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4

分卷阅读464

    喜是有赏钱的。而且京城还不比别处,这里富贵人家多,世家大族一高兴,几十、上百两赏钱都常见,可不是乡下人家能比的。报喜绝对是个再好不过的美差。

    所以京城府尹那边除了当值的,其他衙役都出动了,早在白榜帖出来时他们就得了消息,分区分工,以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给考中的人报喜。多跑一家,就多得一份赏钱。

    小乐这里从人群里挤出来、撒丫子往绥平伯府跑的时候,那头跑得最快的三队衙役已经把前三名的报喜任务分了。等小乐跑到伯府附近的巷子时,就看到衙役往这边来了。

    小乐知道,他报喜在衙役前头,那赏钱绝对是不一样的。可如果报在后头,伯爷、夫人虽看在他辛苦一晚的面上会给赏钱,但赏钱不会太多。

    他顿时急了,拼了老命往前跑,终于赶在衙役前面进了伯府,一路往前冲。门房看到他回来,还想问他话呢,就看到小乐咧着嘴一路冲进去了。

    “嘿,这小子……”门房顿时高兴起来,“看小乐这样子,咱们伯府怕是有喜事了。”

    另一个门房刚要开口,就听巷子里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又是哪家中举了?咱们这一带还有谁家也去考了乡试?”他问道。

    同伴却顾不上他了,指着越来越近的衙役,结结巴巴地道:“是、是来咱们府上的。”

    绥平伯府和隔壁邻居都占地挺大,这条巷子就只有几户人家。其他几家没听说有参加乡试的,也就他家姑娘才考完,等着放榜。再联系刚才小乐进去时的那模样,门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站了起来,扔下一句:“你在这儿守着,我去禀报伯爷、夫人。”话声未落,人已跑出去老远了。

    剩下的门房骂道:“狗东西,就会取巧儿。”这时候去报喜,可是有赏钱的。

    骂完,他又嘟哝了一句:“跑得再快也没人家小乐快。”

    按理说小乐这样的小厮,没有主子的传话是不允许进二门的。

    但今天特殊,垂花门守门的婆子都知道小乐是去看榜去了。

    这会儿见他飞跑回来,脸上还带着笑,婆子们就知道有好消息,也知道伯爷、夫人急于知道消息,不敢拦他,由着他跑进去了。不过还是派了一个人跟着,免得出事担责任。

    赵元勋和朱氏互相安慰了一番,又去安抚了老夫人,但这心里总还抱着一丝希望。两人都呆在老夫人院里,没心思做别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这会儿急听院门口有丫鬟惊喜的叫声,还依稀听到了小乐的声音,两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老夫人这会儿正喝茶呢,急得差点没呛着,还是玳瑁接了她手中的茶盏,给她拍背,这才好些。

    老夫人站起来,朝门口看去,就见小乐跑进来了,可因为跑得太急,喘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说不了话。旁边赵元勋和朱氏一个劲儿地问他:“怎么样?姑娘是不是中了?”

    小乐猛地点头。

    “中了?真的?”

    小乐又点头。

    “哈哈,中了中了。”赵元勋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朱氏则直接红了眼眶,用手帕捂着嘴,眼泪夺眶而出。

    “是……是解元。”小乐好不容易喘上了气,“咱们姑娘,是头名解元。”

    “啥?你说啥?”赵元勋一把握住小乐的肩膀,“你刚刚说啥?解元?姑娘考了头名,是解元?”

    小乐又猛地点头。

    “这、这……我不是在做梦吧?夫人,你掐我一下。”赵元勋不敢置信地道。

    朱氏正想伸手,就听一个丫鬟飞快地跑了进来,叫道:“老夫人、伯爷、夫人,衙役来报喜了。咱们姑娘中了头名解元。”

    第522章 吃惊

    “解元!真的是解元!”赵元勋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仰着头朝屋顶喊了一声,发泄心里的欢喜。

    原先哭泣的朱氏不哭了,赶紧抹了眼泪,喊了赵元勋一起招呼衙役,老夫人却坐回椅子上哭了起来。

    孙女在乡试里考中了解元,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比当初她看着儿子穿着六品官服回来还要觉得荣耀。

    那可是乡试啊,多少读书人终其一生都没办法考上的科举考试。她孙女,却考了头名解元。这叫老夫人怎么不激动感慨?

    早有丫鬟跑到修竹院给赵如熙报喜了。

    听到自己是解元,赵如熙颇感意外。

    虽说她早收到积分了。一千五百积分,都快赶上她自创画法了。要知道她开创了新画法,系统才奖励两千积分;上次绘画大赛得了第一名,也才得一千积分呢。

    所以一千五百积分,她知道自己乡试的名次肯定不低。赵元勋他们担心忐忑的时候,她却没有什么担心的。这么久以来,系统可从来没有出过错。

    但她实在没想到竟然是解元。

    要知道她这一路考来,都没得第一呢。乡试的竞争有多大,她是知道的。不管是不是架空,历朝历代,科举考试这么多关,乡试是竞争力最大、也是最难考的一关。考上举人即便可做官,可见举人的人数不会太多,一直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容易考上。

    她没想到在这关上自己竟然考了个第一。

    不说赵如熙一家,便是担任主考官的礼部右侍郎秦轲听到这个消息,都吃了一惊。

    乡试的试卷都是当场弥封姓名的,然后交给誊抄员进行誊抄。誊抄之后,再交给阅卷官批改。

    阅卷官判卷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考生是谁,只凭自己看好的文章来做评判。最后综合五个阅卷官的评分,依次定下名次。

    把试卷交出去后,由军士们拆开弥封,核对试卷和姓名,然后写榜张贴。

    因此,没看到张贴出去的榜单,便是连主考官和阅卷官都不知道取中的是谁。

    这样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科举考试的徇私舞弊,保证了最大的公平。这也导致了名单出来之后,主考官才知道自己取中的解元是赵如熙。

    听到这个消息,几个主考官赶紧把拆开弥封的试卷重新查证了一遍,发现这个赵如熙还真就是枯木先生的那个徒弟赵知微,也就是唯一一个女考生,他们顿时不知如何是好。

    “秦大人,怎么办?”副主考问道。

    “还能怎么办?不管是谁,一经张榜,就不可改变了。”秦轲苦笑道。

    他实在不知道赵知微竟然这么厉害,这么多男考生,都没考过一个女考生,实在是有些丢人。”

    “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咱们主持的这届乡试要出名了。”他摇头道。

    大家都苦笑起来。

    一个阅卷官道:“赵知微得第一,实至名归。你们是没看到她的文章,写得是真的好。不给她第一,是不公。”

    其他几个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