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八十年代小女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4

分卷阅读84

    ,她为什么就不行,还不信邪了。可走了不到二十分钟,悔得肠子都青了,她还是高看自己了,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磨炼,本质里她还是那个怕苦怕累的娇小姐,吃不了苦,特别是调了岗位以后,又恢复了以前的懒惰本性。

    就在这时,董明月骑车经过,看她在路边发呆,停下车支着,“小杨,你怎么停在这里了?”说着又低头看了看手腕的上手表,“不快点的话,上班时间快到了啊。”

    杨晓卉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眼董明月,她现在又冷又累,一点也不想说话。

    董明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鼻子被风吹得红红的,原先梳地整齐的头发被吹地分散开来,一头乱发蓬蓬的,鞋子前面还沾上了泥点子,估计后面裤腿上也有不少呢。因为昨天晚上下了场雨,地还没干呢,幸好之前有修缮过,要不然真是一走一个黄脚印。

    董明月心思一转,笑着开口,“小杨,我看这时间也不早了,你一个人走路去怕是要迟到了,咱们是一个厂里的同事,我带你去吧,也不费什么力气。”

    既然人家都愿意带自己了,杨晓卉当然不会拒绝了,忙不迭地答应下来了。

    她本来都打算好了,今天不去厂里上班了,等她深一脚浅一脚地到了厂里,估计都要中午,还不如直接请假再在家里画图好了,回去的路比去厂里的路要近多了。至于明天上班的事情,等晚上就去找小周让他上下班带着自己,先就这样凑合着吧。

    董明月骑车带着人肯定比自己骑要累的多,就算杨晓卉不是很重,那也是个大活人啊,体力虽然透支,可她心里却是很高兴,这个小杨平时对谁都是一副冷冷淡淡,清高的样子,说起来她们认识也挺久了,可交情几乎没有,难得她有事求上门,趁机打好交道要紧。

    如今董明月没有像以前那样拼命地想从机械厂飞到政府单位去了,机械厂现在发展势头很猛,她又分到房子,连家里的父母都说先安心地留在厂里,真的以后要离开,他们会想办法的。

    关于出行不便的事情,吴锦生身为一厂之长,也深受其苦啊。他家是钰锦园少数有两辆自行车的家庭,分配时,儿子自己一辆,他在市一中念高二,正好跟机械厂反方向。

    而刚刚从省城调过来的爱人在政府单位上班,跟他一条路线,等他骑车到了厂里后,自行车爱人骑走,政府单位还要骑十分钟到,等下班了爱人再骑车来接他。

    年轻的时候,体力充沛,精神都用不完一样,带着爱人这点路程算什么啊,再骑上半天他都不会累。现在年纪上来了,爱人的体重也跟着上升了一点点,吴锦生就吃不消了,每天回家腰酸腿痛啊,还不能让爱人和儿子发现。

    因为早些年他经常在儿子面前吹牛,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体力多好多好,跑步啊,游泳啊都不在话下,现在陡然在他们面前掉落了神坛,他的颜面何在啊,所以打死也不能说自己累,就算是真的累,也要吃牙坚持着。

    他也曾经就出行不便的事情,找交通局沟通过,要求他们给开通一条公交路线,讲过钰锦园,这么一来,上班上学难的事情不就解决了嘛,也可以让他从繁重的体力活中解放出来。

    现在一到下班的点,他就希望时间过慢点,早上还没恢复过来呢。

    交通局局长没有当场同意或者拒绝,说:“吴厂长啊,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也要跟上边的领导汇报一下,等有了结果,我这边再通知你。”然后就客客气气把他送了出去。

    吴锦生一看局长这样,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估计开公交线路的事情有的磨了。

    现在机械厂在江州弄地有身有色的,其他国营厂背地里眼红地不得了,他们虽然不能对机械厂做出什么不利的事,但是拖拖后腿的事情还会很乐意做的。

    吴锦生他们还能继续等待上边的通知,杨晓卉坐了几天自行车后面,忍不住了,上班的时候,就去敲了厂长办公室的门了。

    “进来。”吴锦生抬头看见她进来,有点意外。

    最近这段时间杨晓卉正忙着赶圣诞节特售的折叠镜子,既然是节日特售,价格当然要涨一些了。

    又要赶时间,让成品能在圣诞节前运到美国赚上一笔,如果时间晚了,这批镜子难道留着等明年的圣诞节嘛。又要设计出不同以往的镜子,光靠她一人工作量有点大。

    厂里上下达成了默契,就算有事情找她商量,也要等过了这段时间后,

    “小杨,你过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工作上面的事情要我出面解决啊?”吴锦生面上不动声色,语速很快还是暴露了他心里的小紧张。

    杨晓卉坐下来,看着他开口说:“不是工作上面的事情,是生活上面的事情,但是这个问题不解决,也会影响到我工作的效率。”

    听她说地这么严重,吴锦生脸色开始凝重起来,“到底是什么事情,厂里能解决的一定帮着解决。”

    “是关于上下班时间的问题,厂长,我算过,现在住在钰锦园的职工来回要花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就拿我自己举列子,如果没有董主任带我来回,每天要在路上花两个多小时,到了厂里,要歇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精神开始工作……”

    “小杨啊,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已经去市里找过交通局了,现在还没有收到回复。”

    “厂长,你觉得多久才会收到回复,一个月,半年,一年,现在市里边不想激化我们厂和其他国营厂的矛盾,就想和稀泥,我看啊,这条线路一时不会开不了。”

    吴锦生叹口气,说:“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吗?”

    杨晓卉就等他这句话,笑着说:“厂长,既然求别人没用,那我们就自力更生,买上几辆公交车,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自己开车接送职工,你看这样好不好?”

    当然好啊,吴锦生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还有这样的解决办法,之前怎么没想到呢。机械厂里有每个月从美国过来的货款,一直源源不断,那这些钱买上几辆公交车改善一下条件,没人会反对的。

    果然,在周一厂例行会议上,吴锦生就抛出了这个重磅□□,低些的科长们都炸开锅了,他们也是同病相怜啊。

    这在现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公司工厂用大巴车接送员工是很平常的事情,在七十年代末,可是开天壁地般的事情啊,就没听说过哪个工厂怕职工上下班不方便,而大手笔买公交车的。

    赵科长想了想,首先发表了意见,“厂长,我有个亲戚在省城的公交公司里面当领导,也许可以从他那里弄几辆报废的公交车。”

    “赵科长的意见很好啊,咱们现在是有钱了,可公交车有钱也没地买,我觉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