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耽美小说 - 秦朝的美好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

分卷阅读12

    怎么喂养孩子?

    等管家抱着竹简过来得时候,李季阳头一句话就是:“吩咐下去,每顿饭给兰奶母加一块肉!”

    兰奶母惊讶的看着少爷。

    “是,加一块什么肉?”管家虽然也惊讶,却问的是加什么肉。

    这一点,李季阳很高兴:“平时都吃什么肉?”

    “彘、凫、雉、牛、羊,偶尔还有些野物的肉。”管家一张嘴,就说了一串出来。

    作者闲话:

    017我家真有钱

    这个时候的秦国,和别的战国一样,即越富足的家庭越有能力饲养大型的畜牲,他的这个“新家”,拥有百亩良田,五十几头牛,一百多只羊,有彘二十八,有豚六十四,鸡三十二,雉二十只,凫二十只。

    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养活多了就死!

    这个时候可没啥技术,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只是,看到记载,李季阳有点发懵,这都是什么东西?

    “不如去看一看?”管家忐忑的看着这位新主人。

    “嗯。”李季阳不敢说自己有点蒙,只好跟着溜溜达达,巡视自己的领地。

    一边暗讨:彘?这是什么东西?好像有点印象,但是想不起来了。

    等到了彘牢,李季阳嘴角直抽抽!

    原来,所谓的“彘”,就是猪!还有些原始野猪样子的家猪。

    彘牢,即猪圈;彘肩,即猪肘子。

    豚,就是小猪,没断奶的小肥猪!

    那么凫又是什么?

    等看到“凫”的时候,李季阳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

    凫,就是鸭子!

    他这才想起来,是西周的第四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

    诗分五章,章四句,除每章的第二句为六言外,其余均为四言句。周代天子及诸侯祭祀,第一日祭祀神灵,是为正祭,,届时改扮神灵之人谓之公尸。第二日,天子或诸侯将宴饮公尸,是谓绎祭。

    里面的“凫鹥”,凫就是野鸭;鹥就是鸥鸟。

    但是周天子如今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往年周天子用来供奉祭神的东西,也有寻常百姓们养来吃肉吃蛋了。

    看完了这些小家畜,就看大牲口了,他们家牛圈很大,哦,现在叫牛棚,很大的那种,很粗狂,卫生条件还可以,毕竟主人要过来,提前打扫了一下,李季阳抻着脖子看了看,嘿!

    好牛啊!

    远在周代,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录。

    历史上记载:“牛肉细嫩、具纹、烙饼牛羹,膏脂润香”,为上品佳肴。

    所以在这个时代,吃牛肉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是有钱的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的好东西。

    李季阳一见到牛就知道是什么牛了。

    这是大名鼎鼎的“秦川牛”!

    根据现代研究:秦川牛以咸阳、兴平、乾县、武功、礼泉、扶风和渭南,宝鸡等地的秦川牛最为著名,量多质优。

    秦川牛体格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丰满,体质强健,头部方正。肩长而斜,胸宽深,肋长而开张,背腰平宽宽广,长短适中,结合良好,荐骨隆起,后躯发育稍差,四肢粗壮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有外弧现象,蹄叉紧公牛头较大,颈粗短,垂皮发达,髻甲高而宽,母牛头清秀。颈厚薄适中,髻甲较低而薄,角短而钝,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微弯曲。毛色有紫红、红、黄三种,以紫红和红色居多。

    现在他所在的位置,正是咸阳的范围内,是秦川牛的发祥地。

    他们家的牛,全都是秦川牛!

    有力气,体格好,公牛十头,剩下的都是母牛,公牛都单独关着,母牛三俩一起,还有几头小牛犊子。

    作者闲话:

    018可都是文物

    除此之外,他家还有两个大粮仓,里头装满了粮食,目测大概上千斤,一看就很有安全感啊。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现在种植稻谷的地方,也是楚国那边居多,因为那边是江南。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

    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所以秦朝的人,认为吃肉才是正食,五谷之类的是给平民老百姓吃的,而奴隶们,吃的什么?

    剩菜剩饭也就罢了,主要他们吃不到肉,平民老百姓也很少吃肉,多数都是打野味儿来食肉。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孔子作为周代贵族时,按照贵族的生活习惯主食(谷物)应占有最大比例。

    不过大秦的祖先,最早是给周天子放牧的,他们是肉食动物,吃素的传统,压根就没传下来,不过也不是光吃肉,而是以肉为主,以谷物青菜为辅。

    这与其他几个国家的饮食结构不同,所以其他国家的人才会觉得秦国是低贱且野蛮。

    看完了自家的家产,李季阳回来就开始翻看账册。

    秦国的文字还没有统一,但是李家的记载用的都是本国文字,李季阳勉强看懂了一些,幸好当时考古的时候,没少跟着导师蹭经验。

    傍晚的时候,开始送葬,古人送葬也是在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坟墓是建立在西边的山上,一个大大的坟墓,四周植着长青的松柏。

    李季阳作为唯一的子嗣,当然要去送葬了。

    这个时候还没那么多讲究,只不过陪葬品要一如生前,李季阳看着好东西一个个被放进墓室里,别提多眼馋了,这可都是文物啊!

    文物!

    先秦时期的文物啊!

    就这么陪葬给了死人!

    管家看少爷看东西的眼神,以为少爷在心疼陪葬物品,可是这些东西都是女主人生前用惯了的,不陪葬也不行啊!

    可少爷眼神很心疼的样子,只好偷偷吩咐人,除却哪些物品,别的一概不陪葬,省得惹少爷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