份钱。自从跟着自己背井离乡来到沽市,每天却只能被禁锢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动弹不得,每天最大的忙碌就是拿着温向平交给她的稿费买菜做饭。

    就像一只被拘在笼子里的鸟。

    虽然嘴上从来没抱怨过这样的日子,可温向平一直都知道,苏玉秀不踏实。

    苏玉秀曾满怀希望的跑出去找工作,火房帮工也好,工厂后勤也行,最终却都失望而归。

    而自从从他这儿听见可以自己干的消息后,苏玉秀甚至只是犹疑了一下“个体户名声不好”,然后就满怀热情一头扎进了开店的准备中。

    看着苏玉秀掰着手指盘算着要卖什么菜色,该摆几张桌子,店里头的墙该刷成白色的还是再贴个海报,温向平笑着道,

    “总得先把店面看好才行吧。”

    正兴奋的苏玉秀一愣,随即点着头不住的念叨,

    “对,是该先看店面,看店面,咱们明天就去吧?看看哪个地方的好,够不够宽敞,人多不多……”

    温朝阳和甜宝面面相觑。

    爸妈这是…怎么了?

    在温向平夫妇的设想里,因着想就在家附近开个店,他们用最多五天的时间把店面看好,然后跑一跑进菜的货源,再找人装个修,等过年回来正好晾的差不多,清扫一番就能开门大吉了。

    然而事情并不想温向平和苏玉秀想象的那么顺利。

    首先,预想着五天能跑出来的店面根本没影儿。

    虽然政府出台了允许个体户创业经商,又整改了许多国营企业,可一时半会儿愿意把自家店铺转让或者租出来的根本就没几个,就是有,也大多是不好的地段,人少,环境也不好,离家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