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73

分卷阅读673

    “可不曾想,你大师兄一提龚城,皇上就拍板答应了。其他几人还以为皇上是看我面上呢,也没敢说什么。可你大师兄回家一琢磨,他就觉得可能皇上是想让你多给朝廷干活,却又不好安排你做官,所以才提了你二师兄做了工部尚书。”

    “皇上知道你重情义,看在我的面上,你不会不帮你二师兄的。”

    “这样啊。”赵如熙说着,沉思起来。

    康时霖一摆手:“丫头你可不要多想。虽说皇上可能那么想,但我可不能让你二师兄借你的光却还挡你的路。这件事,如果皇上不对你二师兄施压,他就装聋作哑;如果皇上施压,你二师兄就可以提议让你回去工部任职。”

    “在其位才谋其政。不想给职位却又想让你干活,哪有这么占便宜的事儿?哪怕你是齐王妃,朝廷也不能这么干。”

    赵如熙点头赞同,又解释道:“师父,不是我非得去占个职位。您也知道,当初可是尚德长公主和崔夫子花了许多精力劝导我,我才愿意去受累考科举的。我承载的是女子的希望。”

    “我都考上状元做了官,结果做官半年一成亲就不做了,还怎么给女子做表率?所以这个职位,不是为我占的,是为天下女子占的。”

    康时霖连连点头:“我知道,我明白。”

    当初他可就在北宁女子书院任教呢。崔纹做的事,他都知道。

    “做官是应该的。否则岂不辜负了你一身才学?虽说在家里也能画画写字、设制农具,但哪有做官来得名正言顺?”他道。

    见师父能理解自己,赵如熙心里很是愉悦。

    她又问:“三师兄还好吧?”

    吴宗这家伙是个行动派。当初他来南阳说已跟萧若彤表明了心意,要去镇南王府提亲,隔了没多久就提亲成功,又没隔两个月就成亲了。他们成亲的日子是十二月初十。

    成亲之后,萧若彤就跟着吴宗去临江府上任了。赵如熙成亲她也没有赶回来。

    “好,好得很。”提起这事,康时霖的脸上就笑开了花,“昨儿个我还接到了他的信,说庆阳县主怀孕了。他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立刻写了信让人快马加鞭告诉我。”

    “啊?”赵如熙惊讶地睁大了眼,旋即高兴得拍了两下巴掌,“啊呀,真是太好了。”

    一个是跟她最亲近的师兄,一个是她的好朋友。本以为萧若彤不能怀孕的。可没想到才成亲三个月就怀上了。

    “可不是。”康时霖抚着胡子道,“都说庆阳县主不能生,为此还被休了。没想到这就怀孕了。你三师兄那里我也就放心了。”

    原先吴宗娶萧若彤,康时霖也是替他发过愁的。毕竟吴宗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当初萧若彤又是因为英国公世子要纳妾才要和离的。他跟萧若彤成了亲,必然是不会纳妾了。

    等他那个女儿一嫁,他们夫妻膝下没有一儿半女,未免孤单。要是其中一个早走,另一人真可就孤零零一个人过日子了。

    所以昨日接到吴宗的信时,康时霖高兴得不行,向来不爱喝酒的他,拉着儿子好好喝了几杯。

    第756章 农具的影响

    想起酒,康时霖就想起赵如熙当初在南阳时酿的酒,问道:“你那酒酿成了吗?你还说要送给我老人家喝呢,一直没见着你的酒。”

    赵如熙当初把她那酒的功效吹得很厉害,承诺酿好就送给康时霖和甘纶他们几个尝尝。现在都半年过去了,也没见着酒的影子。

    “那酒工序复杂,前段时间京城乱,我也忙,就没问他们。一会儿我就派人去南阳看看。”赵如熙道。

    送走康时霖,赵如熙就派人去了南阳。酒倒是酿出来了,可窖藏的时间尚短,赵如熙也没让人把酒送来。

    之后她的日子就过得很是平静。

    除了每日照看萧令衍,她有时间就练字画画赚积分。

    她不光需要攒够能买三枚的康复丸,以备不时之需,还要花大量积分买现代的科学技术。

    好在现在政局已安定下来了,她除了让系统关注一下萧圪、萧令衍身边的情况,不让人暗中谋害他们,其他的基本上不再需要花积分。她每日的积分都能攒着。

    而她的字与画也日日精进,每写一幅字、一幅画,积分都比原先要高一些,这让她积攒积分更加容易了。

    赵如熙成亲那会儿,其实就已到了春耕的时候。

    冬日开荒的时候,朝廷就已把赵如熙两样农具的图纸尺寸发到每一个省,再由省府衙门发到州县,这些衙门也只是按着朝廷的规定打制了两百多个农具,发给服徭役的农民开荒用,用完之后就收回官府。

    因此试用过新农具的人并不多,就只是服徭役的那些人。这些人回家之后,再拿着旧农具耕田种地,就怎么都不顺手。

    只是服徭役的人家大部分都穷,铁器在古代又昂贵,想要打制一把农具不是个小数目,很多人家就只能用旧农具,新农具就只存在他们吹牛的口头上。

    新农具的口碑虽然因为他们而传了出去,但没有使用过,谁也不愿意花钱去打制。

    但世上从来不缺乏头脑灵活的人。

    有些县令头脑灵活、胆子大一些的,就让家里人私下里把图纸拿去跟铁匠合伙,打制新农具出来卖,赚上一笔钱。

    州县长官不愿意赚这个钱的,还有衙门里的胥吏、衙役,甚至有些服徭役的农民,回家后立刻跑去跟铁匠透露新农具做法,哪怕铁匠不给他钱,给他两把新农具那也是赚的。

    乡下娱乐少,那些买了新农具的人自然要显摆一番,其他人用过之后发现实在太省力了。他们没钱买牛,咬咬牙凑钱借钱买一两把农具还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在春耕的这段时间里,新农具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酝酿着口碑,逐渐在田间地头替代了原来的旧农具。

    因为连续两场政变,又要清理世家,排除异已,萧圪前段时间十分繁忙,除了最要紧的大事,其他的小事他都没时间和精力去关注。

    这会儿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连岑家的势力都被他清理了,他安下心来,这才有空关注政事。

    他把户部尚书召来,问道:“现在各地的春耕情况如何?”

    “回皇上,春耕情况非常好。”齐虚谷回道,“除了今年风调雨顺外,还得益于齐王妃娘娘改良的那两样农具。这两样农具耕田的效果十分显著,大大缓解了耕牛不足的问题。”

    “哦?”萧圪一听就十分高兴,这才想起政变之前户部上过一个折子,说赵如熙发明的这两样农具对垦荒起到了极大的效果。

    他转头向段琛道:“把户部呈上来的开荒统计的折子找出来。”

    原先萧圪身边的承旨或多或少地跟几个派系有关联,被萧圪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