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我和先帝相爱相杀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1

分卷阅读161

    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至少这一天,所有人都知道戚慈的心情非常好,尽管没有人会去询问原因,不过戚慈的心情好了,大家的心情也都不会糟糕。

    阿溪和景翘本来是去试探试探姜微的,结果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稀里糊涂的就被姜微拉着吃了一顿美食,然后竟然就相聊甚欢了,至此再没有人说姜微一句不好听的话。

    没看见姜微和那几位关系好着了呢嘛,万一说坏话被知道了,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苑城天高皇帝远,谁也不知道谁。那有那什么了不起的贵族,能被邀请去陈国,见公子韬的啊。这儿一个个恨公子韬恨得跟什么似的,哪里会去搞这些幺蛾子。

    自然没有人见过文姬,纵然是见过又如何,说不定他们真的会问公子韬是不是姜微杀的,若是真的是,那姜微估计会变得相当得受欢迎。

    还是那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只是如果文姬的身份泄露出去,戚慈或许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姜微很是花了心思同戚慈身边的人打好关系,也不需要关系多好,只是不要有什么内部矛盾就好。

    陈国那边现在就在等一个时机了。

    戚慈要着手上林郡教育改革了,她要开办一所书院,同一班书院不同的是,这是一所男女混合书院。这所书院是打着她作为院长的名头开的。她不求所有人都将家中姑娘送来,只需要有人带头,后面慢慢就会有更多人看见女子读书的好处了。

    在上林郡,女子是能做官的。而上林郡地位最高的人是谁,是戚慈。这意味着什么,有点见识的人心里面都应该清楚了。

    这意味,去了这个书院,就是戚慈的嫡系了。当然肯定也会涉及到站队问题,这个问题在上林郡根本不存在,小命没了的时候没见着吴国君有什么对策,想来以后要是战乱又起,他们也是被放弃的对象。

    跟着这样没有多少指望的国君,还不如跟着戚慈,县官不如现管。

    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书院有没有人来,而是这个书院要教导什么,要用什么办法去教导。

    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问题,所有关于教育的,都不是小事,因为孩子才是这个时代的根基。

    戚慈将所有的领导班子聚集起来开会,一个个傻乎乎的看着她。脑子都还没有醒过神来,戚慈要开一座书院,这座书院是男女混合,这样的事情……还从没有一个人做过。

    “天啊,想想就刺激,我站你。”姜微第一个开口站戚慈。景翘白了她一眼,二话不说就点头。

    “这个主意好,我能不能教他们怎算账经商啊,我还可以教导他们贵族礼仪。”景翘更想参与进去,她总觉得这事好玩得很。

    阿溪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要教导他们什么,但是也非常同意。

    大家都没有异议,全票通过。书院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是不拘贫穷富贵不拘身份地位都可以来上的。

    只是年纪不同肯定书院的入门测试难度就不同,这个是在所难免的。

    讨论许久,书院究竟要教导什么没有讨论出来,倒是先将书院的名字讨论出来了。既然建在胡山上,那就叫胡山书院吧。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有一段出问题了,我重新修改了一下,关于吃醋那个,大家只能当架空了,毕竟这个梗是唐朝才有的,哈哈哈,然后,祝大家双节快乐啦~

    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 熏香

    胡山书院的形成, 对整个时代有着巨大的推进,可以毫不惭愧地说,上林郡的姑娘们从这一刻开始, 有了独自生存的依仗,从此嫁人不再是第一选择。这股由上林郡刮起来的风, 以上林郡为中心,开始如同飓风般像外蔓延。

    并且显然有越燃越烈的趋势。

    最后经过商议, 胡山书院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学知识走仕途或者是从事一些更耗费脑力的工作,就等同于现代的大学。而另外一个部分,就是纯粹学习手艺的, 等同于是现代的专科。这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可以这样说,从来没有人将匠人和学者的地位放在一个等同的地位上。

    胡山学院做到了,它缩短了匠人和学子之前的距离, 缩短了两者之间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据闻这个消息出来的那一刻,有匠人跪地而泣, 他们被压迫了多年, 无论躲到什么地方,只要还经营手工艺, 就逃不过被压迫、被歧视的命途。他们不若读书人高尚, 也不如商人有里子,他们就是最弱小的,守着一门手艺过活的手艺人。

    他们之中,甚至有人的职业被成为下九流。分明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基业, 怎么就有高低贵贱了,想想真的让人心中有些意难平。

    尽管一开始的胡山书院,教导的手工业专业尚且不算多,可是到了后来,渐渐的就有了很多大家,心甘情愿来任职传授自己的本事。这是一种极好的现象,打破了手工业家族传承的一个陋习,也让很多原本要失传的手艺,传到了后世。

    戚慈原本以为,要读书人和匠人们一同在一个书院读书,有人会有意,可是竟然大家都顾着自己开心,竟是没人反对。其实这也是有缘由的,古代不同于现代,现代信息爆棚,随便上上网页,浏览一些讯息,便可知道天下事。而这又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一个书本文字比什么都稀罕的时代。

    穷人是没有资格读书的,因为家中供不起。书本多贵啊,笔墨这种消耗品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地方能获得读书的途径,若是倚靠自己,那可能到死也不定能识得几个字,又谈何读书。

    书本和知识的高尚,让这群平民读书人什么都顾不得了。

    那你说,这匠人和平民们不反对是因为这对他们有利,那贵族呢,这几乎是赤/裸/裸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可是上林郡的贵族们都没有吭声,反而是其他国家的吼得厉害。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一是之前提过,上林郡都是些小贵族,底蕴算不得深厚,只是较之其余的富商平民那是需要他们仰望的存在。二是因为,这些小贵族们和戚慈都有一部分情谊存在,他们实际上还是愿意去相信戚慈的。三是,这是小贵族都没有实权,戚慈也不可能贸然给他们实权,而他们想要拥有实权唯一的机会,就是去书院。

    这是一个没有科举的时代。

    没有科举,就意味着一切需要举荐,在上林郡,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戚慈的认可就可以了。戚慈是个颇为平等的人,她看重个人能力,但是前提是这个人真的有本事。这些个贵族子弟骑马打猎是个好手,可是一涉及了政治、一涉及读书,就个个哑火了。这就是小贵族和大贵族的区别了,大贵族最注重的就是家族传承,而小贵族到底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