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张云的古代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7

分卷阅读117

    招呼了,随后便带着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媳妇往后院去了。

    见关大叔还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关老太爷开口问到:“怎么,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把她们带到小璟的家里去是吧?”

    关大叔闻言回到:“是有些搞不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关老太爷闻言将张云写的那封信递给了他说到:“看看吧。”

    关大叔接过信打开,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开篇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问候,随后便是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最近自己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信的最后,张云言辞恳切的请求关老太爷能够请人照顾并且教导关璟一些事情,尤其是在礼仪与待人处事的方面。

    关大叔看着这封信,字里行间的都透露出张云对关璟的关心和在为他打算的意思,有这么样的一个双婿,关大叔突然有一种此生足矣的感觉。

    关老太爷也没再问关大叔看了这一封信之后的感想,只是轻声的说到:“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恭敬有礼,进退有度,你现在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说你们把小璟教的很好了吧,张云是一个聪明人,小璟若不是个好的,怎么能把他牢牢的抓在手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们两口子等着享清福吧。”

    屋里一时没了声音,老太爷是话到既止,而关大叔则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这时候一直在关老太爷身边侍候的小厮回来了,快步的走到了关老太爷的身边说到:“老太爷,大太太让小的过来告诉一声,太太和奶奶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小孙少爷们听说咱们要出门,也要跟着过去,大太太已经答应了,问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老太爷闻言嘴角一勾,轻笑着的说到:“既然都好了,那就快些走吧,我约莫着今个小璟他们家的人是少不了的,咱们早些过去,省的晚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关大叔闻言回到:“看您说的,就是怠慢了谁,我也不敢怠慢了你们呀,要是叫老天爷知道,会打雷劈死我的。”

    关老爷子但笑不语,与关大叔一起来到了门口,院子外在就停好了几辆马车,关老太爷带着关大叔坐上了第一辆,后面女眷们和其它人也的陆陆续续的跟着上了别的马车,关溪家里这次可谓是全员出动,除了关老太爷点名的那几个女眷之外,他的两个小重孙子也因为好奇都跟着来了。

    这一次关老太爷肯答应帮忙,一是因为有出息的是自己家里出去的孩子,这既是张家的荣耀,也是他们关家的光荣,现在知道了这件事的人家,谁不夸他们关家的门风好,原来被关老二家带来的那些晦气现在是一扫而光,他们也跟着高兴,自然也希望关璟他能过的更好,所以他才乐意帮这个忙。

    还有一点就是关老爷子觉得张云这个小子不是个简单的人,将来就算是成不了大气,也绝能对是一方人物,现在他有求于自己,而所求之事对他来说有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他也乐意卖个一个人情给张云。

    第110章

    关老爷子这一次去张云他们家,特意的带上了家里的女眷们,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要联络一下感情,更是为了张云拜托给他的那些事情。

    他的这后三辈媳妇里,儿媳妇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他有三个女儿,却只有一个儿子,偏偏这个儿子还是一个老实敦厚的性子,怎么教都改不了。

    这样的一副性子,丢到那吃人不吐过头的官场上去,那就是给人添菜的份,关老太爷舍不得自己的独子受苦,在加上他儿子也的确不是读书做学问的那一块料,所以老爷子便咬咬牙,决定把儿子一辈子都当儿子养了,把培养的目标转移到孙子那一辈上去。

    有了目标的关老太爷在儿子十六岁的那一年就给他娶了一门妻子,而老太爷当时挑选儿媳妇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家世清白,家教良好,族里的兄弟要多,自己也要长得一幅好生养的宜男像。

    以这样的标准被挑出来的儿媳妇当然不可能出自大户人家,冯氏的娘家只是县里的富户,算是一个乡绅而已,这样人家出来的女儿当然不可能知道太多的官家礼仪,就连她自己的礼仪都是她嫁进关家之后,关老太爷自己调、教的。

    老太爷今天之所以带她过来,是因为她是当家的太太,这么多年的管家理事下来,总算是还有些经验的,而这些经验现在又正好是关璟需要的。

    冯氏生了二字二女,关老太爷的长孙一出生就是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教导的,那孩子还算是争气的,二十四岁那一年中的举人,三十岁中的殿试,点的二甲第三十四名。

    虽然名次是低了一些,但是那也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那孩子自小的长在关老太爷的身边,耳濡目染的把关老太爷的为人处世之道学了个七七八八,在加上他虽然心实在,但是人还算是机灵的,于是在殿考的成绩下来了之后,老太爷便托关系找门路,给他补了一个实缺。

    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他的长孙已经从正八品的主簿升至了正六品的州府通判,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一路安安稳稳的熬资历升上来的,最近听说朝廷怜惜他这些年的劳苦,打算在给他升半级算是慰劳了。

    而关老太爷的小孙子,那是结结实实的随了他爸的性子,在多年乡试不中的情况下,突然的想通了,决定不再与科考死磕了,包袱一卷投奔到他哥哥的帐下做幕僚去了,这么些年下来,也混出品级来了。

    对于自己的长孙媳妇,关老太爷的挑选可谓是慎之又慎,他知道自己家的根基浅,出了理县这块地方,自己可以说是帮不上孙子什么忙的,所以长孙媳妇的娘家,必须得是对自己孙子未来的仕途能够有所帮助的人家。

    但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在官场上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的,那些高门大户看不上他们,小门小户的关老太爷又实在是瞧不上眼,挑来挑去最后关老太爷给孙子挑了隔壁文泉县安家的嫡出小姐。

    文泉县的安家,算是吏户的世家,吏便是小官员的意思。

    安家的人擅长钻营,安氏娘家的长辈、兄弟还有众多的堂兄弟皆是在衙门做事的,济州府和与它相邻的另外两个州府,加起来两百多个大小的县市里,差不多要有一多半的衙门里有安家的人在做官。

    虽然官阶都不高,多不过是些八、九品的,最高的不过是从六品的,有些更是连品节都没有,在衙门里做刀笔吏的,但是这些可都是人脉呀,这些州府里不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皆逃脱不了安氏的眼睛。

    关老爷子看重的便是这一点,他的孙子虽然学到他为人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