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8

分卷阅读268

    的康家联了姻。这是对世家、对文臣都释放了善意,缓和了矛盾。”

    “当然,如果他们跟世家女联姻,也能达到这种效果,而且效果更好。可这样一来,却会触怒武将,被武将所唾弃。更是打皇上的脸。”

    三位长辈恍然大悟。

    他们绥平伯府可是武将出身的,属于武将阵营。傅云开娶了赵如熙,就等于娶了武将的女儿。偏赵如熙还是枯木先生的徒弟、吴怀寺等人的师妹。娶了她,既不得罪武将,没打皇上的脸,又讨好了清流和文官、世家。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

    赵如熙抬眼看向赵元勋:“所以他说非我不娶,不是因为我有多好,而是既出身武将之家,又拜了清流名士为师的,只有我一个。”

    赵元勋、朱氏被这番分析说得目瞪口呆。

    “怎、怎么是这样?”朱氏喃喃道,看向丈夫,“这人心思怎么这么龌龊这么深沉?这门亲事,我绝不答应。”

    赵如熙的嘴角勾了勾。

    或许傅云开提这门亲事有一定的考量,但想来不至于想得这么深。

    如果他们父子对局面真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上辈子也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了。会打仗的将军,不一定是个精明的政客。

    但这不妨碍她把事情往严重里讲。

    她不说得严重些,给三位长辈分析深刻些,她担心以后他们会上当受骗,不小心踏进雷区。

    借着傅云开提亲一事,既把局势给他们分析一遍,打个预防针,又能树立自己“高瞻远瞩”、“眼光毒辣”的光辉形象,在绥平伯府进一步掌握话语权,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至于赵元勋他们对傅云开的印象变坏,那也正中她下怀。免得他们老想把她嫁给这人。

    不管这人是好是坏,反正她现在才十四岁,在现代才是个初中生,是不可能考虑嫁人的。现在这人以优质股的身份跑来提亲,勾得三位长辈蠢蠢欲动,那就别怪她抹黑了。

    再说傅云开也不冤。他只见了她一面就要娶她,难道真是看中她本人?她脸还没那么大。他无非是看中她有枯木先生这位师父,有吴怀寺等三位师兄罢了。

    对于这种带有政治算计的亲事,难道她还要对傅云开感恩戴德不成?

    至于在萧令衍面前说要嫁给傅云开当寡妇的话,那也不过是抬扛,玩笑罢了。

    带着“盼着你死”的目的嫁人,她真心没有这么黑的心肠。再说,有萧令衍在,傅云开很大的几率是不会死了,至少不会在两年后的那场战争中死去。她对萧令衍有信心,那是个脑子厉害的家伙。

    所以,傅云开该娶谁就娶谁去吧,别往她身上打主意。

    赵如熙见赵元勋也满脸凝重地点点头,同意朱氏的说法,她才又道:“所以祖母、爹娘,你们不要随随便便给我考虑亲事。咱们绥平伯府现在好不容易跟朝堂脱离开来,就别再往里掺和了,免得一不小心把全家的小命给丢了。就跟着我师父混吧。”

    第304章 话语权稳了

    “你们看我师父,从先皇到现在,在哪里都吃得开。为什么?他老人家聪明啊。他从来不掺和这些事情,谁当皇帝他都不在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老人家在先皇那里吃得开,在当今圣上面前也照样敢吹胡子瞪眼。这就是做清流名士的好处。”

    “我现在有我师父这层关系,往后走的也肯定是他这条路子;靖泰跟着我学画画,以后也能走这条路子。咱们家不掺和那些,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安稳富足不好吗?干嘛非得把我往那政治漩涡里送?我过得不好,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元勋一听这话,羞愧得脸都红了,连连摆手:“不是,爹没那个意思。爹就是看着傅云开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相貌能力,都是人中龙凤,所以才有这个想法。爹没想往那里面掺和。”

    他自嘲一笑:“就咱们这样的,挨着边就能被碾得连渣渣都不剩,哪里敢往里掺和?嫌活腻歪了吗?”

    “既然您看不清,您就少跟他们有牵扯。往后傅云开请你喝酒您也别去了。其他人也要掂量着来,看清楚对方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赵如熙道。

    虽然这话直,可能有点伤赵元勋的自尊,但赵如熙还得提醒。

    “好,好,爹往后先问问你。”赵元勋倒没有被女儿看轻的羞恼,反而有“我女儿出息”的欣慰。

    越是相处,他就越是发现女儿厉害。

    以她这样的年纪和见识,却能看透好些官场老吏都看不透的政局,分析得头头是道,一针见血,这样的政治敏锐性和高瞻远瞩,竟然出现在他女儿身上,这是绥平伯府何等的幸运。

    难怪枯木先生毫不犹豫地就收他女儿为徒呢,还是他老先生眼光毒辣啊,一眼就能看出女儿的不凡。

    老夫人此时也心有余悸。

    她老人家最怕的就是夺嫡之争了。

    “我老了,现在啥都不盼,只盼着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日子过得安稳。”她道,“元勋啊,你往后也少往外跑,想要找人说话喝酒,只管往族里去。”

    她又对朱氏道:“往后外面的那些帖子,没必要去的就别去了。咱们也别想方设法地去要帖子,反正熙姐儿的亲事也用不着咱们张罗。咱们只管在家里安安稳稳地呆着,别扯熙姐儿的后腿。”

    她老人家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赵如熙有她师父在,就不愁没有好亲事上门。她们还真用不着无事忙。

    “还有……”她环视了儿子、儿媳一圈,“以后家里有什么事,都事先跟熙姐儿商量。比如老二、老三的事,你们也别拿熙姐儿当小孩子看待,啥都不跟她说。她不是一般的孩子,看问题看得比你们清楚。你们跟她商量,也免得做出错事。”

    “是,娘,我们一定跟她商量。”赵元勋道。

    朱氏也点头:“对,我们以后一定问过熙姐儿。”

    赵如熙听到老夫人这样说,心里顿时安定了。

    她一直想要的家庭话语权,稳了。

    “今儿个晚了,明早熙姐儿还得早起上学,就先回去歇息吧。明晚回来有时间,我们再慢慢说。反正事情也不紧急。”朱氏道。

    老夫人点点头:“我老了,有些事情看不清也弄不明白,所以我只管安心做我的老封君,啥都不管了。你们可得好好把府里安顿好,别拖熙姐儿的后腿。事情既不急,明儿个、后儿个说都不迟,只记得要跟她商量便好。”

    “行了,都回去吧。我也歇息了。”这会儿早过了老夫人就寝的时间了。

    三人告辞出来,赵如熙跟爹娘道了晚安就回了修竹院,洗洗睡了。倒是赵元勋和朱氏夫妻俩感慨了许久,又商议着如何回复傅云开,这才睡下。

    第二日赵如熙照常去书院上学。现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