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我和先帝相爱相杀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3

分卷阅读173

    种植水稻黍米这些农作物的,贵族们吃的大米常年都是依靠其他城市运过去的。

    这里适合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诶,他们就用这些经济作物去换粮食吃,日子过得竟然也还可以。

    而现在,吴国这边最大的一个商队,就是戚慈手里面的这个。若是戚慈真的想要吴国混乱起来,经济制裁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轻松让吴国混乱起来。

    抑或是到时候减少经济作物的收购,百姓没有多余的银钱购买粮食,这也会导致社会的混乱。这一年来,因为戚慈和景翘商队的加入,大大提高了这种经济作物的收购,也就使人们更多的去种植,因为有利可图。

    如果有一天,戚慈不要了呢?吴国君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别人掌握在手中,他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快/感。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哟~

    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旨意

    戚慈在犹豫, 犹豫要不要用这样的办法, 来搅乱吴国。

    这是一个最快的对自己也最有利的方法, 只是对那些百姓来说,到底还是太残忍了一些,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自己一家人的生计莫名其妙就要被断掉了。

    吴国百姓何其无辜?可是上林郡死去的百姓又何其无辜。

    戚慈提笔, 给有风写信。这是她第一次将自己的一些疑惑写出来,她其实不如有风。有风曾经是一个帝王,尽管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亦出身在王室,打小就是接受的帝王教育。他有一颗称帝的心和帝王的胸襟眼光。

    而这些,恰好都是戚慈没有的。

    戚慈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谋士,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藩王, 但是唯独她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帝王,因为她没有帝王之心。

    这方面, 她需要请教有风。

    这是有风第一次收到戚慈主动寄过来的信, 他心里非常开心。这个年一过,他就决定要背上占领燕国,燕国是平原,有着丰富的粮食存储, 占领了燕国, 则越国之后的军粮妥当了。到了开战的时候,他或许就再不能一日三封信寄给戚慈了。

    燕国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拿下来的,他们国家的战车和骑军相当厉害。

    可是再困难, 上辈子,燕国也输了。

    收到戚慈的信,看完他就笑了。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软肋了,说实话,戚慈这个人,很难击败也很好击败。难就难在她实在智多近妖,算无遗策,容易就容易在,戚慈实在太心软也太念情分了。

    一个合格的帝王,首先就不能有多余的情感。

    既然有捷径,为什么不走?戚慈对吴国百姓手下留情,可是也不见得当年,吴国君对上林郡留情,也不见得他现在会对上林郡留情。

    有风一番话将戚慈一棒子敲醒了。

    有风的信到了不过一日,吴国君的王旨也到了。旨意之中,称卫国公子斯是世间难得的好儿郎,卫国有意于吴国结两姓之好。又称戚慈贤良淑德,温雅识礼,于是将戚慈封为王姬嫁于公子斯。至于这上林郡,戚慈既然早晚都要出嫁,便由王室挑选一个好儿郎来接管就好了。

    这王旨之中,真是将不要脸三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戚慈都没有想到,在发生了吴国君和公子斯被抓/奸的事情之后,吴国君竟然还敢打这样的注意,他打主意就算了,竟然还这样赤/裸/裸地将目的呈现了出来。

    他这是笃定了自己不能将他怎么样啊。

    戚慈原本是跪着接旨,一听完这王旨的意思,二话不说就站起来了,她一起身,后面跟着跪着的人乌拉拉地全部站起来了。个个脸上都露出一份不忿的表情来,吴国君的意思,谁看不出来谁是傻子。

    谁不知道吴国君和公子斯有一腿啊。

    呸。

    传旨的太监一看他们都站起来了,心里不满,面上连就阴阳怪气的了,他冷淡说道:“诸位这是作甚?戚姑娘,还不接旨?”他那一双眼睛死死盯着戚慈,将戚慈全身打量了一个遍。

    戚慈冷笑一声。这太监方才还一口一个戚大人,现在就成了戚姑娘了,果真是宫里面出来的机灵人。

    “接旨,接什么旨?”戚慈一把拿过那王旨,唰唰两下就撕了个稀巴烂,然后全给丢地上了。

    那太监一愣,随后醒过神来,指着戚慈颤颤巍巍说道:“你……你……你……”他一连说了三个你,那神情瞧着,像是快要厥过去了一般。估摸着是传了这么多年旨意,还没有见过戚慈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

    有的人就算是再不满这旨意,不也还要乖乖收下吗?什么时候竟是有人敢直接撕掉王旨的,这是不想活了啊。

    景翘当初那般不满吴国君收回封地,最后还不是咬牙认了。

    “我什么我,你没有看错,我就是撕了。猴子,来,将这些使者大人们带下去好好休息休息。”戚慈说完,转身看都没看这传旨太监一眼,就离开了。

    景翘阿溪和姜微什么都没有说,景翘撇了撇嘴,也跟着戚慈离开了。

    剩下的男子们,几乎都是一脸狞笑。

    戚慈抗旨不尊,还着人在上林郡的每一个城镇关卡的告示栏都贴出了一封信,甚至在城门口也贴着呢。

    上面写着,她忠君爱国,忠的是清明的君主,爱的是清明的国家。现在君主已然是荒/淫无度,国家已然是乌烟瘴气,这样国家这样的君主她爱不起。上林郡是国君不愿意要才封赏给她的,她对上林郡兢兢业业,从未有一日放松过对上林郡的建设。公子斯这样的人,她戚慈般配不起,国君若是当真欣赏并喜爱公子斯,便应当将公子斯接来吴国,并封起君后之位,而不是将她赐予公子斯。她只是小小一个臣子,不敢沾染君王的人。

    上面写的字字句句都是戚慈自己的心声。

    看过的人无不心声戚戚然。

    戚慈没有一丝一毫的罪过,如何能将赐予其的封地收回?何况戚慈在上林郡花费了这般多的心思,上林郡建设得如何,天下人都知道。更很况,戚慈还是名闻天下的胡山先生,是有名的大学者。

    这天下的读书怎么可能愿意。

    现在又不是后来儒学当道的时候,一个个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都是君王、父亲、都是男权。

    这是一个百家当道的时候,什么思想都有,再离经叛道都有那么两三只小猫支持你。

    更何况是戚慈了。

    这一闹,原本不知道吴国君和公子斯那丑事的人们也知道了。这若是公子斯和吴国君当真在一起了,人们最多说几句不合阴阳之道,却也不会当真如何。

    可这不在一起,还要将戚慈赐婚给公子斯,这就太过了。

    这样的君主,岂不就是戚慈说的荒/淫无度?这样君主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