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5

分卷阅读475

    如熙的特点仔细分析。直到王通忍不住来催了,萧令衍这才离开。

    他衙门里还有事要办。

    萧令衍离开后,赵如熙在宅子里又呆了一会儿才离开。

    她是乔装打扮后骑马来的。

    在北宁城里绕了几圈,确定身后确实没人跟着,她才进了一处宅子换装,乘了放在那里的马车回了绿蕉院。

    在绿蕉院门前下了马车,她没有进去,而是带着青枫和罗氏去了书院。

    崔夫人见到赵如熙,满脸惊喜:“我还说抽时间去你那儿一趟呢。可巧你就来了。”

    “是有什么事吗?您有事,派人去唤我一声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跑一趟?”赵如熙道。

    本来书院这一摊子事就够崔夫人忙活了;现在又加了报纸的事,崔夫人更是忙得不得了。

    不过她乐在其中,不愿意让人分担事情,所以只能受累。

    崔夫人没有说话,而是带萧令衍到她歇息的院子。

    两人坐下,她这才问道:“你这些天是不是一直没去国子监了?”

    赵如熙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事了。

    她点点头:“对。自打参加乡试后,我就没有去过。”

    现在离乡试放榜已有十天了。这十天里,赵如熙倒是去过国子监一次,带着重礼探望感谢各位给她指点过的先生,但她再也没有去请教过文章。

    崔夫人严肃起来:“尚德长公主让我问问你,是不是那些先生暗示你不要再去了?”

    赵如熙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不过他们也没有叮嘱我再去。我又想歇息一阵子,所以就没有再去。”

    一听“歇息一阵子”,崔夫人提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其实她问的不是国子监先生的问题,而是赵如熙还会不会继续参加会试。但她不想明着问,不愿意给赵如熙拒绝的机会。

    赵如熙如此有读书的天赋,她不希望赵如熙辜负了这份上天赋予她的恩赐,止步于乡试。

    “如果你想再继续让他们指点,尚德长公主说了,她会再去求求皇上。”她道。

    赵如熙皱皱眉:“我倒是很需要人指点,但国子监的先生们平时就有自己的事。他们能在前两个月抽出时间来指点我,已是额外的辛苦了。”

    “现在离春闱还有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再这样给我授课,肯定是不合适的。再者,我乡试中了解元,已有人含沙射影地指责几位先生了。我哪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先生们陷于舆论的谴责里?所以这课是万不能上下去了。”

    赵如熙中了解元,许多不甘愿被一个女子压了一头的人不敢说科场舞弊,只能指责国子监的先生们,说他们有那样的精力,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国子监自己的学生,而要给赵知微上课?精心培养一个即将嫁人的女子,岂不是资源浪费么?

    第534章 八方相助

    听到赵如熙的话,崔夫人是彻底放下心来。

    看样子,赵如熙还是要参加会试的。只是她不愿意再让国子监的几位先生受到指责,所以才没有去国子监上课。

    赵如熙说的这个问题,崔夫人也觉得有些难办。

    人活在世上,总得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过自私。

    虽说尚德长公主去宫里求一求,皇上可能会答应让国子监的先生再指点赵如熙。但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一旦尚德长公主开了口,皇上和国子监几位先生对赵如熙的好感定然会大打折扣。

    “夫子放心。我原先也料到了乡试之后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把遇到的问题都问过诸位先生了。没有他们指点,或许会试的名次不会太高,但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赵如熙道。

    其实乡试和会试,考的题目形式都差不多,都是写策论。只是策论涉及朝堂政事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会试之后的殿试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会试过了,基本都能做官。因此会试的题目都会涉及到当时的朝政,需要对某一项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赵如熙原先只是在写文章的形式上稍有欠缺。她毕竟不是从小就写文言文的人。虽因为记忆力好熟记了四书五经,但对于古文涉猎不广,在典故运用等方面略有不足。

    这两个月,国子监几位先生列了一些书单,让她在国子监借书来看,恶补她这一方面的缺陷;又在行文方式和言辞给她挑毛病。也因此,她才能在乡试里写出无懈可击的文章来。

    把这方面缺失的知识补上之后,她在写文章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唯一的短板是对大晋的朝政不够熟悉。

    比如如果会试出题,让他们议一议水利方面的问题。赵如熙对于大晋的水利并无了解,就不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写出来的文章就十分空泛。

    所以这半年,她并不需要先生们再指点如何写文章,而是应该多关心大晋的政事。

    为了让崔夫人和尚德长公主放心,赵如熙把这些问题都跟崔夫人说了。

    崔夫人顿时作了难。

    她跟尚德长公主都不关心时政,在这方面根本帮不了赵如熙。想来国子监的先生也没办法将这些问题给赵如熙作解答,毕竟他们都不参与朝政。

    赵元勋只是个六品官,没资格上朝,而且做官时日尚短,在这方面也帮不了赵如熙。康时霖也不行。

    “你三位师兄都在朝廷做官,每日上朝,他们对这些肯定很熟悉。要不然你请教一下他们?”她提议道。

    赵如熙摇摇头:“这不大好。”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清楚的。三位师兄都忙,哪里有空给她讲解这些?

    “不知道长公主殿下那里有没有关于大晋各方面情况的书籍或资料?还有近几年来的邸报。没有书籍的话,邸报也是最能了解大晋情况的东西。”

    崔夫人精神一振:“好,我跟长公主殿下说说,我也找人帮你找找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籍。邸报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初她们办报纸的时候,还专门找过几期邸报来研究过。她知道尚德长公主手里是有邸报的。

    赵如熙点点头,见没有什么事了,就起身告辞。

    隔了两天,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收集的邸报还没送过来,赵如熙却收到了王通送过来一大沓子资料。

    这些资料里除了近四届乡试和会试的前二十名的文章,还有五年来的每一期邸报,以及臣子向皇帝递奏折时写的一类文章。

    萧令衍在信里说,他回去问了一下准备参加会试的人,知道赵如熙或许需要这些东西。他便叫人收集了送来,希望对赵如熙有所帮助。

    赵如熙顿时心暖得不行。

    有男盆友就是不一样哈。感觉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那人把你放在心上,就会什么都想到你前面。

    她写信回去,大大地表扬了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