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你看见我的头发了吗?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

分卷阅读15

    要问于天下才智之士,

    最后京城中闻讯而来的士子书生占据了半个西市,

    有专人将论辩记录下来向外转述。

    摄政王的变法中有两条绝不能向外人言,

    一条是“虚君实相”,一条是“农商并重”,

    如今刚借执政之口和他人透露了一点苗头,就吵成了一团浆糊,

    摄政王一面听一面在心里想:难于登蜀道……慢慢来吧,死在半道上也行,总之是走了一点。

    槐先生下的辩论往往以一场混战告终,

    吵到晚上才打起来已经是看在执政在上面坐着的面子上,

    摄政王正发着呆想事情,猝不及防一个臭鞋砸到了面前的桌案上,

    把他熏得一个仰倒,从席子上一跃而起。

    视线从来时看见的几个练家子身上扫过,

    其中有一半正往人群最混乱处挤去,

    他眼神一凝,意识到兵马元帅上钩了,忙往槐树下跑。

    摄政王抢了执政的位置,

    喝道:“武定王岑江令,有贼人图不轨,凡打斗者立趺坐正冠,未止者以胁从论。”

    又让执政带来的弟子们齐声呼喝,

    摄政王名声在外,不多时人群平静下来,

    刚才扔了鞋的忙着穿鞋,再激动一点把帽子也扔出去的也四处找冠帽,

    剩下几个没反应过来的还呆呆站在原地。

    摄政王带了人来,都学他找了个不起眼的地方窝着,

    听他喊话都从角落里冒了出来,把还不乖的那几个按倒在地,

    一起扭了胳膊押送到摄政王面前,

    摄政王抬头和茶楼上的人影对视了片刻,

    距离已经远到谁也看不清谁了,然而他知道那个是来看热闹的兵马元帅。

    摄政王率先移开了视线,隔空点了几个怀揣短刃的人,

    叫手下把人带回去好好“伺候”,

    自己跑回皇宫自投罗网。

    小皇帝中午的时候就接到了槐先生下辩论的奏报,

    起先他们还没辩论到真正违禁的地方,

    他还觉得只是书生意气,让他们随意去吵,

    后来说到“君臣父子”才惊觉不对。

    上泽军将密报呈上来时小皇帝看着眼熟,

    想了半天想起来从哪看到过,几乎从龙椅上跳起来,

    他这两天想和摄政王和好,

    于是在宫里翻了半天,把自己年少时曾写了给摄政王邀功的策论找了出来。

    摄政王还在京城中没走的那几个月也拿正经的帝王之术教他,

    字句里也有这个意思,

    小皇帝后来跟别人提起炫耀,被当时的太傅狠狠训了一顿,

    加上后来摄政王不给他回信,

    小皇帝跟他生闷气,就慢慢把这些给忘了,看到的时候才想起来。

    摄政王赶在宫门落锁前进了宫,

    一进书房就坐台阶上要吃要喝,

    小皇帝对着他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叫人盛碗饭拌了新做的羊肉汤端上来,

    摄政王呼哧两口吃完了,嬉皮笑脸地朝他讨下一碗,

    小皇帝装作没听到,隔了一会儿被磨得受不了。

    冷笑了一声说:“我看岑卿是想吃板子。”

    摄政王坐在台阶上扭头看他:“看来陛下已经知道了。”

    小皇帝低头把一本折子扔进脚下的废纸筐里,

    摄政王眼尖,看见上面自己的名字,双手一摊:“所以臣特来讨罚。”

    作者有话要说:

    摄政王:来啊撑死我吧。

    第23章

    小皇帝仔细地看了看这块滚刀肉的神色,

    摄政王嘴唇上沾着一点油水,显得他唇色闪闪发光,

    小皇帝情不自禁地舔了一下上颚,

    惊奇地发现自己对他居然发不起脾气来了,

    只好无力地摆摆手,叫宫人再去盛上一碗给他。

    摄政王又从他手里讨到一碗羊肉汤,

    喝了自己一身汗出来,放下碗往台阶上一靠,

    慢吞吞道:“陛下想怎么罚臣……都可以。”

    小皇帝一指台阶下,言简意赅道:“拿来,顶头上跪那。”

    摄政王脱口道:“还记着抄那事呢?”

    小皇帝偏头看着他,最后羞涩似的抿唇笑了下,

    摄政王鬼迷心窍,乖乖把顶在头顶,却没往台阶下跪,

    他不要脸地赖在了小皇帝左手边,

    又做贼心虚地跟他说:“只是声势已经造起来了,往后要如何处置,望陛下三思。”

    这是在小皇帝的书房中,

    今天不用见外臣,他只在头上戴了个发冠,

    没有梳发髻,一把粗马尾垂在脑后,

    摄政王盯着看了会儿,收回目光,满怀艳羡地想:头发真好。

    小皇帝把上泽军关于槐先生下辩论的密报又重头看了遍,

    把密报放在摄政王脑袋顶上的上,

    懒洋洋道:“你惹的事,自己解决。”

    摄政王脖子不敢动,只好掀起眼皮看着他,

    眼睛里有笑。

    小皇帝脚下打回给参政台重批的奏折堆满了一筐,

    台官上来合力把它搬下去,

    其中一个和摄政王小心翼翼地交换了一个视线,

    小皇帝余光瞥见了,开口叫住这两人:“等等,把岑江的折子给朕拿过来。”

    摄政王眼睫往下一垂,把全副神情掩饰过去,

    小皇帝在看他的时候拿着一脸古波不惊对他,

    他的小陛下问:“心虚了?”

    摄政王脸皮一向厚得能挡刀剑,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似乎还没有一张纸厚,

    他沉默了一会儿,

    小声说:“陛下知道臣要做什么是吗?”

    小皇帝尚未应声,

    两个翻折子的台官不慎打翻了摆在身边的奏折,

    其中一个惊呼了一声,摄政王下意识地扭头去看。

    竹筐里大部分被打回的奏折都与小皇帝的后宫事有关,

    其中一本不巧摊在了摄政王膝头前,

    上面“子嗣”二字白纸黑字,一笔一划地撞进了他的眼帘。

    台官找到了摄政王的折子,双手奉到桌前,

    小皇帝接过来也不细看,照旧放在了摄政王头顶,

    摆手叫周围伺候的人都推下去,

    将一手搭在扶手上,侧身问他:“岑卿为此预谋多少年?”

    正事要紧,摄政王艰难把思绪从膝前那本折子上收回来,

    在心里算了算,回答他说:“至今已二十六年。”

    小皇帝就又和他笑了一声。

    “岑卿啊,”他说,“近三十年谋划,那便是先皇还在世时了,怪不得他要杀你。”

    摄政王说:“这就是先皇的主意。”

    他把头上的书册拿了下去,抬起头和小皇帝对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