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3

分卷阅读533

    来,笑眯眯地回礼。

    “嘿,真不愧是我吴宗的师妹,厉害,考了第二名呢,差一点就是会元了。我可打听了,当时阅卷的时候,你和会元的试卷都是五个圈,评论全是赞誉,两人不相上下。听说当时五个阅卷官为难了好一阵,不知道选哪个做会元才好。最后还是靳大人喜欢会元的文章风格,把他定为了第一,你才排到了后面。”

    靳大人是正主考官,自然以他的意见为准。

    听到吴宗一副知道内幕的样子,赵如熙赶紧问道:“会元是谁?我听说过没有?”

    京城的才子,时不时地会举行文会、诗会。自打赵如熙中了解元后,他们也给赵如熙递过帖子。但赵如熙对跟这些青年才俊交往不感兴趣,更不愿意为了他们而让自己传出不好的名声。毕竟这是古代,男女有别。她还是很爱惜羽毛的。

    所以她跟这些人都没什么交集。

    但凡是想要参加会试的人,都会将自己写的文章送给彭国安等国子监的先生看看。能得他们赞扬,这人的才名就会远扬,大家都会觉得他们考中的几率会大增。

    赵如熙对这些人不感兴趣。但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则,她对他们的文章还是蛮感兴趣的。

    正好在朱氏没回来前,赵如玉送信给老夫人,说她又怀孕了。赵如熙便借着探望怀孕姐姐的当口,去了彭府一趟,在彭国安的书房里看过他们的文章。

    她发现这些人被称为才子、得到彭国安认可的,写的文章虽风格不同,但水平都很不错,各有千秋。

    “是江南的一个才子,名叫段琛,也是去年江南地区的解元。”吴宗道,“不过那人文章并不比你的更好。你输给他,不过是因为靳大人更喜欢他的风格而已。不要气馁。”

    “哈哈,我不在意的,师兄不用安慰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道理我懂。我从不觉得我比别人强。”赵如熙摆手道。

    康时霖看着小徒弟的目光很欣慰。

    他喜欢赵如熙,不光是这丫头有灵气,天资聪颖,更是因为这丫头从来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就算知道自己聪明、悟性高,她的勤奋努力也一点儿不比别人少,甚至比别人更加勤奋努力。

    这样的人不成功,谁会成功?

    “对了,师兄,我殿试过后不管名次如何,都想放外任做官。你也知道,新晋进士最多做个县令罢了。像我这种情况,年纪小,没什么经验,还是个女子,朝廷不可能让我去做县令这种主政官,必是去某个地方做个辅官。你对放外任感兴趣吗?咱们没有亲缘关系,不在回避范围内,你有没有兴趣给我做上司,去做一两年外任官?”

    见吴宗抬眼看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自己,赵如熙心里一喜,继续忽悠:“这可是不一样的体验呢,跟京官完全不同,治理一个地方啊,多锻炼人。你不趁着现在年轻、官儿也没做得很大的时候去尝试一下,等像大师兄那地位、年纪也大了不想动弹的时候回想起来,岂不是很遗憾吗?”

    边关战事的时候她虽记挂着萧令衍,却也没有忽略身边的人。她没花积分打听,但从康时霖这里知道吴宗的不少事儿。

    当初张常慎去边关,大理寺左少卿被调走,给吴宗挪位置,吴宗也越过老资格的大理寺右少卿直接代管大理寺。

    官场这种地方,能力是一方面,资历和人脉才是最重要的。吴宗不光被破格提拔,而且还越过右少卿直接骑到他的头上,左少卿更是被调到了别的地方。

    在张常慎去边关的那段时间,两人虽不敢明着使绊子,但让亲信暗地里给吴宗使了不少阴招,想制造麻烦把吴宗给撸下来。

    虽说吴宗没让人得手,而且还反击了回去,让那两人没落到好。但他本来就是新接手一摊子事,在张常慎离开期间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下再加上两人的阴招,那段时间他真是身心俱疲。

    现在张常慎虽然回来了,吴宗在大理寺呆得还是不大愉快。

    所以赵如熙觉得他与其在京城呆着难受,不如出去走一走。

    赵如熙的目标是吴宗,但龚城也不能冷落。

    她转头又对龚城道:“二师兄也是如此。想要外派的话,趁早哦。”

    龚城一笑:“这话你对你三师兄说就好。我就不必了。我刚考上进士时,可是在下面呆了六年,后来才调回京城的。你大师兄也是如此,他是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就放外任,再回京任职,再外放,周而复始。倒是你三师兄,考上进士后就被张大人拉进了大理寺,一直干到现在。”

    第599章 答应你了

    吴怀寺好不容易熬到那个位置上,赵如熙实在不好劝他离开;而且冬天的政变结束之后,他这个吏部尚书还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换个人坐那个位置,萧令衍定然会十分头疼。

    龚城在工部,属于技术官员,也没站队,离政治漩涡远一些,他应该不会受到波及;即便受波及,想来也危及不到性命。

    现在赵如熙最想拉着一起放外任就是吴宗。不光是为着萧若彤,更是因为吴宗之前得罪的那两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要是他们借着政治动荡的机会搞吴宗,吴宗再厉害也抵挡不住这些明抢暗箭,到时候没准就着了他们的道。这可是要命的事。

    所以赵如熙觉得吴宗外放回避最好。

    再者,赵如熙虽不混官场,但她也深谙官场快速升官之道。

    新考中的进士,一般都是八、九品官,外放干上三年,任期满了之后调到京城,升任个从七品是没问题的。等在京城呆上两三年,再外放,就可以直接任命为正七品或者是从六品;三年后回京就能到五品了。

    五品京城便可上朝,进入权力中枢。再一次外放的话,直接就可以做四品的知府。

    有京官经历和根基,又有外任的为官经历,再往上走到三品就顺理成章了。

    呆在一个地方想要升官千难万难。可这样上上下下折腾,升官却是很快的。

    吴怀寺能在四十来岁升到吏部尚书这个一品位置上,虽然跟能干与政绩有关,但也跟他反复折腾有莫大的关系。

    吴宗现在是正四品,因为没有外放经历,想要升到三品大员那是千难万难,便是有皇上的欣赏和吴怀寺在后面推他都不好使,这是他仕途上致命的短板。

    所以现在出去放外任,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师兄,你觉得呢?”赵如熙眼巴巴地看着吴宗。

    好鼓不用重锤,有些话,她不用说得太明白。她相信吴宗都知道。

    现在只看吴宗自己是怎么想的,他愿不愿意离开京城了。

    吴宗跟康时霖对视一眼,点头道:“好啊。”

    “啊?”赵如熙没想到吴宗会答应得这么干脆,一时有点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