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最难消受容郎恩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

分卷阅读7

    的看着桌子。

    宁老太太也吃的差不多了,满满的喝着碗里的红枣粥,看着端和的小模样,失笑:“怎么?还想吃。”

    端和用力的点头:“嗯。”这些小银鱼都是大卢氏庄子里养的,肉质鲜美且少刺,最适合小孩子和老人食用。

    宁老太太想了想,诱惑道:“那要不要再吃一点?”

    端和看了看鱼碗,又捏了捏胳膊上的肉,忍痛:“不吃了。”

    老太太来了兴致:“为什么?”

    端和托腮:“减肥!”美人都是瘦的,她要做美人,自然要瘦一些才好。

    宁老太太笑了个倒仰,六岁的小娃娃就开始爱美了。她倒是要看看,端姐儿能撑多久。

    宁老太太骨子里其实是个疏散的,这点从她将晨昏定省的规矩一改再改中就看了出来。

    府里的姑娘少爷从来都是隔五日才请一次早安,用老太太的话是记规矩用的是心,不是形式。若是真心敬爱,便是隔着天涯海角,也长长不忘。若是没有孺慕,一天十二个时辰立在她面前,也只是愈发不痛快。

    至于方氏几个做媳妇的,却是不能这么做。大邺朝向来以孝治国,最重孝道。即便是老太太放了话,她们若是大喇喇的接受了,外头还不知怎么编排她们这些做媳妇的。所以经过一番协商,老太太和方氏几个儿媳妇达成了协议:孩子们每五日来请一次早安,方氏她们每隔一日来一次。

    第二日正好是方氏她们过来请安,宁老太太让几个儿媳妇坐下了,方氏将这几日的家事捡着重要的汇报了一下。

    方氏做事向来稳妥,且老太太早在多年前就把管家一事交给了方氏。只是方氏注重规矩,遇到大事从来不含糊,该请示的请示,该商量的商量,是以老太太对她很是放心。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方氏和老太太商量着,说还按着往年的规矩在芮玉堂的花厅里摆上两桌,一家子凑在一起热闹热闹。

    老太太点头,余光里瞧见坐在下首的纪氏,温声道:“今年不比往年,老四家的还怀着身子,记得吃食上要注意,莫要冲撞了。”

    方氏含笑道:“母亲放心,我早就吩咐了厨房,单独给四弟妹开个小灶。吃食一应全照着张太医的吩咐,半点都不马虎。”

    纪氏今年二十出头,容色端丽。上身穿着浅色的交领袄,下身是碧色的马面裙,鬓角簪了一朵翠玉雕成的莲花簪,俏生生的一点不像有了五个月身孕的孕妇。此时听见自己成了主人公,扯着帕子笑着说:“母亲和嫂嫂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宁老太太看她一眼:“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现在什么都不用想,好好养胎才是真的。”

    纪氏是宁老太太娘家嫂子,镇国公纪氏的侄孙女。性子活泼爽利,在某些方面倒和大卢氏挺像的。宁老太太对她甚是疼爱,如今她有了身孕,又是头胎,老太太紧张的不得了,早就免了她的请安。

    只是纪氏不愿意,说大夫说了,出来走一走对大人孩子都好,每隔一日到松柏堂报道,从来不拉下。

    纪氏抿了抿嘴唇,笑着说:“昨日去大嫂房里,刚巧听到她说庄子里送来一篓大闸蟹。可惜了,我不能吃。”

    宁老太太恨不能打她一顿:“你趁早给我息了这个念头,有身子的人吃什么蟹。”

    方氏也差点笑出声来:“向来知道你是贪嘴的,不成想都这时候了还惦记着大闸蟹。这也好办,等你生完孩子,我让人给你蒸上一笼,让你吃个够。”

    纪氏捂脸:“大嫂你别说了,你越说,我越想吃了。”

    她这个样子,倒把老太太和方氏笑的不行。原本坐在一旁的二太太田氏,抖了抖唇角,跟着扯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出来。

    明明是个庶子媳妇,偏生都把她捧的高高的,还不是因为她肚子里的那块肉。若她有个儿子,何至于此?!

    想到这里,田氏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老太太今日这里留了饭,不过方氏和田氏都没留下来吃。倒是纪氏,四爷宁远敬早早的上衙门去了,她回房也没什么事,就留在了老太太这里吃早饭。

    纪氏性格爽朗,喜欢小孩子,也喜欢端和。以前端和在老太太房里养病,她还没有身孕的时候,有时候来老太太这里请安,看她的小模样可怜的很,经常陪她说话,给她讲故事,给她做布老虎玩。是以两人关系极为亲密。

    用过早膳纪氏陪着端和在炕上写字,见她小大人的模样,啧啧称奇。五六岁的小人正是爱闹的年纪,像她这样能沉下心写字的,可没有几个。待写完了两张打字,纪氏脸上也有了疲色,老太太就让纪氏回去休息了。又将前几日武宁侯送过来的燕窝给她包了些,让她带回去炖了吃。

    这边纪氏刚走了,那边怡和蹦蹦跳跳的过来了。怡和是武宁侯唯一的嫡女,是宁老太太的心头,只不过心头肉原来是一块的,现在又加了一块,端和。

    给老太太请过安,宁老太太把她揽进怀里,问她吃过早膳了吗,怎么过来了。

    怡和虽然年纪小,却极有大人的模样,一五一十的回答了,期待的问:“祖母,我能带四妹妹去我那里玩一会吗?”

    宁老太太挑了挑眉:“好孩子,当然可以。”

    怡和拍着小胸脯保证:“祖母你放心吧,四妹妹去了我那里,我肯定好好的照顾她,不让您担心。”

    宁老太太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端和,心里想可算知道端和这小大人的模样是从谁那里学来的,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小脸:“好,交给咱们怡姐儿,祖母不担心。”

    两个人手拉手出了松柏堂,身后几个丫鬟婆子远远地跟着。怡和瞪着一双大大的凤眼,雀跃道:“四妹妹我带你去看我养的小乌龟,可好玩啦。”

    端和亮了亮眼睛:“乌龟,从哪里来的?”

    怡和笑的有点坏:“从三哥哥那里抢来的。”

    武宁侯府二少爷宁南川,今年十二岁,正是狗也嫌的年纪。前几日出门,在西市见着一只小乌龟生的憨头憨脑的,花了几文钱买了,揣进袖子里带回了府。刚刚买回来正是对小乌龟好奇达到巅峰的时候,宁南川实在舍不得把小乌龟孤零零一只龟留在床底下,他又把小乌龟揣进怀里带进了外书房。

    只可惜小乌龟没有想象中那么安分,趁着南川不注意,从他袖子里钻了出来,一路钻到教书的先生脚下。沉浸书中不能自拔的先生一低头看见正努力往他腿上爬的乌龟,吓了个愣怔,一个抖腿站起来,差点把乌龟摔死。还没来得及教训南川,这一幕正好被前来视察儿子功课的宁武敬看见了,当即左手扯了南川的耳朵,右手拎着小乌龟,一路回了后院。

    教训完了南川,小乌龟也没收了,然后扒着门框看了半天三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