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农门青云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2

分卷阅读142

    易,日后将事情交代给小圆,都觉得放心不少。

    说到钱财,小圆从里衣内侧摸了片刻,掏出一沓银票递给冬青。

    “姑娘,这是你们离开山河县后,挑花刺绣与点心所挣,你们应当分得的那份,拢共四千八百五十七两,我将它们全都存入钱庄了,这是银票,姑娘收着。”

    为了这些银票不外露,小圆在里衣内侧紧挨着胸口那处缝一个口袋,将银票塞进去,就这样带了一路。

    冬青接过时,能感受到银票上迅速消散的体温,没有细数,直接拿去放了起来。

    小圆舟车劳顿,冬青让她歇息去了,歇足了精神,才好帮她打理生意上的事。

    再来与瑾瑜说另外一件事,“过几日胡姓内阁学士的小儿子满月酒,我备礼物你去送送。”

    瑾瑜一讶,“你整日忙着生意上的事,怎么还知道这事?”

    冬青眉目如画,看着瑾瑜笑,“我自然是要对瑾郎的事上心,这些大学士,虽然拿固定俸银,也无处可贪,但时不时的办喜事宴找个由头,于他有求或是想结善缘的人自会上门送礼,这是不成定制的规矩。”

    “还有这等事?”瑾瑜觉得自己还有得学,他并不知道,别人办事是暗示你若想找我办事,就可以光明正大上门送礼贿赂了。

    虽然目前没有什么事需要贿赂别人,但广结善缘总是没有错,到了日子,带上冬青准备的礼物,送给胡姓大学士。

    冬青有了小圆加持,花一千二百两银在晋安最繁华的地段买下一座两层的木制小楼。

    着手把里面的格局改建得适合开饭馆卖吃的。

    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改建完成,花费数百两,再去打造一块牌匾,找几个跑堂的伙计,择日开张。

    酒楼的名字冬青没有费劲,直接取了与翠枝她们点心铺子相同的名字,为长宁酒楼。

    长宁酒楼开张很是低调,只燃了爆竹,扯下红绸,就开门做营生,没人知道这是今年新晋状元郎家的产业。

    小圆是长宁酒楼名义上的老板,实则冬青在酒楼掌勺,小圆负责挑花刺绣的生意。

    冬青厨艺出众,酒楼开张没多久,到用饭时总是人满为患,仅凭冬青一人掌勺有些难以应付。

    思来想去,瑾瑜给她出主意,让她对外招几个打荷工。

    冬青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对外招了几个有意当大厨又聪慧灵活的男子做学徒,帮忙在厨房打下手,顺便学习如何炒菜。

    招来的学徒都经过筛选,学东西很快,冬青手把手的教学,没用多少时间,不足半年,手底下三个学徒已经学得有模有样,得了冬青九分真传,冬青完全可以甩手。

    冬青从此与小圆一起,只负责食材采购和账面,再时不时调整菜色,以保证新鲜感。

    长宁酒楼每天有数百两的收入,除去店里掌柜和伙计大厨的工钱,还能剩下二三百两,最少的那个月有六千三百两收入。

    挑花刺绣因为成本比在山河县高一些,除了点制新花色的举人们分成,每月只剩下近两千收入。

    但好在这两千收入没人参与抽成,尽数被冬青存入钱庄收好了银票。

    两个生意加起来,冬青每个月入账近万两银子。

    到了年底,瑾瑜看冬青的账面,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居然是存银好几万两的人了。

    “这下,我们总该算是有钱人了吧?”

    正在算账的冬青抬眼,十分好笑,“你对有钱人的误解太深了,因你一直往大地方走,我拼命赚钱也达不到当地有钱人的标准。”

    瑾瑜一摊手,“晋安什么水平才叫有钱人?我当年可是每个月挣十两就被村里人夸赞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要是让他们知道,我家娘子一个月挣一万两,他们得作何感想?”

    冬青笑道:“可惜了,他们不会知道,至于在晋安什么样才算有钱人,可以参考各个财阀世家和烨王。”

    说着,手上顿了顿,“我想起来,今日收到家里李林写来的书信,嫂子生了个大胖小子,李林还说那胖小子贼胖,长得飞快,才一个月,我做的那些小衣裳已经穿不上了。”

    瑾瑜沉默片刻,“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没见到爹娘和大哥大嫂了,李林可有说爹娘身体如何?”

    冬青道:“说了,目前都还挺好的,就是爹爹寒天时腿疼,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老毛病,没法治,好在如今家里情况好,爹娘不用下地,嫂子给爹娘抓了药,每晚熬水泡脚,已经有些好转。”

    冬青抬手指了指另一张书桌,“信就在那边桌子上,拿去看吧。”

    瑾瑜依言拿起看了看,李林絮絮叨叨写了数页纸张,都是些日常琐事。

    除了冬青说的那些,李林说他是翠枝儿子的干爹,李言卿和陈君然今年可能不会回家,说李老汉夫妇非要让他在信里问瑾瑜和冬青有没有怀了孩子。

    瑾瑜偏头看了看冬青,他一直记着冬青的生理期,看冬青在事业上正火热朝天,他也没过够二人世界。

    左右都还年轻,再过个四五年,等冬青二十四五再计较这事也不迟。

    除此之外,李林还说三狼跟城里的母狗搭上了关系。

    看到这里,瑾瑜脸色变得有点微妙,三狼娶了个母狗?

    “我给家里回信一封吧。”

    瑾瑜就着书桌,提笔将他与冬青的近况写给家里。

    年末,朝中事情也多,忙着发放俸禄饷银,各种典礼祭文。

    值得一提的是,华元帝与徐千章从八月就慢慢推行瑾瑜殿试文章的政策,各地商工业在慢慢步上繁荣的正轨。

    华元帝下令,将地方军队的装备训练提升到与禁军相同的档次,争取尽快富国强民,让戎人望而生畏不敢染指。

    就算染指,也能将其驱赶出去。

    瑾瑜这日无意间看到一纸旧文书,是廊州知府的奏章,有关几年前湘廊治下县镇闹蝗灾,拨了十万赈灾银。

    瑾瑜心中生疑,如果他没记错,他来到清水沟时,刚好蝗灾过后第二年。

    蝗灾根本没有奏章里说的那般严重,清水沟或是附近遭了灾荒的村子,也没有人收到任何赈灾银,不少人家卖儿卖女才撑过那两年。

    但是跟奏章放在一起归档的,还有皇帝御批的文书,同意拨款十万白银赈灾。

    如此的话,那本该用来赈灾的十万两白银去了何处?

    贪污一事瑾瑜已不想多说,他无法改变现状,但一次贪了十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

    廊州的军政民政不仅是知府一人负责,还有湘王,谁都不可能瞒着另一人的耳目独自吞下这十万两。

    而且廊州知府柳振宁的二女儿,现在是湘王妃。

    这样说来,湘王肯定有参与其中。

    第76章 厚礼

    瑾瑜心中生了疑窦,便对开始留心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