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9

分卷阅读49

    担心她考不上被人笑话,在结果出来前,除了大夫人,谁也没说。

    可赵如语自己却知道,她是一定能考上的。

    上辈子,她嫁了平南侯二公子,后来做了侯夫人,也多少知晓了一些女子书院招生考试的形式。虽说每年出题的方式不同,形式出其不意,让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准备。但只要有心,总是能看出端倪的。

    除了品行,京城女子书院对于才学的要求也很高。她上辈子为了笼络丈夫的心,可是在才学上花了大心思,在如今的京城贵女中,她现在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只不过还没有机会让她展示罢了。但以她的才学,又知道考试的窍门,考个京城女子书院还是没问题的。

    她很有信心。

    这辈子,她一定活得比上辈子强。

    此时许熙正在老夫人院里喝茶吃点心。侯府养了厨子,做的点心可比那日跟许永益父女俩逛街时买的点心强多了,用料精良,做工精细,而且还有许多许熙没有吃过的。

    老夫人现在也摸着了许熙的性子了。这孩子看样子是吃软不吃硬的。许永益一家对她好,她对那家人念念不忘。魏氏对她不好,哪怕是亲娘,她也没给半分面子。

    所以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她对许熙都慈爱的不行,让许熙随意吃东西,又问她从小在许家生活的事情。

    好在许熙有原主的记忆,并不怕人问。她从县里的生活说到村里,说的都是许家人对她怎么好,这让老夫人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这时,大夫人也进来了,笑着对许熙道:“我让人给你收拾了品茗居,就在老夫人这院子附近。院子比较小,你先凑合着。一会儿你去看看,有什么缺的我再派人给你拿来。”

    许熙早在她进来时就站起来了,闻言赶紧福了一礼:“劳烦大伯母,如熙给大伯母添麻烦了。”

    “坐,坐下说话。”大夫人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也坐下一起喝茶吃点心。

    如此,聊天的便由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气氛越发变得轻松。

    说了一阵子话,大夫人心里越发诧异。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听听她说的话就能知道,这是藏都藏不住的。

    从许熙的话里可以听说,这孩子虽不能说很有才学,但见识却很广博,眼界十分开阔,说什么她都能接上两句,完全不像是市井、乡村里长大的孩子。

    “熙姐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你养父母带你走过很多地方吗?”大夫人问道。

    许熙笑道:“我喜欢看游记和写各种逸闻趣事的杂记。”

    “原来如此。”大夫人跟老夫人对视一眼,抬头朝自己的大丫鬟示意了一下。

    那丫鬟将一个荷包递到许熙面前。

    大夫人道:“你明日就要去书院里报道了,这是府里给你的束脩和其他费用。”

    她示意许熙打开。许熙将荷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里面有一张银票,五锭银子,还有一些碎银子。

    大夫人又道:“银票是一百两,你放在身上防身,急于用钱的时候也不至于抓瞎。那银锭子一枚二两,一共十两。你明日去书院交束脩和其他费用,想来六两也尽够了,余下的四两是你这半个月的月例银子。碎银子统共也有二两银子,是给你零用或打赏用的。”

    这一百两,是她跟老夫人商量后决定给的。

    府里入不敷出,给许熙打首饰、做衣服也花了不少钱。如果许熙不出去上学,她们最多给许熙五十两银子傍身,其他时候就只给月例银子了。

    给那五十两,还是因为其他姐妹从小到大,过年的时候得的红封银子,攒起来也有七、八十两,无论是添置点什么,或是给小姐妹过生辰,也不至于手头一点钱都没有。许熙这么些年没能享受到侯府的福利,不给她点银子傍身总说不过去。

    可给许家的一百两谢银,许家没要。许熙这里又要出去上学,手头太寒酸,别人不光是笑话她,还要笑话侯府。

    所以大夫人跟老夫人商量之后,决定给她一百两银子。

    朱氏看向许熙,又道:“本来呢,府里姑娘们每个月的月例银子是四两。你在外面上学,笔墨纸砚的花费大些,府里给你八两银子的月例。现在离下次府里发月银还有半个月,所以先给你四两。如果有什么大的花销,你跟我说,我再给你。”

    “多谢大伯母。”许熙起身致谢。

    第60章 我的婚姻我作主

    前世,原主进侯府,什么钱都没有,只有府里发的四两月例银子。

    偏这四两银子,魏氏借口原主要不了那么多钱,直接从她手里把大部分月例银子拿走了,只给她留下每月半钱银子的月例,这让原主比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还要穷。下人帮她做了什么,她连打赏都要抠抠索索。日子一长,府里的下人暗地里都耻笑她,看不起她。

    一文钱逼倒英雄汉。许熙如果不是一穿来就去考女子书院,又一再表明自己不愿意回侯府,引得老夫人、大夫人对她的重视,她即便有浑身的本事,不能自由出入侯府,身上又没钱,处境估计也跟原主差不多。

    “熙姐儿。”朱氏又道,“我派人去打听过了,书院可以请求住宿,也可以请求不住宿。你在县里上学,每日要来回跑上二十里,很辛苦,但老夫人和我还是希望你能回侯府来住。”

    许熙皱眉。

    她之所以回侯府,只不过是在自身力量不足之前,不想给许家人添麻烦而已。她并不想跟侯府人有过多交集。侯府这些鸡毛蒜皮、勾心斗角,烦得很,能远离就尽量远离。

    朱氏见她要说话,抬手止住许熙,说话的声音仍十分温和:“你今年十四岁了,还不知道要在书院里念多久,一两年总要要的。像你这般大的姑娘,很快就得议亲,再过两三年就得出嫁。如果你住到书院里去,可能从书院出来就得出嫁。如此一来,你跟兄弟姐妹的相处时间就太短了。”

    她正了正脸色:“你要知道,咱们女子想要在夫家立得住,一来需要自己能干,二来也要有娘家人撑腰。我们这些长辈总会有老去的一天。如果你跟府里的兄弟姐妹没有多少情谊,遇到难处想要求助都不好意思张口,你说是不是?所以我希望你能回侯府住。”

    许熙静静地注视着她,忽然笑了起来,笑容里有了然,还有一丝微不可见的叹息。

    谁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谋划。老夫人、大夫人是,她自己也是。

    她想要甩掉麻烦,她想要活得舒心。而老夫人和大夫人,则在竭尽维护侯府的利益。所以她们想让她跟侯府的羁绊更深,如此,以后她要是嫁得好人家,也能拉拔一下侯府。

    于她们而言,这也没有错。

    “老夫人,大伯母。”许熙开了口,“我的性子,想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