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小先生请赐教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2

分卷阅读362

    你看不出来?”

    “你这人!”李清照嗔道,“咱们俩是有婚约的,岂可同日而语?”

    赵明诚摇摇头,故意卖关子:

    “你怎知他们没有?”

    “你这是何意?”李清照一脸惊讶,不明所以。

    从前,谢诜在给赵明诚的信中,确实提及过欲将七娘许配之事。至于事情是否成了,就不得而知了。

    听赵明诚解释罢了,李清照方道:

    “原是有这层关系。难怪我觉着那两个孩子有些不对劲!”

    “只是,”她又道,“到底二人还不曾成亲,就连那婚约是否成了,也还两说呢!此时放他们往扬州去,若陈酿的家人待七娘不好,可不是心疼死我了!”

    思及此处,李清照都快急哭了。

    当年赵明诚母亲在世之时,不就是百般嫌她,怨她一无所出么!

    七娘哪受得那份苦啊?

    她虽一路颠沛流离,可身边之人俱是真心待她。到底,还是不曾见识过人心的!

    赵明诚有些哭笑不得,只劝道:

    “这又是瞎操心了!酿儿那孩子待七娘如何,咱们也不是没见着?真有那一日,他自会护着七娘。再不济,还有咱们给七娘撑腰呢!却又担心什么?”

    这样一说,李清照方才好些。

    这些日子,因想着七娘要走,李清照是整夜整夜地睡不好。

    白日里,七娘只陪着她,怕她伤心难过,也总是好言相劝。不时又拿着自己作注的文章请教,这才稍稍分得她的神。

    分别的日子,转眼而至。

    江宁的官渡人烟稀疏,许是因着下雨,小些的渡船皆不敢行。

    渡口立着四人,杨柳依依,声声话别。

    烟雨朦胧中,正像一首古旧的送别诗。

    李清照身着鸦青薄绸褙子,下系一条橄榄绿幅裙,文雅又沉重,正如她此时心境。

    她紧紧握着七娘的手,相顾无言,竟落下泪来。

    七娘心下动容,只抬手替她抹了眼泪,劝道:

    “李婶婶,你这样,七娘亦伤心呢!”

    李清照拍了拍她的手,叹道:

    “怎就非要走呢?这大雨的天,再多住些时日不好么?”

    只怕再住些时日,她更是舍不得。

    七娘又劝道:

    “实在是酿哥哥兄嫂想得紧,一拖再拖,倒不好了。”

    李清照看了陈酿一眼,心中微微不悦。

    自己走就是了,偏还带着七娘!

    她方道:

    “婶婶知道劝不住你。只是,没了长辈在跟前,你可要兀自保重啊!有甚么不顺心的,只管与婶婶来信,婶婶接你回来就是了!”

    七娘笑了笑,又偷瞧陈酿一眼,方道:

    “婶婶放心,哪有人敢欺负我来?”

    李清照轻抚的发髻,心下一阵刺痛。多好的孩子啊,容貌姣好,性情也清灵。

    偏偏,没有做母女的缘分!

    她轻叹一声,又教丫头捧了个布包来。

    还不待她言语,七娘忙做推辞:

    “婶婶,此前已说了,七娘不能要你们的馈赠!”

    李清照摇摇头:

    “这孩子!非要撇这样干净不成?你且看看是什么!”

    七娘看了看四周之人,遂将布包打开。

    原来,其中并非他物,而是几册书页。

    李清照方道:

    “你不是在整理文章么?我想这很好。这是我从前整理过的一些,如今赠你了。日后,只将这些一同成册。若成得一套,也不枉这些日子我教你一番。”

    七娘惊地说不出话。

    李清照的这份礼物,是远胜于金玉之物的。她本是当世有名的才女,这些册子,可谓是一字千金。

    不论于当下,或是于后世,皆是无价之宝,功在千秋!

    七娘捧稳了这些书册,忽觉着一股前所未有的重量。

    沉甸甸的,长在心里的重量!

    她正色望着李清照,只道:

    “婶婶放心,七娘必定不负所托。”

    一时间,七娘与陈酿遂上得船去。

    赵明诚撑着油纸伞,与李清照并肩而立。

    她半倚着丈夫的身子,一面挥手道:

    “可要记得写信啊!”

    渡船渐远,就着雨声,七娘已闻不见她的话了。她只看着李婶婶与赵伯伯的身影,在雨中渐渐模糊,直至不见。

    因受了李清照的鼓舞,七娘更是笔耕不辍。船上闲来无事,她遂日日与陈酿作注校对。

    时日长了,七娘只觉眼前的文章一篇比一篇有趣。竟丝毫没有从前的厌烦!

    大抵,这就是圣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既解得其意,自然就更有趣了!

    这一日,七娘正整理到一篇墓志铭,是一位大臣为自家长嫂所写。

    七娘眼波一转,忽问道:

    “不知酿哥哥的兄嫂,是怎样的呢?”

    陈酿停下笔,朝船舱外看了看,扬州是越发近了。

    想来,自己也许多年不曾见过兄嫂了。

    他遂笑道:

    “酿哥哥的大哥是位憨厚的生意人,嫂子亦是贤惠持家。待你见过,自然知了。”

    七娘哦了一声,兀自想象了一回。

    酿哥哥那样好的人,家人应也极好的吧!

    她笑了笑,又看一眼陈酿。酿哥哥的家乡,应也是个极好的地方。

    ☆、第八十一章 南乡子1

    七娘来到陈家酒肆已二月有余。

    此处并不似别的酒坊,位于闹市。当初陈酿的兄长为了他读书方便,故意挑了个僻静的所在。

    其间人来人往,也多是熟客。虽不至富贵,糊口也绰绰有余。

    酒肆的后面,是一间小巧的两进院子。从前只住着陈酿与他的兄嫂,如今多了个七娘,倒显得更热闹些。

    七娘在屋中作文,窗间飘来阵阵酒香,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她想起院中摆满的酒钢,又是开新酒的时节了!

    “开饭了!”

    忽听院外有人扯着嗓子喊。

    七娘笑了笑,那是陈酿的大嫂韩氏。

    她个头不高,是个肤色略黄的妇人。虽生于扬州,却不似扬州的灵秀温婉。许是做生意的缘故,颇带了些市井气。

    韩氏见无人应答,有高声道:

    “老陈!二弟!谢小娘子!再不吃该凉了!”

    只见陈酿的大哥陈酬自前头酒肆回来。

    他一身薄棉长衫,手指摩挲着下颌的小胡子,一面不耐烦道:

    “喊什么喊?前头有客人呢!”

    陈酬便是如此,一忙起来,饭也顾不得吃,觉也顾不得睡。若有人稍稍规劝,他只管地乱发脾气!

    韩氏却是摸准了他的脾气,也自有法子对付他。

    只听她道:

    “不想吃便别吃!跑堂的活也抢着做,要你这个掌柜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