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还君明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

分卷阅读60

    大家纷纷称是,对着沈水灵都是欢喜的一笑。

    这个题目好啊,大家姑娘谁没有做过几首贺寿诗呢?至于周大姑娘,想是尼姑庵里的师太也过寿?

    呵呵!

    对于沈水灵的小心思,周喜初全然不放在心上。

    “既然有了题,那便以一炷香为限,决出前三名,送到太夫人处。既是贺寿诗,由寿星点选头魁岂不是更妙?”

    大家纷纷称是,早有丫鬟们预备下笔墨纸砚,一众人等便各自寻了桌案,开始思索起来。

    顾明珠立在周喜初桌案旁看了一会儿,又去了沈水灵处,至于沈雨灵,不提也罢,左右不是个腹中锦绣的人。倒是狄燕蓉倒让顾明珠有些吃惊,看着不显竟然写得一手好字,真是奇了怪了,上辈子也没听说过她还有这一手啊?

    眼看着香已经燃了过半,也有几位姑娘已经收了笔墨,看着似是成竹在胸的样子。顾明珠抬头看了看周喜初和沈水灵,据她上辈子的记忆,此时在场的这些人,除了沈水灵其他人等和周喜初根本没有一比之力。

    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周喜初放下笔。蹙着眉头看了看自己的诗稿,似是不很满意的样子。众人便都有些了然,估计是......不太好

    便有一姑娘貌似好心的对着周喜初笑道:“周大姑娘,可别这样,瞧眉头都要打结了。便是作不出好的诗词也没什么,毕竟咱们平素里也经常玩这些的,只怕周大姑娘往常并不常遇到这种场面罢了。”说完便咯咯的笑了起来。

    沈水灵一声轻斥便响了起来,“晴妹妹怎么说话的?周大姑娘的闲话也是你说得的?”

    顾明珠心说完了,这两个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毕竟没有周喜初这个人时,这群姑娘均隐隐的以沈水灵为首,而今日,周喜初却丝毫不买账,处处压沈水灵一头不说,还打了沈雨灵一巴掌,便是能忍下,想是心里却也憋着一口气,趁着有人饶舌,她丝毫不介意添点油加点醋。

    周喜初看着沈水灵,清浅的笑了,眼中乍现的精光让她整个个人都亮了起来,“并不是不好,只是一时有些踟蹰而已,未曾想竟让大家误会了。”

    轻轻的把诗稿递了过来,“也请大家帮我品评下,毕竟我长期居于落霞观,也未曾为谁贺过寿不是?”

    话落,便有几个姑娘走上前来,接过诗稿越看脸色便越是莫测,最后几个人竟然对着周大姑娘深施一礼,说道:“承教了!”

    此时,丫鬟们早把姑娘们的诗摆成一排,以供品鉴。大家三五成群,一会儿说这个好,一忽儿说这个妙,一时之间也没个定论,最后选出了三份。顾明珠人小灵便,几下子就挤到了里面,桌案上并排放着三份诗稿,都没有署名,只一眼顾明珠便看到了周喜初的那份,倒是与上辈子一样,仍是那首藏头诗。

    前三名既以选出,周喜初便使了丫鬟送到太夫人那边。在场的姑娘有几个已经认出了其中一首诗的字迹是沈水灵的,便围着沈家几个姐妹小声的说着第一名必是沈水灵无疑。

    沈水灵听了心里虽是高兴,但却没有昏了头脑,能得周太夫人看中,那个周喜初怎么可能是个弱的,要说别人她又必胜的把握,单单这个周喜初……

    想当初从描红到习字,从开蒙到进学,她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别家的姑娘在玩耍时,她在做什么呢?她不是习字便是读书,大了还要跟在顾氏身边看着如何管家理事,也就是今年因为已经驾轻就熟才慢慢多了些空闲时间。

    她是江南第一才女,并不是别人吹捧的,而是她本来就是。

    想到这里,沈水灵整个人都变得从容了起来,左右比试已成定局,且看周太夫人那边如何评定吧。

    却说太夫人那边,众位夫人看到丫鬟捧着的诗稿,知道了来意后,也觉得好笑,到底是小姑娘家家,就是贪玩。

    太夫人唤过丫鬟,仔细的问了因由也是一乐,扭着头对着边上的张老夫人:“看来今儿我们家大丫头这个东道倒是不错,竟然还斗起诗来了。”

    张老夫人嫌弃的说:“知道你家大丫头好,你也不用这样见着缝的就要夸一夸,也不嫌臊得慌。”

    周太夫人乐呵呵的表示,“没办法,姑娘太好了,不夸上一夸就觉的亏得荒。”

    丫鬟把诗稿奉上,周太夫人一见,怔楞以后也不由得抚掌,“好诗。好诗。”

    又看过另一份,一时竟有些凝噎,张太夫人一见伸手拿过她手上的诗稿,一看之下也是静默。这么一来,下首的众位夫人便都有些焦急,这是怎么了?怎么两位老封君全是这副样子?

    周太夫人定了定神,又把最后一份诗稿拿了起来,看过后也是颔首,“不错,不错,看来今儿来的姑娘们,文采都不俗啊!”

    张太夫人拍拍她的手背,并没有说什么,心里也觉得有些欣慰,多好的孩子啊。

    这会儿有人指着其中一份诗稿说:“这竟然是首藏头诗?”

    众人一听又纷纷探了头去看,只见纸上洋洋洒洒的写着一首长诗,先不说意境如何,单只这笔字就让人眼前一亮,圆浑大气,不拘一格,力透纸背,看着倒是与边上两份很是不同,隐隐透着些潇洒飞扬之意。

    再看这纸上用行书写着的正是:

    祝寿太夫人,同邀上青云,

    太上老君至,祝语若比邻。

    夫存德与善,来往谏子孙

    人谁无春秋,宾客绕家门,

    寿日诗相敬,福缘比海深。

    比目自有情,禄海更同春。

    南天无限寿,同贺一家亲。

    山青松不老,春风拂绿襟。

    长长又久久,子子又孙孙。

    命里多富贵,息乎有天伦。

    百寿鬓未衰,旺兴周家门。

    岁岁有今日,盛世万年人。

    四周一片静默,下首那几位夫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其中一位率先开口:“太夫人,我等以为这首诗最佳,当为魁首。”

    边上几人纷纷称是,想着这样有意境的藏头诗竟然是个小姑娘家写的,心下都颇有些佩服,小小年纪如此才华却也真的是难得了。

    太夫人扫了众人一眼,“还有没有哪位夫人有别的意见?”

    见无人应声,太夫人垂眸叹了一口气,招手示意之前送诗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