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此心安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

    书名:此心安处

    作者:晚秋

    交叠。中篇。

    言情版:

    初相识,

    她是绞尽脑汁歌颂上市公司阳光面的券商小助理,

    他是挖空心思揭露上市公司阴暗面的财经小记者。

    再相遇,

    她是独当一面挖掘股票投资机会的券商投资经理,

    他是运筹帷幄协助投资关系维护的财经公关顾问。

    他们针锋相对,又惺惺相惜;

    他们一体两面,又唇齿相依。

    他们相逢于黑夜的海上,在交汇时互放光亮,再各奔东西。

    她,跋涉于白昼的沙漠,在困顿中踽踽独行,复饮鸠止渴。

    他,挣扎于迷雾的沼泽,在沉浮间埋葬梦想,又重拾初衷。

    他们辗转至晨霭的山谷,在风起处并肩携手,始知此心安处,即是天堂。

    现实版:

    是生存,还是良知?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人们痛恨私德有瑕,却容忍公德缺失。

    人们批判德不配位,却艳羡沐猴而冠。

    人们渴望心声宣达,却崇尚明哲保身。

    人们鄙视急功近利,却幻想纸醉金迷。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名缰利索,欲壑难填。

    从众,即是理性;数量,即是正义。

    内容标签: 业界精英 都市情缘 因缘邂逅

    搜索关键字:主角:温昕,常安 ┃ 配角:乔瑭,游庆红 ┃ 其它:

    ==================

    ☆、初见

    盛夏,正午。烈日,无风。

    新兴工业区大路敞亮,透着油光,似是被晒出了汗,踩在上面,粘粘腻腻,仿佛鞋底粘着烧化了的沥青。路旁是新栽的小树,枝细叶疏,尚不足荫蔽行人,蔫头蔫脑、弓腰驼背地站着,叶子上挂着薄灰,透着几分萎靡。

    天地似蒸笼,笼内灰气蒸腾,温昕置身其中,觉得自己好似内外填充着PM2.5的肉馒头。她一手拿着名片夹,一手拿着手机,略有些焦躁地站在传答室旁边的大门口,顶着大太阳,边电话沟通,边向办公楼方向翘首张望。传达室里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买方的客户,吹着电扇抱怨着烈日灼人、舟车劳顿。

    这是温昕从业以来第一次独自带调研。她是汇达证券研究所某行业研究团队的二号助理,业内简称“二助”。她连带研究生最后一年的实习算起,入行刚满两年,这样的资历,放在多数券商,只能做个三助。她原本也确是三助,团队原来的一助在年初跳槽去了一家小券商,自立门户当首席,连奖金都放弃了。此时是“钝刀割肉”开始的2012年,上一年市场跌了14%,从高点到低点算起的话,振幅达到了30%,韭菜已经割无可割,交易量的大幅萎缩,让各大券商纷纷把开源节流提上了日程——证券业看天吃饭,卖方收入全靠佣金,佣金全靠交易量,故而,他们不怕急涨急跌,就怕钝刀割肉,这要比一刀断魂还令人痛苦。汇达证券作为“国”字头老券商,此时自然首当其冲,将各团队的费用打包进了团队老大的奖金池。综合考虑到团队的稳定性和总成本,团队老大章浚亮便放弃了招人的打算,将剩余的助理们顺位提拔了起来。

    此时恰逢新财富拉票季,新“一助”跟章浚亮兵分两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第一轮拜票,带调研的工作自然落到了温昕头上。当然,此次调研由温昕带队,除了章浚亮和一助分/身乏术之外,与参与的买方均来自中小机构且均在研究岗位也不无关系。

    二级市场的行业链条,可以简单分为买方和卖方,凡是以机构名义拿钱去买卖股票的都算买方,为买方买股票提供研究支持和投资建议的算卖方;买方以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和自营为主,卖方以券商研究所为主。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业内统称“二级狗”。券商研究所除了做二级市场的卖方,同时还肩负着服务券商投行的职能,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联接闸。

    对于卖方而言,每年的“新财富”优秀分析师评选,是全年第一大事,这同时也是二级市场万人空巷的盛事。只要你能跻身三甲,甚至只是四、五名,不论在多小的券商,税后到手百万都不再是梦想。运气好的话,进了激励到位的新财富第一名的团队,做到二号助理,年薪也可超过百万。当然,百万二助这时还只是凤毛麟角,通常要跟着同一个首席分析师耕耘三年以上,温昕这种捡漏补缺晋级二助的不算。而且,她跟的老大章浚亮永远在四、五名徘徊,百万年薪只是他一个人的事。章浚亮在业内有个称呼叫“章三月”,因为无论新财富名次如何,他给助理们的年终奖都只与三个月的工资等额。

    除新财富奖金外,“派点”是卖方的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每一家给券商贡献了交易佣金的机构投资者,都有权对相关券商的研究员打分,各家券商根据复杂的加权计算结果,将一部分交易佣金作为季度奖金向各个研究团队发放,业内称之为“派点”。派点即是季度奖金,每家券商的标准不同。汇达证券的激励在业内算中等水平,一个团队如果派点拿到上限,兑换成现金大概在20万左右;当然,也有派点拿得少的,一季度只得几千块的。章浚亮是首席分析师、行业研究团队的老大,他掌握着派点的分配权,在这方面,他仍然是“章三月”——助理们1、3、4季度各拿到与一个月工资等额的季度奖,2季度分新财富奖金,章三月就不分派点了。

    在买方的内部阶层划分里,研究岗是在投资岗之下的,从研究做到投资的过程,与筑基期修炼到元婴期类同,中间有个“基助”的过渡期算是结丹了。卖方资深首席们,在各家买方机构都有几个“搞得掂”的投资经理甚至投资总监,他们是不会亲自服务买方研究员的;如果首席是连续三年进入新财富三甲的,除了新财富拉票期之外,连普通投资经理都很难季季见其真容。业内还曾有过极端案例,个别没有背景的买方小研究员,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是甲方便可“目空一切”,挑衅了卖方大佬级首席的观点,竟落得个被业内封杀的结局,最终无奈转型去了小咨询公司。

    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例,不适用于章浚亮,更不适用于温昕这只菜鸟级分析师助理。她刚挂断电话,就有一个小买方的研究员堵在了休息室的门口,满脸不耐烦地兴师问罪起来:“你们是怎么安排的?怎么等这么久还没人出来接待?”

    温昕赶忙鞠躬道歉,并解释说——刚跟证券事务代表通过电话,对方马上出来领路。然而,这套说辞显然不能让调研经验丰富的研究员们满意,又有人起身责问道:“你就不能先问清楚把我们安排在哪个会议室么?我们可以自己过去等的。”

    温昕赔着小心干笑着解释道:“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