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9

分卷阅读89

    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也认认真真地说:“世兄没错,是我迁怒了……我们去宫宴吧。”

    到了宫宴,两人分席而坐。此刻已来了不少人,女眷们三三两两地围聚在一起说话。因方才在谢昱卿那儿吃了月饼、饮了桂花酒,所以宋如锦现在并不饿,便端着一盏热茶,饶有兴致地听着身边的命妇们闲话家常。

    这时眼前走来一个人,犹犹豫豫地唤了一声:“锦妹妹。”

    是陈知媛。宋如锦礼貌地打招呼:“媛姐姐好。”

    身旁的女眷们似有若无地望了过来。

    陈知媛拿出一块叠好的帕子,道:“这对镯子,烦劳妹妹转交给墨表妹。”

    帕子的一角掀开,露出一对水头极好的翡翠。

    陈知媛的衣袖滑下一截。她两只手腕空空,没有戴手镯。众人便把目光移到她身上,她穿得也简素,衣裳半旧不新,头上戴的玉钗的成色也很一般。

    众人不禁窃窃私语:“陈甘氏怎么这么苛待这个嫡孙女?反倒对庶出的外孙女掏心掏肺,那样好的翡翠,我都没有见过几次。”

    “又不是真的嫡孙女……也是个可怜孩子,甘氏一个‘孝’字压下来,她哪敢说一声‘不’?”

    “甘氏果真不识大体,媛姐儿这么好的姑娘着实被她牵累了。”

    细碎的议论声飘进了宋如锦的耳朵,她忽然有些消沉,对系统说:“我觉得媛姐姐好可怜啊。”

    系统说:“确实有点可怜,但你放心,她比你聪明多了。你看,她大可以趁没人的时候悄悄把镯子给你,却偏偏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你,不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甘氏苛待她?况且她是伯府的嫡姑娘,再怎么落魄,也不会缺金玉头面、绫罗绸缎,她却故意穿得这么朴素,不就是为了博大家的同情?”

    宋如锦没想到这一件小事里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一时有些怔愣。

    陈知媛把镯子往前递了递,唤道:“妹妹?”

    宋如锦接过镯子,说:“媛姐姐放心,我今天回去就把镯子转交给四妹妹。”

    众人又是一阵喁喁私语。

    陈知媛好像听到了那些女眷议论纷纷的声音。她似是觉得难堪,低着头快步走了。

    没过一会儿,刘氏陪着皇后一道来了。义安侯夫人张氏拉着刘氏坐到僻静的角落,颇为谨慎地望了望四周。

    刘氏笑道:“做什么这么神秘?”

    张氏压低了声音,说:“我前几日听说了一件事,也不知是真是假……我先给你提个醒儿,你心里也能有数。”

    刘氏见她说得郑重,不由端正了神色,问道:“到底是什么事?”

    张氏道:“你家侯爷在城北的猫儿胡同置了一处宅子……”

    刘氏倒没听说过这回事,但她也不在意,盛京城多的是背着老婆买田购宅、置办产业的朝臣勋贵。便无可厚非地说了句:“一处宅子而已……”

    张氏接着道:“那宅子里头……还住着一个女子。”

    刘氏的脸色顿时变了。她倒不是恼宋怀远瞒着她偷偷养姨娘,只是恨宋怀远竟然在孝中养外室!若让人知道了,他被弹劾事小,就怕连累了整个侯府,甚至皇后娘娘!

    张氏肯来告诉她,倒是一份天大的人情。刘氏感激道:“多谢告知……将来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知会一声便是。”

    张氏笑道:“咱们姑嫂亲戚,何必言谢?”

    作者有话要说:  姐姐皇上之间隔阂很深,没那么容易冰释前嫌~

    徐牧之:看到有人说不喜欢姐姐了我真的好开心啊哈哈哈哈哈!再问大家一遍,是喜欢姐姐和皇上多一点,还是我和锦妹妹多一点?(忐忑不安等回复)

    第66章 自毁前程

    宫宴结束之后, 宋如锦和刘氏一起回了侯府。

    宋如锦先去了一趟宋如墨的屋子,把翡翠镯子交给她, 照实说道:“是昌宁伯府的知媛姐姐托我转交的, 她说是陈老夫人给的。”

    宋如墨从没有见过这么剔透的翡翠,欢喜不已地带到灯下, 小心翼翼地转着镯子细看。见宋如锦一直望着她, 她便收起了满面的雀跃,眼中的得意却未加遮掩。她轻轻抬起下巴, 问道:“二姐姐可有这么好的翡翠?”

    宋如锦可是见惯了好东西的,比这水头更好的翡翠她都有, 正打算点头, 便听系统道:“宿主, 你还是否认吧……要不然你四妹妹又要嫉恨你了。”

    宋如锦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宋如墨轻轻舒了一口气,志得意满。总算胜过宋如锦一回了。

    与此同时, 刘氏正把今晚张氏同她说的事告诉周嬷嬷。

    周嬷嬷听了,很是愤愤不平, 说:“侯爷怎么能这样呢?他把夫人您当成什么了!”

    刘氏皱紧了眉头,道:“我倒没什么,就怕有人拿这件事针对咱们侯府。”她略微默了片刻, 又道:“你明天带几个人,去猫儿胡同那儿打探一番,查查住在那儿的女子是什么身份——悄悄的,千万别引人注意。”

    周嬷嬷点点头, “夫人放心,老妇知道轻重。”

    过了小半个月,周嬷嬷才探听到了确切的消息,细细地向刘氏禀道:“……确实有个妇人住在那儿,姓秦,闺名楚娘,是……青楼出身。”

    刘氏冷笑道:“原来是这么个来历,难怪侯爷不敢往家里带。”

    在孝期养外室,此事可大可小,趁现在还没传扬出去,赶紧稳妥处理了,日后兴许生不出什么事端。刘氏这般想着,又听周嬷嬷迟疑地唤了声:“夫人……”

    刘氏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下就是一凛,问道:“又怎么了?”

    “那个秦楚娘……怀了身子。”

    刘氏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她刚刚还在想,若日后有人借着秦楚娘大做文章,不妨称她是宋怀远的故旧之女,受人托付,代为照管,旁人就算不信,也奈何不了他们。可现在竟然连孩子都有了!还正正好好是在孝期怀上的。旁人若抓着这个把柄拿捏侯府,定是一用一个准儿。

    “孩子多久了?”刘氏问道。

    周嬷嬷答道:“这倒不清楚。不过老妇远远地看了一眼,似是六七个月的模样。”

    刘氏拧着眉头,问:“侯爷现下在哪儿?”

    “在书房呢。”

    刘氏气势汹汹地找过去了。

    宋怀远正在书房品茗,面前摆着一卷,看上去像极了衣冠楚楚的正人君子。见刘氏怒气冲冲地进来了,神色颇为不满,道:“谁让你进来的?”

    “我自然不会平白无故找侯爷。”刘氏的目光扫过桌案上精巧的青花笔洗。笔洗很浅,里面盛着半盆水,尚未浸染墨痕,干净透明,水波不兴。

    刘氏渐渐镇定下来,道:“我只是想问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