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哎,你什么时候瞎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那会儿她家还算有钱。赶上东江区开发, 老房子拿了不少拆迁补偿。她妈妈趁势盘了个新门头,把家里的果蔬摊扩展成了社区超市。爸爸干脆也从郁郁不得志的国企岗位上离职,忙时在超市帮忙, 闲时就在家炒股。那些年股市势头正旺, 超市也利润丰厚,接连在几个小区开了分店。家中财政一路欣欣向荣。

    虽然一年拿出25万的学费供她去读国际学校, 多少有些肉疼。但既然拿得起,她父母还是想供她读最好的学校。何况, 跟中国大多数急于爬升阶层的父母一样, 她的父母也认为孩子的交友圈子决定了她未来的人生高度。

    而上学读书时, 也是一个人最不势力的时候。只要能挤进同一所学校, 她肯定能突破阶层壁垒,跟她的父母结交不到的人物的子女们, 成为好朋友。而这些人日后也将成为带她腾飞的人脉。

    ……

    郑莹颖就这么被父母送进了剑桥国际的初中部。

    “可惜我爸妈搞错了一件事,”郑莹颖苦笑着,“壁垒不一定就是人心, 不一定就是有钱人不爱跟穷人打交道——钱本身,其实就是一道壁垒了。”

    其他的学校, 同学之间可能真的可以不带任何鄙视链的去交际。但国际学校里不是这么回事。

    作为一个被父母省吃俭用的送进国际学校去读书的女孩子, 郑莹颖比任何人都更清晰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在这里, 可以让一个孩子劣于另一个孩子的因素太多了。

    学习成绩是最单薄的一项, 就算是攀比学习好啦——别人有钱请得起三国外教, 或者干脆就是在国外长大的。外语肯定比你强吧?可以请得到顶尖名校的教授帮忙补习培训, 竞赛科目也不会比你差吧?喜欢音乐、喜欢航模, 喜欢机器人,喜欢各种烧钱又有格调的项目,到处飞去参加各种国际比赛, 拿到各种国际奖项,你敢说人家的奖,不比你的考试成绩更能说明能力和素质?

    就算实在在学习上比拼不过你,遇到了那些就是看你不顺眼,就是要跟你别苗头的,也完全可以粗暴简单的通过衣服鞋子、度假夏令营、高端社交圈……一系列角度打压你,从你身上找回优越感。

    所以等郑莹颖适应了国际学校的规则,从期中考试的沾沾自喜——毕竟她是从“下等”的公立学校升进这个“上等”的贵族学校的,居然能拿全A,当然会沾沾自喜——中回过神来之后,突然就发现,自己被卷进了全方位的相互攀比之中。

    而在这个Jr.名利场上,她注定是个落败者。

    最初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是在某个同学的生日派对上。

    国际学校同学间的社交主场其实不在校园里,而是在层出不穷的课外活动里——生日派对是其中门槛最低的一个。

    “你参加过同学的生日派对吗?”郑莹颖笑着问苏禾。

    就在自家别墅草地上办的派对,门外一排停的全是各色豪车。同学们穿着舒适随意的便服,已经悠闲自在的各自吃喝玩耍。她爸开着自家送菜的那辆新海苏锐把她送到别墅门口,反复强调要把作为礼物的果蔬篮送出去。恨铁不成钢的催促她赶紧下车,指责她你怎么这么扭捏这么虚荣呢?

    她穿着过于用力的小礼裙,提着有机果蔬篮走进别墅。每一步仿佛都能感受到旁人错愕的目光,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

    ——只消一次生日派对,差距就一目了然的摆在了所有同学和家长的面前。

    ……然而衣服、车子、礼物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郑莹颖笑着,“关键是,别人都办了生日派对,你是不是也要办一个?你家房子没花园,是不是该租一个档次差不多的酒店宴会厅?要花多少钱准备回礼?林嘉图那次送了全班同学每人一只当季上市的ipod。你不能总占别人便宜吧?”

    苏禾:……

    她也只能承认,“这样的朋友确实交不起。”

    “是啊。不过,等到你真要准备派对时,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大家都有别的事,没空去给你过生日。就算当时嘻嘻哈哈的答应了,真到了那天也不会去。”郑莹颖顿了一顿,自嘲的笑着,“而且也只有你会为礼物的事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占了别人的便宜没归还。几千块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你非要提人家还嫌你琐碎呢。”

    “去同一个海岛度假,出国去看同一场球赛,参加同一个国际夏令营——每一样促进、加深友谊的东西,都需要花钱,巨量的钱。最后形成的圈子,根本就牢不可破。因为就算别人不设壁垒去邀请你,你也根本就没那么多钱去跟上别人的社交步调。”

    更何况,从小浸淫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没有攀比心、鄙视链?

    而他们的轻蔑固然比普通孩子更文明和含蓄,却也更根深蒂固、难以反抗。

    郑莹颖的父母送她进国际学校,苦口婆心的告诉她,爸妈花这么多钱送你去读书,你一定要有出息啊——所以跟她绝大多数同学不同的是,郑莹颖知道自己家很穷。

    所以别人邀请她去参加什么活动,她想一想父母心疼的脸、想想自己提着果篮走进花园时如踩在刀尖上的步伐,就只能故作轻松的笑着说,我那天有别的事。就算勉强去了,她也根本就不快乐,时时刻刻都怕被别人轻视,怕给父母增添更多的负担。

    到最后,就连去上学都让她感到痛苦不已。

    可她能体察父母的不易,父母却不能体察她的痛苦——骂她别人请你你不去,你怎么这么不合群?我们送你去国际学校,不就指望你能交几个有钱朋友吗?怕别人看不起?看不起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赚的!你一个小孩子你怎么这么虚荣!

    直到郑莹颖进入青春期,叛逆心彻底爆发,摔着东西仰头冲着她爸的脸吼——因为你们穷啊!你让我不要跟人攀比,那你别送我进所有人都在攀比的学校啊!你让我合群,跟同学交朋友,那你给我零花钱啊,随手几万块,你有吗?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我全都没有,全都低一个档次,人家冷眼看我我还得傍着人家,我就不要脸了啊!

    ……

    所幸,初二那年夏天,她爸炒股赔了很多钱。

    是的——对郑莹颖来说,是所幸。

    班主任不耐烦的催着她交下学期的学费和活动费时,明明是这么煎熬自尊的场合,她心里却无比的舒畅想笑——因为她很快就要摆脱这所学校了。

    大概意识到她家破产了,他们班那个刚刚被富二代女朋友踹掉的班主任撕下假面、口不择言,分明是在借机发泄心中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