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朕就是这样昏君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

分卷阅读39

    不知道你父皇是昏君草包吗?

    你这样没有眼力见,很容易让朕龙心不悦的你知道吗?

    朕刚刚才培养出的一点迷之自信瞬间被轰成了渣。

    不不不,朕不能这样轻易被轰成渣。

    朕要对自己的智商有信心。

    毕竟朕已经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随机应变化解了那么多危机。

    朕出不出来论述题,朕不能出别的吗?

    朕清清嗓子说:“既然有宰相的肯定,想必你的策论是极好的,朕很放心。朕考你点别的吧。”

    皇子自信满满:“请父皇赐教。”

    朕想了想:“朕考你个算术题。某寺庙中共有一百个僧人,大和尚每人吃三个馒头,小和尚三人吃一个馒头,一顿饭刚好吃一百个馒头。你算算这间庙里有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

    朕琢磨着古代数学不发达,古人也不重视自然科学。

    朕给九岁的小盆友出这么个题目,应该不会被鄙视了吧?

    这是朕从小学四年级的小外甥作业本上看来的,对皇子来说难度应该也合适,毕竟他是神童嘛。

    朕说完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见皇子回答。

    朕侧头向他看去。

    皇子并没有因为被考住而脸红羞愧着急。

    小盆友的颜艺和眼神有些复杂,显得和他的年龄外表不太相符。

    朕从他的颜艺里读到了大写的两个字:卧、槽。

    第三十章

    朕一边出题一边就在心里默默地计算。

    设大和尚人数是x,小和尚人数是y。

    xy=100

    3x1/3y=100

    那么x=……

    不行没有草稿纸和计算器朕算不出来。

    朕和皇子大眼瞪小眼。

    朕琢磨着是不是分数对古人来说不太好理解,太抽象了?

    还要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毕竟这是一个严重重文轻理的社会。

    要不朕改成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会更直观简单一点?

    皇子直着脖子干瞪眼看了朕一会儿。

    皇子的面色稍稍放松,似乎想到了应对之策。

    皇子问:“不知父皇说的这是哪一家寺庙?”

    这跟哪家寺庙有什么关系?

    皇子又说:“儿臣从六岁起,便和大人吃得一样多了。贵妃与娘亲为了不让儿臣忍饥挨饿,每每节衣缩食,儿臣至今铭感于心。这寺中的小沙弥就算再幼小,每餐三人分食一个馒头也吃不饱。反观寺中长者却一人食三,是否不太寻常?尊老虽为美德,爱幼亦是常情。儿臣刚刚听老师提起,昨日城门设防,查出一起拐卖凌虐幼童案,就有道观牵涉其中。儿臣以为应当彻查此庙,以防再有类似惨剧发生。”

    朕被他说得目瞪口呆。

    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硬生生解读成社会与法。

    可惜这种转移话题模糊焦点歪楼的伎俩根本逃不过朕的法眼!

    朕还是小学生时,抓耳挠腮做不出应用题,就已经用过这招了!

    朕甚至人身攻击过出题老师,什么一个池子里一边进水一边放水问几小时装满,汽车在两地之间来来回回开相遇几次,纯属浪费资源!出这种题的人是不是有猫饼?

    结果就是被数学老师拎到门口去罚站。

    所以朕对小盆友的那点心思门儿清。

    朕说:“吾儿言之有理,确实可疑,该查。不过彻查之前,还是得先算一算究竟有多少人,不然府衙一出动,有人闻风逃跑、藏匿幼童怎么办?”

    呵呵,比扯淡,你能比得过你老子?

    皇子被朕噎住了。

    皇子的脸色尴尬地转了几转,似乎不太甘心神童之名就这样被朕的诡异问题打倒。

    皇子把皮球踢给宰相:“学生愚钝,请老师指教。”

    小盆友还有点小心机啊。

    宰相放下手里的书。

    宰相教的是语政史,当然也是一枚纯粹的文科生。

    宰相稍一思索,说:“长者一人食三,小童三人食一,不妨将一长者与三小童分成一队,则每队正好四人食四,百人恰好可分二十五队。所以总共应当是二十五名僧侣,七十五名小童。”

    看!真正的聪明人,就算从小只看经史子集、只写之乎者也,不知道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没学过分数的四则运算,也照样可以想出符合他们思维习惯的解法。

    朕对宰相更放心了。

    朕慈爱地拍了拍皇子耷拉的脑袋,嘱咐他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之前朕也会暗搓搓地怀疑。

    皇子长得又不怎么像朕,还这么聪明,到底是不是朕亲生的。

    今天朕发现了,皇子其实也并不是那么聪明。

    皇子只是比较勤奋好学刻苦努力。

    而且皇子的脑洞方向也跟朕很一致。

    朕觉着皇子是朕亲生的可能性又大了一点。

    虽然他就算是隔壁老王生的,朕也并不在意。

    有儿子就行了,要啥自行车。

    朕完成了今天检查儿子功课的日常任务,心情愉悦地打道回府。

    朕觉着短时间之内皇子应该不会再希望朕去检查他的功课了。

    朕至今仍然能回忆起被一课一练、黄冈启东、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支配的恐惧。

    将心比心。

    朕并不想把这种恐惧传递给下一代。

    朕今天集中解决了这么多麻烦事儿。

    觉得自己棒棒哒。

    朕决定回寝宫去好好地躺一躺。

    顺便想一想下一步如何继续勾搭皇叔这一重大课题。

    朕回到寝宫前不远处,又看到了郡主。

    郡主这回不是空手来的。

    郡主手里捧着个小小的藤条箱。

    郡主比朕先一步,已经走到院门口了,问门前的小太监:“你们这儿是不是有个小宫女儿叫青璃?叫她出来一下,我找她有事儿。”

    小太监应道:“是,奴婢这就去叫她,郡主稍等。”

    朕顿时给吓精神了。

    朕不顾形象地大吼一声:“且慢!”

    郡主和小太监都被朕吼住,转身向朕行礼。

    朕走过去把郡主拉到一边小声说:“青璃今日不当值,贤妹找她何事?”

    郡主有点失望。

    郡主指指手里的藤条箱:“没什么事儿,就是有点儿东西想送给她。”

    朕先板起脸严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