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把后宫当成副本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1

分卷阅读181

    后。

    谁知,太后竟然也疯了,居然一点儿不生气,笑意盈盈地道:“玉德妃倾城绝色、德行尤佳,哀家也爱之难尽,皇帝一言九鼎,玉德妃今日旦有所请,必从之!”

    这下子众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刚好,丝竹已歇,一时间场面寂静尴尬之极。

    这本是商量好的剧本,青青当然全力出演。

    她整仪容,跪到中堂,叩首,曰——

    “妾自入宫来,得圣上垂怜,又有太后爱宠,竟从不知疾苦,实乃三生有幸。虚长年岁,无一功德,今见太后年高,皇后多病,公主体弱,每一思之,唯恐妾恩宠太过,虚耗福泽,竟致妾至亲之人有碍。妾万死不足偿还一二,只愿青灯古佛,祈福上苍。”

    语毕,叩首不起。

    还没从“皇帝太后都疯了”缓过神来的众人,又被玉德妃这神来一笔给吓懵了。

    圣眷正浓的宠妃要出家?

    这就对了,原来是我没睡醒,就说怎么上头几座大山集体抽风呢。

    不管大家怎么无言以对,反正皇帝、太后和玉德妃显然是准备充分,流程感十足,众人一晃神儿的功夫,人家就已经三请三辞、三拜三扶,你哭我跪,弄得十分感人。

    但是!

    但是到最后,皇帝和太后居然含泪答应了!

    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夫人宮婢,无不觉天上一声惊雷,心里一句“卧槽,什么鬼!”

    虽然“群演”不太到位,心知肚明的三个人还是十分尽职尽责地把自己的角色演得感人肺腑。

    于是,在所有人都不明究竟的时候,玉德妃已经带着长宸公主和全副仪架,去了皇家别院,并说是三年后才归。

    当然,说是不明白,其实大多数人一看皇帝三人的架势,就知道此时绝对不是什么抽风或者临时起意,分明是深思熟虑,准备充分。既然这样,其中的内情就很值得大家再三思量了。

    首先,不像是失宠——没看皇帝送人时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也不像是玉德妃失德——不然悄悄弄死或送到庙里都是有的,但玉德妃出行的仪仗,那可真不比皇后差几分了。更有后宫朝臣集体送行,不知道的,还以为哪个圣宠公主和亲去了呢!

    也有人猜是太后谋划,毕竟,太子的生母不是皇后,偏偏几乎能左右皇帝决策的玉德妃又和皇后相交莫逆。玉德妃德行出众,从无错处,太后无奈之下,把她送走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了。

    唉,可怜红颜天妒,皇上竟如此孝顺,心头肉也肯割舍,实在令人拜服。

    真相如何,上头不开口,众人也没有一定要追根究底的意思。

    毕竟,不管其中到底有多少隐情,不管玉德妃有多么风光,都已经过去。

    天家情薄,此时深情厚谊的皇帝都能割舍下她,三年后,还能记得什么呢?

    再有万分唏嘘,忙忙碌碌、汲汲营营的众人,也不会将一个失败者挂在心上。

    如此,三年。

    “皇上今儿还没传膳,程公公,这……”

    “嘿,你这兔崽子,往日惫懒得很,今儿却勤勉起来,想来是哪位贵主子出手格外大方了!”

    机灵乖巧的小太监挠头笑着,扭捏不言,程元珍倒是也不逼他定要如实相告。这徒弟带了一年多,还算有几分灵气,看着不靠谱,实际上嘴严实得很,是块好料子。

    只是摇头道:“不用你挠心,今儿大家都绷紧了皮子吧。去,跟晋王说一声儿,让他来劝劝。”

    小太监不懂其中奥妙,只低头去了。

    程元珍摇摇头,那位可真是千年狐狸修成精,三年里多少各色美人,皆入不得皇帝心里,偶尔多看一眼,却从无恩宠。偏那位,远在宫外,三年不得一见,却只凭隔三差五的书信,就把那帝王心占得满满的。今儿又来信来,皇帝心里想必不好受,伺候的人可不得小心着吗?好在还有晋王殿下在,总能让皇帝舒心些许。

    果然,不多会儿,章和帝唤人,程元珍快步进殿。

    “召小石榴儿随朕去永和宫用膳。”

    “奴才就想着皇上定是思念玉德妃娘娘,刚刚就着人去寻晋王殿下,想来不久就到了,倒是奴才自作主张,白让晋王殿下多走些路了。”

    “他哪儿会在意,你这奴才又给他上眼药,可见是晋王平日里红包没给够,你们便尽欺负个娘没在身边的孩子了。”又叹气,道:“只是如今也就元珍你知晓些朕的心思了,朕竟舍不得罚你。”

    程元珍连忙说了些卖丑的话。

    其实随意揣度皇帝的心思,是他们这些人的大忌,但是说白了,你跟着上位者这么多年了,多一步都不敢迈过,不是心思深沉、所图甚大,就是对主子不够用心了。没有时不时踩一踩底线,怎么显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呢?

    章和帝今日却似乎心情还不错,笑骂道——“怕你这老货得意不了许久了,老对头可要回来了!”

    程元珍猛然一惊,低头引路,不再多言。

    章和帝也没有再和太监贫嘴的意思,往永和宫去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红颜枯骨劫

    老皇帝带着幼子在永和宫中用了午膳,父慈子孝羡煞旁人。

    各宫的人得到消息,也只能无奈叹息。

    玉德妃出宫已经三年,哪怕三五日总有书信同皇帝来往,一个一千多个日夜都不曾伴在男人身边的女人,竟然还能够把天下至尊握得严严实实,实在不得不令人叹服。

    晋王已经十岁(虚),天资聪颖,博学善辩,纯孝友爱,又得章和帝独树一帜的宠爱,亲选仆从、用度奢靡,可说是宫里宫外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本来,一个小小幼童,生母还远离皇宫,每月又要出宫探望,足够前朝后宫各种阴谋手段地弄死千百次了。

    偏偏章和帝爱屋及乌,不仅在宫里是亲自教养,吃穿随同,出行探母更是亲王仪架,明卫暗卫威威赫赫。要对他动手,真不比刺王杀驾容易多少。就算能做到,也不可能不露马脚,平白为他人作嫁。

    是以,各宫上下,竟然也至多是在口角上欺负欺负小孩儿,无甚大用。

    毕竟夏侯任是个男孩儿,只要占住“忠孝”二字,其他能够毁了女子一生的名声,实在无伤大雅。

    皇帝喜欢他,骄奢淫逸也是天家气度,调皮顽劣也是天真可爱,好强争胜便是男儿志气,娇弱小性儿更是幼子无辜。当然,皇帝都是喜怒不定的,爱怜也最是禁不住消磨。若夏侯任渐渐长大,皇帝眼里耳里的他还是这样,自然会吃大苦头。

    可惜,他亲娘不是真死了。

    次日早朝,诸臣奏毕,本应退朝,各回各家。

    章和帝忽面露怅然,眼角微湿,令程元珍宣旨道——

    “朕之玉德妃,如眼中之珠,胸中软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