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其他小说 - 溺于所闻 (古百)在线阅读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疏雨很少想起往日来,一是不愿,二是不敢。日子可以往前走,却不能往回溯,若是盼头在往日里,那往后的日子不就全是丧气。所以只能守着眼下的安生日子,不作他想,可这份强装的平静却又被自己的妹妹生生打破。

    她听到熟悉的声音轻声喊她:姐姐疏雨再回过神来,看见面前是轻蹙着眉的岑闻,岑闻肩膀蹭了过来,身子朝她靠过来,眼里带着询问,    手上却不停地在拆着面前那道蒸鱼。她听着闻儿这声唤更恍惚了,从前她忙于手头之事没闲工夫搭理闻儿时,她就会这样带着几分埋怨,几分撒娇蹭过来,粘人地迭声喊她。

    她两人今日原是来吃溪圆摆的席面,三月前,溪圆喜得一女,取了乳名叫燕儿,生得伶俐可爱,一见到疏雨,便笑弯了眼用小指圈着疏雨的手不放,今日便是溪圆为女儿设的百日宴。

    本来前日已经摆过一次了,溪圆没请她两人,是因为岑家二女齐齐嫁入李府已成了遂州城的饭后谈资,若是邀了两人同众人一道来做客,便免不得要听些闲言碎语。其中大多是遂州男子为此津津乐道,嘴上大肆谈笑着为两人可惜,心里不过是眼馋自己没这齐人之福。溪圆听多了这些闲话,不想二人沦为宴席上的谈资,便另选了个日子,挑了从前四人爱吃的菜式,叫了其余些处得好的姐妹和遂州城里面善的女眷摆了个小席面。呼晴有事没能赴约,她这两年算是看开了,哪有甚么如意郎君,媒婆来说亲时说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庸碌无为之辈,更别提与她谈些甚么风花雪月了。她不愿在家闲着,便索性跟着舅母于遂州和鄂州之间跑商,这会儿一时还回不来,于是能聚齐的,只有姐妹两人和溪圆。

    溪圆本来和两姐妹走得好好的,但是燕儿突然哭闹起来,只好赶紧将两人一齐引到内间先候着,自己在一旁手忙脚乱地哄着女儿。

    她们是提前到了来帮忙的,所以外头女使进来通传,说今日蜜煎局送来的糖荔枝味道不如往日,拿不定换哪种果子时,岑闻便自告去帮忙了。溪圆这才得以喘口气,跟着乳母和婆子给换女儿湿布。揭下了了湿布,这才止住了哭啼。

    疏雨搭不上手,在一旁看着溪圆,心中感慨,看她不过十六的年纪,腮边颊肉都没褪,自个儿还是个孩子呢,女儿就满月了。

    而另一边,忙活着的黄嬷嬷看着溪圆准备裹新布,脸色却不善,嘴里嘟囔着:夫人,老夫人那边不是交代过,这布巾换之前,得先擦干喽,不然姑娘穿着不舒服起了疹子,自然就会哭。

    溪圆身边的黄嬷嬷是溪圆婆母拨过来的,虽说是婆子,可惯会端着一派过来人的架子,就是对着溪圆都会说教上几句。

    溪面听了这话,卸下了方才来迎她们时的喜色,面上有疲倦和愠怒,她脸色反复几遍,看那嬷嬷三下两下哄好了孩子,最终还是低下声来,回道:我知道了。

    疏雨看出她面上不快,便挤过去溪圆和那婆子中间,看着溪圆的女儿问,燕儿喂过了吗?

    燕儿一个时辰前是喂过了的,但疏雨这么一问,溪圆怕一会儿席间热闹,吵得女儿哭起来,便转过身去对那婆子交代说:黄嬷嬷,先把燕儿带下去玩一会儿,免得她席间再闹起来。

    黄嬷嬷看着有几分不满,大抵总觉得溪圆对待女儿不够尽心,拧着眉头就要再开口。

    疏雨却蓦地出声:转运使家的夫人今天也要来吃这席面,她不喜热闹,好不容易才被你家夫人请来,若是说着疏雨冷冷睨了黄嬷嬷一眼,言下之意很明显:若是出了什么闪失,是不会怪到稚儿身上的,会怪的,只有照顾不利的下人。

    疏雨神色冷得很,看得黄嬷嬷心里发慌,于是她迭声应下,是,老奴这就下去。

    见黄嬷嬷带着女儿下去了,溪圆舒了一口气,满怀歉意地对疏雨说:岑姐姐,真对不住,还要让你再这跟着一起操心。

    说完还要去忙活着,要叫人给疏雨拿些茶点来,疏雨忙摇了摇头,我哪里操心,是你忙前忙后地操持着。

    茶点我不用了,你快坐下歇会儿罢。

    转念看着溪圆神色,轻声问:孩子是吃过了,你吃过了吗?等到开席,你还要招呼别人。

    溪圆听疏雨关心她,笑了起来,还开起了玩笑,我来之前垫了些点心,不是很饿,再说,我饿了也不会像孩子一样哭呢,不打紧

    疏雨听她这样,心中更是感慨,她细细看着溪圆眼下那粉盖不住的青黑,问道:你脸色不太好,是燕儿夜里闹你吗?

