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7

分卷阅读437

    银子也值,至少能求个安心。

    “就买二百的吧,你赶紧去,叫人来装。我今晚也能睡个好觉。”刘老太爷道。

    保险柜里装的可是刘家几辈子积攒下来的家当,他不亲自守着不放心,自然不能放到库房里去。再者家里还没分家,除了刘隆成外,他还有一个儿子呢。那儿子能干,考了进士,在外地做县令。在分家前他得把这些财产都守好喽。

    “我听到消息就让管家去了,不过想来人多,一时半儿轮不到咱们。”刘隆成道。

    “唉,等着吧。”刘老太爷唉声叹气。

    隔了两日,刘家的保险柜装上了新锁,刘老太爷终于松了一口气,睡了个好觉。

    第二日他吩咐道:“再去买一个保险柜回来,就买安了新锁的那种。把东西分开装,也能降低风险。小偷总不能一时半会儿地把两个保险柜都撬了吧?”

    保宁轩随着新锁推出的,是安装了新锁的保险柜,一种售价九百两,一种售价一千两。

    刘家的这一幕,在京城各大权贵家里上演。

    因为饱和的关系,保险柜的生意本已冷清了下来,来买保险柜的多是外地客商。现在因为吕义这事,大家纷纷换锁,保宁轩一下子赚了一大笔。

    除此之外保险柜的名声更响了,老客户不光又购买了一批新保险柜,原本犹豫的人和中富人家也决定购买,于是带动了保险柜的购买新潮。

    大家现在是觉得,这保险柜是真正的保险了。因为保宁轩的功夫做得实在到家,直接在售卖环节就把小偷小摸给排除出去了。小偷连接触保险柜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能把锁打开呢?

    像吕义这种有钻研精神、手艺精湛的小偷本就不多。再听到这件事,小偷们都歇了心思。

    算了,还是偷偷小门小户吧。

    史超去禀报铺子情况时,忍不住问赵如熙:“姑娘是什么时候制出新锁的?”

    赵如熙道:“保险柜热销的时候就制出了。前段时间保险柜的生意冷清,锁匠师傅们正好歇下来了,我就叫他们生产这种新锁。所以数量是足够的,你不必担心。”

    “不担心,不担心。”史超连声道。

    跟了这么个主子,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隔了十日,就是当月月初,保险柜股东们收到了一笔十分丰厚的分红。

    “怎么回事?”萧圪拿着银票,抬眼问道。

    谢公公早就打听到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会儿便绘声绘色地把吕义等人的事跟萧圪说了一遍。

    这事曲折,跟个精彩的故事似的,萧圪吃得津津有味。

    “嘶,这小丫头可以啊,思虑如此周全。不光卖东西,还把后续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人钻不出漏洞。更难得的是,这事一出,她不光立刻解决了问题,还直接把新锁给推销出来了,又赚了一波钱。这孩子不光画画画得好,连经商的脑子都这么好使,着实难得。”

    “奴才听说这件事,对知微居士也是佩服不已。”谢公公附和道。

    萧圪的手在桌面上点了点,思忖了一会儿,最后道:“看看她在科举考试上能走到哪一步吧。要是能考个举人,朕封她个官儿当当。”

    赵如熙府试的文章,他也是看了的,觉得以她这水平,考个举人不成问题。至于进士能不能考上就难说了。主要是他怕这小丫头吃不了那个苦。没准在参加完乡试后,她就不想再继续去考试了。

    女子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没有光宗耀祖的压力,不愿意吃这个苦头,实属正常。

    这时候,赵如熙正吩咐周春呢:“你去订一批这么大的玻璃瓶子。”她举了举手里的一个瓷瓶。

    “过阵子小桃庄的桃子成熟了,就制作水果罐头。要是罐头销路好,可以收购水果来做,扩大产量。”

    说着,她把制作罐头的方子递给了周春。

    “你提拨一个人做作坊的管事吧。作坊就设在小桃庄里,作坊用的都是那里的人。”赵如熙道。

    “是。”周春郑重地接过方子。

    能把方子给他,可见姑娘对他的信任。他也绝不辜负姑娘的这份信任,把一切事情打理得妥妥当当,不让姑娘为这些琐事分心。

    周春走后,赵如熙又写了一封信给萧令衍,告诉他,钟的第二茬韭菜可以割了。

    这段时间她虽然没跟萧令衍见面,但信是一直通着的。萧令衍这家伙聊天上瘾,啥事没有,闲聊都能派人来递个信。最后还是赵如熙强令他,没事只能半个月通一次信,这才遏制住了这股歪风。

    第492章 安排

    “姑娘,北宁女子书院的崔夫人来了。”点绛从外面跑了进来,禀道,“在内厅呢,夫人叫您过去。”

    赵如熙站了起来:“崔夫子怎么来了?”提着裙子往外走。

    到了内厅,她果然看到崔夫人正跟朱氏说着什么,两人都笑盈盈的。

    赵如熙进去行了一礼:“夫子。”

    “来,快坐。”崔夫人朝她招了招手,仔细打量了她两眼,转头对朱氏笑道,“脸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这我就放心了。”

    她因为寡妇身份和书院管理者的缘故,在学生面前一向严肃,不苟言笑,其他学生都有些怕她。可在赵如熙面前,崔夫人向来十分和蔼。

    “可不是。她呀,是个心大的。她考试的时候我吃不下睡不着,那几日都老了好几岁。可她倒好,那么辛苦,压力那么大,可她该吃吃该睡睡,考完试回来倒比我还精神焕发。”朱氏笑道。

    “这就好,这真是太好了。”崔夫人道。

    说完这句,她对赵如熙解释道:“我来没什么事。就是不放心,过来看看你好不好。”

    临近府试时绘画培训班结束,赵如熙就不去北宁女子书院了,选择在家里自己看书。

    后来她参加府试,等待放榜。放了榜后又想给自己放几天假,轻松几天,因此这一段时间都没去北宁女子书院,只派青枫过去替她请假。

    算起来,崔夫人足有大半个月没见着她了。

    “挺好了,就跟我娘说的那样,能吃能睡。”赵如熙道,“就是有点想偷懒,准备在家里歇几日再去书院。”

    “可不得好好歇歇?这连轴转的,谁受得了?前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人都瘦了。”朱氏心疼地道。

    她这话也是隐晦地提醒崔夫人,不要把她闺女逼得太紧。

    赵如熙二月份参加县试,四月份参加府试,这其间还要去给绘画培训班的学员上课,朱氏看了心疼不已。现在好不容易考完了府试,绘画培训班也结束了。赵如熙正想歇一歇,结果崔夫人就找上门来了。

    她这个作母亲的,虽然对崔夫人很尊重很感激,但心里未免有两份埋怨。

    崔夫人也听出了朱氏言外之意,不由有些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