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3

分卷阅读413

    ,利润三七开,王世兴占三成。

    王世兴父子家财散尽,走投无路,本在牢中等死了。

    这会儿死里逃生,父子俩觉得即便卖身为奴来回报都是应该的。

    对方没有让他们卖身为奴,只是做这样一件事,不光给盘缠,还有了现成的买卖和收益,他们自然感激涕零,当即带着一家子回了京城。

    当年王世兴的爹去世的时候,王世兴也回过京城奔丧,在族人的帮助下分得了一点家产。

    只是王记印坊当时已倒闭,他就分得了一个院子和印坊只剩了残垣断壁的半个宅基地。他当即在半个宅基地上建了院子,连同分得的院子一起租了出去。

    这会儿王世兴在江南吃了官司呆不下去,带余财和家人回京办印坊,很是合情合理。

    当初他散去的钱财,多是拿去送礼打点人情了,外人并不知道他送了多少,余了多少。即便回京办印坊,也没有什么破绽。

    所以王世兴的背景,即便查到江南去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崔夫人的护院去这么一查,自然是没查出什么来。

    他回来禀道:“小人查过了,情况果然跟知微姑娘说的一样。那王老头儿落叶归根,回京城定居,想利用那个机子把家里关掉多年的印坊开起来,重振王记印坊。那机子是南边来的,印书又便利又好,成本极低。他们担心开张后抢了世家的生意,再得罪人,还在犹豫办不办作坊,办了之后又如何定价。”

    “本来他们还没开张,不接生意的。前段时间王中人来给他们拜年,提起了知微姑娘,说书院打算印一个报纸,是不赚钱的,就是想让女子懂得些知识,做宣传用。”

    “王中人的爹当年对王世兴多有照拂,他们不好抹了王中人的面子,这才这么便宜接了您这桩买卖。只是他们对权贵的印象不好,所以态度才这么冷淡。”

    崔夫人听了,疑虑顿消。

    想了想,她又去了尚德长公主那里一趟,把事情跟她说了。

    尚德长公主听了,心里倒有了个想法。不过她没跟崔夫人说,而是又派人去查了一下王世兴。

    人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的。

    如果王世兴父子一上来就巴结讨好,再流露出想要找靠山的想法,尚德长公主没准还会存疑,觉得是谁给她设的一个圈套。

    这会儿情况都是自己调查出来的,她便没再怀疑其真实性。

    尚德长公主把崔夫人叫来,道:“那王老头儿不就是因为没靠山,得罪了权贵才家道中落吗?现在又因没靠山,不敢把作坊开起来。”

    “你去问问王老头儿,看他愿意不愿意跟我合伙做这桩买卖。我给他的印坊投三千两银子,占三成份子,让他放心大胆地把印坊开起来,印刷的收费不要这么低,比其他人的低一点就可以了,免得太招人眼儿。不过我们的报纸,得一直收这么低的费用。”

    第465章 印书机的崛起

    崔夫人来回跑了几趟,终于替尚德长公主把这桩生意谈了下来。

    于是这个王记印坊就成了尚德长公主的产业。

    这架印刷机,分了三成利润给尚德长公主,余下的利润又分给王世兴三成,看着获利不多,对萧令衍和赵如熙意义不大。但他们的用意不在作坊赢利,而在于把印书机推到人前。

    果然,尚德长公主在看到印书机的便利和高额利润后,心动不是一点点。

    她把王世兴叫来,问他道:“王掌柜,你这印书机是从哪里得来的我想再买几个,把作坊做大。”

    “是南边一个商贩到江南推销的,当时这台机子,可是花了我四千两银子。我本想在江南开个印坊,没想到”王世兴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王掌柜不必伤怀,印坊开在京城也是一样。”尚德长公主安慰了他一句。

    “是老朽失态了。”王世兴站起来行了一礼,“公主可以派人去江南打听打听。因为这机子太贵,他们去各家印坊推销的时候,大家都怕上当,没什么人买。不过还是有眼光好的人买了。因为机子要用的油墨不能自制,得找卖机子的人买,没准他们现在还跟那边有联系。”

    他想了想,写了两个作坊的名称:“这两个作坊是当初买了机子的,公主可让人去问问。”

    “好。”

    尚德长公主当即派人去了江南。

    没半个月,派去的人就回来了,还拉回了几台机子。

    尚德长公主大喜,问道:“这是怎么买到的”

    “王掌柜给的一个作坊的老板当时也买了机子,觉得好用,便又买了两台,还时常买油墨,跟供货商有联系。我们通过他跟那边联系,便买了这三台机子。如果公主觉得不够,属下还可以去再买。”

    “这机子打哪儿来的,你有没有打听过”尚德长公主问道。

    “这是舶来品,跟前段时间在五皇子的拍卖会上拍卖的钟一样,都是从西洋运过来的。不过字模是这边的传教士铸造的。字模可以单独售卖,属下担心原来的字模有磨损,便又单独买了一套字模,花了二千五百两银子。”

    印坊的机子,尚德长公主也亲自去看过,知道这机子是一个木制的底座,底座座台上排好活字字模,用羊毛软垫蘸墨,刷在字模上,再铺上纸,摇动一个杆子,推动压印板印出字迹。

    这些字模都是金属的,不易磨损。再加上机子的杠杆作用,既省力也印得清晰,跟一般印坊的操作完不一样。说它是舶来品,尚德长公主也是相信的。

    “油墨买了吗”

    “买了五十桶。”属下道,“供货商说即便生意好,也可以用半年了。这五十桶油墨花了五百两银子。”

    尚德长公主这才放下心来。

    与泥、木板雕刻印刷使用水墨相比,金属活字对水性墨的适性很差。这些机子得用专门的油墨来印刷。

    这种油墨是赵如熙令人将亚麻仁煮沸,再以少量的松节油精和碳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制成的。

    别人参不透配方,自己制不了,就只能从售卖商那里买油墨。

    不过印刷时用墨不多,利润又高,十两一桶的油墨成本并不算什么。

    尚德长公主对属下办事的灵活性很满意,赞道:“办得好,有赏。”

    王家的院子太过逼仄,尚德长公主自然看不上。北宁是她的食邑,她在北宁的产业颇多。她拿了一个院子出来,仍挂上王记印坊的招牌,将机子都安排进去,买了一些下人,作坊便开业了。

    印刷用的纸,就是萧令衍叫人做的,在几个大的文房四宝店就有卖。不过这种纸吸水性不强,不符合古人的书写习惯,开始根本卖不出去。

    好在赵如熙的炭笔做出来之后,因为书写便利,慢慢在京城兴起。赵如熙让昭明学会后,到庄子上组织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