    溪圆听了这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也不开玩笑了,卸了力气坐去椅子上,仰头看着疏雨,说道:她其实已经很乖了,可是孩子都是这样,困了就要闹觉,饿了便张开嘴嚎,这也没办法的。

    疏雨也坐了下来,平视着溪圆,窗外的光打了进来,照着溪圆的半张脸,她还是从前的模样,肤色匀净,脸颊饱满。可人却卸了那股天真和局促,被揉搓成了谦敬端庄的样子。

    疏雨望着她,不由自主地说道:你看起来,很累。

    溪圆听了,睫毛颤了几下,她有些恍惚,围着这些做不完的琐事打转早已成了她的习惯,很久没人问过她累不累了。

    她于是呐呐道:是啊,很累。要管这后院,要孝顺公婆,要顺从丈夫,我觉得我不过十六,就能望到这日子的头。

    溪圆回了头望过来,苦笑着自嘲,岑姐姐,不瞒你说,成婚前,我以为女子都这般,日子能过就算了,可现在看来,是我从来也没得选,只能这么过着。

    若是有得选,我愿意自己学一门活计,自己养活着自己。说到底还是我胆小,我想去试试的,女子有没有别的路。可是我甚么都还没想好,就定了亲,我便没有胆子再往前走了,现在燕儿都满月了,今后,我也只能守着她平安长大。

    说到这里,她目光中有热切,有怀念。

    岑姐姐,我从前以为你和闻儿,会不一样的。甚么不一样,她也没说出来,可她们都懂。

    疏雨听到不一样几个字的时候,眼皮跳了一下,她咀嚼着溪圆的意思,挣扎着开口,复杂地说:闻儿是不一样是我胆小害了她。

    溪圆不解,岑闻当日入李家的门,是说李家看正室一直无所出,李迹又钟情于岑闻,便自己上门求的这门亲事,说到底是李家荒唐,怎么能说害了岑闻呢?于是她疑惑问道:害了她?

    还不待疏雨开口,溪圆的丫头宝应就过来通传说:夫人,娘子那边茶点都配好了,叫我喊您过去看看呢。

    溪圆这边和疏雨也没聊得多一会儿,就又得去前院,她无奈地看了眼疏雨,回宝应道:这就来。

    溪圆站了起来,整理好了衣摆和发钗,叹了口气。她心里藏的这些事,抖落给了疏雨,人便好似又聚起了几分力气,她扬起笑脸来,对着疏雨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丧气话了。

    岑姐姐    ,一起出去罢。

    疏雨也跟着一道站起来,答道:嗯,好。

    两人跨出了门槛,并排向前走着,溪圆趁着日头好又细细端详了下疏雨,看得疏雨有几分不好意思,才扑哧笑出来,接着说:岑姐姐别怪我,我是看你最近气色好多了,前一阵子见到你,还有闻儿,你们都瘦得不成样子了。今日见着了,才算是有点人气儿。

    疏雨这两年时间过得寡淡乏味,心头是一潭死水,自然是没人气儿在。闻儿是瘦得狠了,见到的第一眼,那瘦过了的腰身就扎着她的眼。可疏雨自己呢,她很久不好好照镜了,自然也不知最近是否真如溪圆所说的那样,气色好多了。

    她不确定地笑着说:是吗,    我也没甚么感觉。

    溪圆又看了她两眼,肯定道:是呢,近来你们两个总算是有几分从前的样子了。

    两人一路说着,走到了前院。岑闻挑了味糖渍脆枣和蜜煎藕,正立在桌前等她们呢,那脆枣清甜,蜜煎藕挑不出错,都适合拿来招待这些夫人和姑娘。

    今日三人坐在前桌,岑闻坐在疏雨旁边,因着桌子不是很大,两人的脚便偶尔会在桌下碰到,疏雨感觉到了,便默默往旁边挪了一寸,这一寸被岑闻看在了眼里,她深深看了疏雨一眼,便别开了头去与坐在对面的溪圆说话去。

    开了席,看溪圆忙活着,一桌一桌地去招呼,客气地敬着酒,敬完了一圈才坐下来,夹了几口饭菜,和她们聊了起来。疏雨看溪圆和闻儿聊着,便想起了她们几人从前,溪圆从前最是羞怯,哪又说得来方才开席那些场面话,如今四人,除了呼晴,剩下三人都已不复当年的样子,尤其是她和闻儿,想到这处,她心中不是滋味,便低下头去,心不在焉地拿着筷子支在筷架边。

    此时听到妹妹叫她,疏雨回过神,愣怔地问:怎么了?,还没等岑闻答话,她自己便发现了本该坐在对面的溪圆没了人影,于是她奇怪道:溪圆呢?

    岑闻听她问起,像能洞穿她心思一般看了两眼她的反应,几瞬后才平淡地说:溪圆刚刚说,她要去招呼后头后来的桌,姐姐没有应声,她就先去了。

    姐姐方才是在想甚么事这么出神,我喊了你几声,你也都不应。

    疏雨是想起了从前,岑闻人在眼前,倒叫她又想起了当年。她捏了捏眉心,近日总是觉得心中郁结困顿,无一处让她顺心,让她安生,她有些累了,轻声说:不过是想起些从前的事情

    岑闻侧目看了她一眼,面上没甚么表情,不经意地说:是吗

    只听她又接着突然说道:是我们四人的从前,还是你我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