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7

分卷阅读157

    赵元勋笑道:“不知伯爷来此,有何事相商?”

    “我家的事,不知夫人听说过没有。”赵元勋把抱错孩子的事说了,也略略提了提魏家的事,说明了许熙是自己刚刚认回的亲生女儿。

    “这件事,也是大理寺查出来,皇上下了旨意,我们才知道的。原先我二弟、魏氏把女儿认回去,跟大家认了亲后接回去就完事了。我今天一打听,才知道户籍没有迁回去。刚刚我去了一趟衙门,把熙姐儿的户籍迁走了。现在过来是想问问,像她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在你们这书院念书?”

    为了防止纷争,各地的女子书院早就规定得死死的,非户籍所在地的人,是不能进本县的女子书院的。

    许熙这种情况,崔夫人不用问就能直接告诉赵元勋:不能!

    但许熙这段时间在书院里表现得实在太出色了,崔夫人还巴望着她能在科举考试中替女子书院挣脸呢,实在舍不得放她走。

    崔夫人道:“这种情况,我们还真没遇到。我需要禀报给尚德长公主,由她定夺。过两日你们让许熙来一趟,我把长公主的决定告诉她。如果不行,她留在书院里的东西也需要收拾收拾。”

    “那就劳烦你了。”赵元勋起身一揖,“另外,我家熙姐儿已经改名,叫做赵如熙了。如果她还能来书院念书,劳烦夫子替她跟书院的夫子和同窗们说一声。”

    赵元勋是个办事干脆利索的,既然崔夫人给了这个话,他就告辞离开了。

    离开前,他还对康时霖施了一礼。

    康时霖早在旁边忍不住了,不过好歹知道轻重,没有插话。

    待赵元勋一走,他就迫不及待地对崔夫人嚷嚷道:“可不能把许熙放走。你知道她在画画上多有天赋吗?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家学渊源,就能开创一种新画法,这可是能名流千古的一代宗师啊。这样的人,你们让她退学?那你们这书院办着还有什么意义?”

    第180章 两难

    说着他就站了起来:“我去找尚德说说,真是没天理了。”话没落声,人已经走到门外去了。

    陈夫人望向崔夫人:“这……要不要叫人去拦一下?”

    崔夫人摇摇头,笑道:“既然他要去,咱们也省得跑腿了。行了,在这儿等着吧。”

    “那您觉得长公主会同意吗?”陈夫人问道。

    因为许熙在书院住了一段时间,又跟侍墨有点交情,她也跟许熙接触过几次,还挺喜欢这个自信、聪明的姑娘的。如果书院因为条条框框把许熙赶出书院,陈夫人会觉得很可惜。

    不是为许熙可惜——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入了康时霖和萧若彤的眼,有他们推荐和推崇,许熙想要捂住自己的光芒都不行——她是为北宁书院可惜。

    他们这里的优秀学生,只要稍稍露出点锋芒,就会被京城女子书院抢走。也无需强抢,只要露点口风,说有个名额可以特招进去,这些学子就会毫不犹豫地奔向京城女子书院。这让尚德长公主很是气恼。

    京城女子书院原先是皇后做山长,后来皇后去世,皇上无意立新后,便想让尚德长公主去主持京城女子书院事宜的。毕竟尚德长公主在北宁女子书院做山长多年,经验丰富,她的身份也足够尊贵,完全能担任京城女子书院山长的职位。

    可没想到,谨妃到皇上那里撒了个娇,京城女子书院的山长职位就被她抢走了。虽然有御史弹劾,说谨妃不是皇后却履行皇后之职,不妥。却被皇上驳了回去。可见皇上对谨妃的宠爱。

    要不是谨妃头上还有个份位比她高的岑贵妃,岑贵妃的娘家又得势,还有两个成年儿子,依皇上对谨妃的宠爱,没准能直接封她为后。

    因为岑贵妃比谨妃的份位高,这个山长即便不是尚德长公主也应该是岑贵妃的。结果皇上借口说岑贵妃要打理宫中事务,平时忙碌顾不上书院,书院就由谨妃承担。否则就互换一下。

    比起书院来,岑贵妃当然愿意选择后宫的管理权。她自己也清楚,皇上说这话是不容反驳的,否则她连中宫之权都要被剥夺,当下她立刻出来表示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再承担书院的事务。

    所以京城女子书院山长的职位,就落到了谨妃头上。

    总之,这件事让尚德长公主耿耿于怀。

    她本来对谨妃就不喜,因为这事,越发不喜欢谨妃。

    因此陈夫人觉得,要是尚德长公主依着规定,把许熙赶出书院,到时候让京城女子书院捡个大便宜,她怕是要呕得吐血。

    但女子书院创建这么多年,地位能这么超然并受人追捧,就是因为严格的地域录取制度。

    一旦开了口子,不是北宁户籍的人也能在这里念书,京城那些进不去京城女子书院、家中却又有些权势的人肯定闻风而来。真正的世家看不上北宁女子书院,但世家旁支和小官宦家的女儿还是很愿意来的。

    尚德长公主要是恪守规矩,那些人就会拿许熙这事来反驳和质问。到时候谨妃再用这事作作文章,怕不得把尚德长公主逼到辞去这个职位才好。

    总之,这件事对于尚德长公主来说,就是两难。

    陈夫人能想到的,崔夫人自然也能想到。

    她叹了口气,揉揉眉头:“是啊,这件事,确实难办。许熙在书院呆的时间不长,也没参加过北院的升级考试。可我听夫子们说,这孩子只看一两遍书,就能背出来,可谓是过目不忘。这样聪明的孩子,便是男子里都是极少见的。几个教授四书五经的夫子,觉得她进哪一个班都不适合,已在单独给她授课了。他们觉得许熙明年就完全可以下场一试。这样的学生,就这样放走了,恐怕几位夫子都不答应。”

    “怎么就发生这样的事呢?那个魏氏,简直太丧尽天良了,坏事做尽。”陈夫人道。

    魏家的事,本来传得没那么快的。可谁叫绥平侯府一直都是八卦消息的来源地呢?

    前有京城府尹查出抱错孩子一事,后来魏氏行事跋扈把婆婆气中风,而且时间都是紧挨着,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家的关注点还没移开。

    这会儿又曝出许熙不是魏氏之女,是绥平伯赵元勋和朱氏之女,魏氏为了让自己儿子做世子,把孩子调包了,为怕朱氏认出,又把孩子跟一乡下孩子调了包。

    这样的事情,太过离奇,太过曲折,便是戏班子都不敢这么演。结果魏氏做了,又因为这事牵扯出了她替父杀刘承德大人之孙一案。魏氏被斩,魏家全家被流放。

    这件事可谓是轰动全城,现在大家都津津乐道。

    所以刚才看到赵元勋这个当事人,陈夫人还偷偷打量了他一眼,发现许熙跟他长得还真有几分相像,对这事越发啧啧称奇。

    崔夫人一向严肃,并不喜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