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有了战功,升任只会更快。凭他的能力,早晚他是要接任父亲大将军一职的。

    平南侯夫人董氏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要继承侯府,打小肩负重担,董氏不乐意也没办法。但对于小儿子,她却是怎么也不愿意再送去军中吃苦的。因此傅云朗一直被母亲拘在身边,跟京城许多勋贵家的孩子相比要强上许多,但跟耀眼的兄长比起来,却是萤火之于皓月,完全没有可比性。

    现如今傅云朗好不容易磨得董氏放权,让他打理庶务历练历练,傅云朗自然要在这方面做出一番成绩,好让父亲和亲戚朋友对他刮目相看。

    因此,裕隆阁的生意对于平南侯府来说不算什么,却是二公子打理的第一项庶务,绝不容有失的。

    ……

    许熙回到侯府,进到垂花门,正要向守门的婆子问话,就看到旁边的凳子上坐着一个人,正是魏氏。李嬷嬷和二房的小丫鬟则站在她身后。

    守门的婆子朝许熙面容僵硬地笑了一下,道:“五姑娘,二夫人在此等侯你多时了。”

    魏氏站了起来,满脸慈爱地对许熙道:“熙姐儿,几日都没见你,娘心里着实掂记着你,想让你跟我回二房去吃一餐饭。你爹也时常问起你呢。”

    “可不是。五姑娘,你好歹是二夫人身上掉下来的肉,作娘的哪能不掂记闺女的?你这几日早出晚归的,回来也只自己一个人吃饭,你不知道二夫人有多自责?她还叫人给你做了几身衣服,打了两样首饰。”

    李嬷嬷说着,从小丫鬟手里拿过一个包袱,打开来给许熙看。

    里面果然放着两身衣裙,料子闪着高级绸缎特有的光泽,颜色也挺鲜亮。

    李嬷嬷又把衣裙上面放着的一个小匣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两样首饰来。一样是簪子,还有一样是项圈,两样都是宝石镶金的,端的金光闪闪,甚是华贵,把守门的婆子看得满眼都是艳羡。

    第110章 支持我科举吗?

    许熙哪里肯要魏氏的东西?不说系统已把她的世身查清楚,她是大夫人所出而非二夫人所出。即便查出来她确实是魏氏所生的女儿,她也不想沾魏氏的边。

    上辈子原主大半是毁在眼前这个女人手里。

    “不用了,二夫人。大夫人给我做了不少衣服,我的衣服尽够穿了。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得快,这衣服放到明年也穿不合了,多了也是浪费。您不如给六姑娘送去。”

    许熙说着,懒得跟魏氏歪缠,扔下这话就朝里面走去,还走得极快。

    “你、你可是还在怪娘?呜……”身后传来魏氏的呜咽声,还有李嬷嬷安慰她的声音。

    青枫跟在许熙身后,待离魏氏她们远了,她才担忧地小声道:“姑娘,您这样会被人说闲话的。”

    许熙一哂:“管她呢。”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更何况府里嬷嬷、妈妈们都是当娘的,最看不惯有人不敬长辈。

    在她们看来,不管魏氏原来做得多不好,比如把孩子抱错,许熙回来后又打了她一巴掌,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魏氏都这样放低姿态来讨好许熙了,作为女儿的许熙的态度竟然还这样强硬,可真是太不像话了。没准原先就是因为她无礼顶撞魏氏,魏氏才打她那一嘴巴的。

    古代女人最重名声。许熙这不孝、忤逆的名声一旦传出去,这辈子别想找到好婆家——谁家婆婆会娶这样的儿媳妇进门呢?嫌命长不成?

    可这一招对许熙完全不管用。

    许熙快走到荣禧堂时,正遇上荣禧荣的一个粗使婆子。她赶紧朝她打听:“六姑娘可回来了?”

    “回了,回来有一会儿功夫了呢。”婆子满面笑容地道,“五姑娘今天倒是有点晚。”

    “书院里有事,所以回来晚了。”许熙解释了一句。

    待那婆子走远,她转头吩咐青枫:“你去打听一下。如果六姑娘已从老夫人那里离开,正院里只有老夫人和大夫人,你就来禀我。我先回品茗居等着你的消息。”

    “是。”

    两人在路上分开,青枫去荣禧堂,许熙回品茗居。

    不一会儿,青枫回来了,道:“六姑娘请了安就回去了。大夫人正帮着老夫人传饭。”

    许熙站了起来:“跟我过去。”

    两人到了荣禧堂,不待行礼,大夫人就问道:“今儿个怎的回来这么晚?”满脸的担忧与关切。

    “书院的崔夫子找我问了一点事。”许熙给两人行了礼,坐到了两人下首。

    “什么事?”老夫人问道。

    许熙就把科举考试的事说了,道:“我没敢答应崔夫子,先回来问过您二位。”

    “你是说,你四书五经考了第一?”老夫人惊喜地问道。

    许熙点点头:“崔夫子是这么说的,不过还没在班上宣布。”

    “那就没错了。”老夫人道。

    因为北宁是京城所属县,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那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京城许多豪门世家在北宁有庄子田地。绥平侯府以前也有那里的田地的,后来国公爷生病,府里又出了大大小小的事,这才把那里的庄子给卖了。

    当年今上登基,把北宁赏给尚德公主作封地,听说在皇室里还引起了一阵风波。可见这个地方多么令人垂涎。

    也因着这个地理优势,加上尚德长公主的声望和地位,北宁县女子书院请京里有名望的老师就十分便利,师资力量比许多省府的女子书院还要雄厚。许多豪门勋贵出身又满腹经纶的夫人,只要不被家务事所束缚,在政治和私人关系上跟尚德长公主没有龃龉的,都愿意接受北宁女子书院的聘请。

    不光是她们,便是进士出身的年老官员也是如此。

    因为许熙在北宁女子书院念书的缘故,老夫人特地派人了解过这个书院。她知道里面的崔夫人、章夫人、陈夫人、萧夫人等等,可都是豪门大户的夫人。

    这种身份地位的人,自然不会拿科举的事来跟许熙开玩笑。

    想到这里,老夫人看向大夫人,笑道:“没想到咱们侯府,竟然出了一个读书种子。”

    原来的国公爷是个武将。只是因为赵元勋身体不好,老夫人又压着庶子,这一辈才没人去军中效力任职。

    小这一辈最大的赵靖立也才刚满十四岁,只在家中跟着武师傅们习武,准备大些再去军中谋个职。至于战场,因为各房的子嗣不丰,儿子也就都一两个,自然是舍不得让他们去的。

    武将不上战场,前途也就那样,最多不过是弄个虚职混日子罢了。

    老夫人和大夫人也不是没想过要让孩子去考科举,但赵靖立要袭爵,赵靖泰又是个坐不住的熊孩子,把请来的老师都气走了好几个,哪里指望得了?

    至于二房和三房的孩子,他们既没表现特别优秀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