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种田之他来自末世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

分卷阅读14

    现在就挺挤的。

    与林迟老郎中及一大包物品挤在窄小车板上的陆辞瑜如是想到。

    当朝官府虽然有规定令衙门做为常驻办事的部门存在,但执行力却并不怎么样。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想要得知民情国情仅能通过那几条固有的僵化渠道。底下的官员又不傻,买通了那几位大人压下对他们不利的消息,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就是圣旨王道。

    更何况是这种离了皇都十万八千里地图都难找的小城镇。

    陆辞瑜刚来的那几日里正便将拜贴递了出去。对方仅仅是个管籍帐登录的文书,连正式的品级都没有,却因为掌握着实权反倒成了这个小镇的一方人物。

    拜贴递了数日,对方心情好了才应下他的请求用一顿饭,勉勉强强答应下来。里正前前后后又找了不少人才打通了内部的关系,直到近日才得到肯定的回复通知让陆辞瑜去官府立户。

    按理来说立个户籍不应该这般困难的。

    为了防止有人偷税逃兵役差役,自古时起就有了最基础的“什伍连坐”的户籍制度。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律例随之不断改进完善,时至现今这个朝代的户籍制度早已形成了全套的完备流程。

    和平年代还好,若是再提前个三五年逢上新帝逼宫,官府兵士拿着名册挨家挨户敲门抓人入伍,像他这种黑户便只能逃到山里自生自灭。

    陆辞瑜拿不出名帖,若是遭人盘问什么都答不上来。依律而言漏税可是要狠挨一顿板子的,他倒是能借着异能跑掉再换个新的村子落户,但恐怕会在官府处留下黑历史,日后待他做生意有了名气时若是有人拿这点搞他就极为容易了。

    正是考虑到如此种种,他才宁可多欠一些人情麻烦里正多跑几趟换来这个正当身份。其实就相当于花银子买籍官的封口不言,阳宁村众人只当他是避祸逃难,不会想到他压根就什么都没有。

    地面上坑坑洼洼的并不平坦,车子本身也就只有几块木板几个轮子,牛车嘎嘎悠悠晃了一路,陆辞瑜这个头一回做牛车的差点没把骨头给摇散了。

    另外三人面上一脸淡定,实际上都在偷眼看他,瞅着这贵公子世界都碎裂的表情显然极为有趣。

    林迟见他整个人都晕晕乎乎天旋地转手脚无处安放的,有些不忍心,偷偷叫了叫里正:“叔叔……”。

    里正收起看戏表情,以拳抵唇轻咳一声,陆辞瑜回过神:“叔,里正叔,您让我赶牛吧,您快上来歇一会。”

    他先前也曾提出过这个提议,总不能让长辈给他们赶车啊……问题是堂堂陆少爷上考得了驾照下蹬得了三轮偏偏就是不会赶牛车,他往哪儿赶牛不往哪走,折腾大半天里正实在看不过去才把他赶回车上。

    结果谁成想他晕牛车。

    陆辞瑜欲哭无泪。他要下车,哪怕让他牵着牛走都成。

    磨叽了一路,好歹是进了镇子。因着是赶集的日子城门处的守卫并不严,懒懒散散的立在大门两旁。

    古代并不是进城就要查名帖的,当然大型的重要城镇关卡除外。本就是赶集的日子,人口流通量大,守卫只是草草翻了遍他们带的东西,里正又借着长袖遮掩塞了些铜板,这便算是查过了。

    他们在路上已经商议好了,陆辞瑜跟着里正进衙门办理立户,老郎中带着林迟去铺子里卖山上打来捕来的草药猎物,双方结束后再各自去某处汇合。

    陆辞瑜先前隐身进过好几次镇,这里的道路已经行过数次了,跟在里正身侧信步向前态度自若。倒是林迟这个鲜少离家的人东看西看,眼底是掩不住的惊叹好奇,比陆辞瑜还像是个外来者。

    陆辞瑜见着想笑,又莫名的有些心酸。

    他在那个家中本来就是外人,他的伯父伯母会带自己的女儿去镇上赶集游玩,却不见得会带他一同。

    碍于镇上路人颇多,陆辞瑜只得按捺下那只想摸摸他头以做安慰的手,与里正别过老郎中二人,转身分道而行。

    赶集的人大多前往镇西,那处有官府专门划分出的交易场所,而衙门与西市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

    里正先前已经跟他说过今日要见的那位李籍官。不惑之年育有二子,性好财物,人虽有些势利性子却十分谨慎小心,这也是他能在这个位子上一坐数年的根本原因。

    陆辞瑜边跟着他一路前行,边在心底陈列出里正所言条条状状。

    性好财物这倒无妨,陆辞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和宝贝。先前他拿几把南方某水乡旅游时随手买的纪念品全木镂空雕花扇转手卖了二十两银子,换了个镇子做了伪装又当了些核桃刻的挂饰及木制摆件,兜兜转转空间里也存了几百两。

    其实那些扇子摆件在现代算不得什么,机器统一按批次造出来的纪念品,淘宝一搜铺天盖地都是同款。奈何这里是古代,一个什么都要纯手工打磨的年代,换了个背景价值直接就翻了几倍。

    陆公子当时给自己表演了个“爹不给钱手痒痒,偷当了家里东西换点钱花”的脑残少爷人设,进门提的就是活当。

    当铺老板见有利可图见他人傻好欺便巧舌如簧多提了二成的银子糊弄他签下了死当的契书。见着人按下了指印/心里狂喜不提,只觉得自己遇到了个傻子赚了一大笔,殊不知自己也落在陆辞瑜圈套中,让人反手白赚百余两,总之是一笔双方都欢喜的买卖。

    人势利性子谨慎,这也没什么。陆辞瑜今日着了身早就备好的淡青织锦纹绣袍,袖口密密麻麻的各种锦绣吉祥纹路看的他眼睛都疼。腰上又坠了块在这镇中少见的双色琉璃玉佩,色彩过度自然颜色明亮透光度高一看就价值不菲。整个人仪表不凡气度华贵,绝对令人眼前一亮。

    眼前一亮这个问题已经得到验证了……早上去寻里正时这副模样差点没被村里的大爷大妈围成一团,好不容易才逃了出去。

    感谢这个架空的朝代没有普通人不能佩戴琉璃的规定。

    以及,琉璃是高温烧制而成的,这个时代的工艺并不成熟,双色还好并不稀奇,皇室或民间的大场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产出几块,交易到民间的不在少数。三色或更多色的就几乎全被富家贵族垄断干净了。

    这要是在现代……别说三色了,七十二色都能给你搞出来。

    人总是对未知的东西充满忌惮。籍官既然贪财好利,必定见识过不少好东西,不放在眼里的落魄公子穿了一身自己都看不出来纹路的衣服,佩了价值颇高的饰品玉佩,籍官定会忌惮几分陆辞瑜过去的家族背景。

    里正说了这人谨慎小心,他便不会轻易对陆辞瑜动手,顶多提防几分。古代一个宗/族分支众多,陆辞瑜一面之言说自己亲戚都不在人世了,谁知道他远方有没有个堂哥堂弟或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