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农门青云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墙头草,深交不得。

    大伯和赵氏没听出瑾瑜话里有何不对,权当瑾瑜说客气话了。

    看瑾瑜没有任何反面情绪和小动作,大伯大笑不已,不愧是他们李家的骨血,不管以前有多少龃龉,终究是顾着大局的。

    “不错不错,下次若是回来,可一定要提前让人带信回来,我们也好准备准备,那我们边走边说,商量一下明日的宴席。”

    瑾瑜点头,抬手引路,把大伯让在前面,“您是长辈,您先走。”

    “哈哈哈好!”大伯此刻觉得自己极有面子。

    有这么个考上举人的侄子,还对他敬重有加。

    当下领着一家子人,大刀阔斧从村民中间走过。

    考上举人的瑾瑜没有用鼻孔看人,反倒是赵氏下巴挑得老高,跟在大伯身边走在了最前面。

    王氏有些气不过,在后面跺了跺脚,想不明白为何瑾瑜要给大伯家这么大的面子。

    对于赵氏这种人,就应该不留情面,让其当众颜面扫地才是!

    要不是她不好拂了瑾瑜的面子,恨不得立刻就上前撕破赵氏伪善的嘴脸,让其原形毕露。

    冬青笑着摇头,伸手扶了王氏,低首轻声道:“娘,您先别恼,看看周围乡亲的脸色再说。”

    王氏觉得莫名其妙,却还是抬眼四下看了看,只见不少人对着大伯家几人的方向,面露鄙夷之色。

    还有些本就尖酸的妇人,趁着大伯一家走上前看不到,在背后往地上啐口水。

    王氏心中这才有些了然,原来瑾瑜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让大伯一家犯了众怒,遭村民唾弃。

    旁人看赵氏那神色举止,指不定在心里骂她狗仗人势。

    自家儿子能考中举人,又怎么会是偶然?不用撕破脸皮,寥寥数语,无形中把对手推向众人对立面,自己做了好人。

    怪不得,冬青从来不怒形于色,无论旁人说什么,一直笑语嫣然。

    那是因为人冬青眼光长远,见过大场面,看得透彻,一般农妇浅薄的算计都不放在心上,四两拨千斤就推了回去。

    王氏心中阴霾散去,看了看旁边的冬青,照着冬青的神情学了一番,挂上温和得体的笑容。

    大狗一路跟人说笑,他家傻子弟弟如今是举人了!

    翠枝看着冬青和王氏的举动,她也不自觉跟着冬青学动作,慢慢走远。

    李林深深看了冬青夫妻俩一眼,快步跟上。

    李老汉一行人,回到自己曾经的家,心里感慨万千。

    当初想着万一城里生计淘不下去,还要回到这里来操起老本行,没想到冬青一手生意做得好,瑾瑜也一路考进了京城,看情形是不可能会回来了。

    一家人没有吱声,就算他们不会回来扎根,当初契约照样生效,赵氏越是想贪图他们家的地和房子,那契约就越会成为赵氏心里的一根刺,担心他们哪天回来把地和房子收回去。

    若心无贪念,不论有无一纸契约,地都是自己种着,房屋自己住,能种几年算几年,自能过得舒心豁达。

    看着大伯家几个女眷忙里忙外给他们收拾住处,瑾瑜领自家人坐在院里,老神在在吃着茶。

    既然她们如此喜欢自降身份的巴结,那自己一家人不享受白不享受,随她们去折腾。

    因陈君然和瑾瑜一同中举,两人准备一道摆宴,村长与陈君然跟随来了大伯家。

    一行人围桌而坐,瑾瑜慢悠悠喝着茶,没有提摆宴之事。

    大伯和三个儿子坐在桌子对面,大伯率先开口,道:“明日的宴席怎么说?要在哪里摆?”

    村长接话,道:“这次中举是大事,要请全村人吃酒,我们两家的屋里都没这么大的场地,不如在河岸上摆。”

    沿河一带地势平坦,近日又风和日丽,在那里摆上百桌都不成问题,请村里的妇人帮忙,架上大锅做吃,一轮就能吃完,省事儿。

    众人一想,觉得此举可行,就定了下来。

    村长又道:“那我让君平君安君逸三兄弟去能帮忙的人家请一下,顺便让她们把家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搬着来。”

    众人点头,大伯皱起眉头,道:“那饭食菜品怎么办?全村人吃,一定少不了,我们家也没这么多粮食和菜,明日就要摆,时间太赶,现在日头都偏西了,去镇上买可能来不及。”

    冬青道:“这个不碍事,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才没顺路从镇上采购东西,而是准备就在村里买这些。家里有余下肉的,有粮的,有菜的,都可以拿来卖给我,村里人有钱赚,我们也凑齐了摆宴要用的东西。”

    村长一拍膝盖,懊恼道:“冬青你为何不早说?早知如此,方才把村民聚起来时,就应该一道把这事跟他们说了,顺便通知她们明日一早带上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过来帮忙,还不用君安他们挨家挨户去通知。”

    冬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我疏忽了,只能麻烦爹爹再去敲一次锣,现在正值秋收季节,不用费力背去镇上他们就有钱可赚,不会嫌麻烦的。”

    村长叹气,“那只能如此,这下可得商量好了,一并说了去,我可不想一日之内敲三次锣。”

    一众人哄堂大笑,只有大伯依然愁眉不展,“话是这么说,但这事这么大,总得有个掌事,管着用来置办的银钱还有买回来的东西,谁负责去买东西也是个问题。”

    赵氏与大伯对视一眼,在一旁插话,道:“对啊,你们走一天路也累了,这事总得有个操办的人。”

    他们想的,是明示暗示,瑾瑜松口让他们家负责掌事,那银钱和买来的东西就是他们管着。

    看李老汉一家如今的穿着,应该是赚了些钱的,一个月至少不会低于二十两。

    这次办事,有村长跟着添银,两家凑起来定是不少银子,掌事多少是有油水可捞的,如此一遭下来能捞不少。

    瑾瑜对大伯和赵氏的小算计了然于心,寻思着要不就答应下来,他们也能省事,出些银子,只需要坐享其成就行。

    冬青却笑意盈盈,道:“我不累,我能负责这事儿,买的东西我会把账面记清楚,只是要麻烦几位堂哥帮忙过秤。”

    她还记恨赵氏与周氏对翠枝的恶毒之语,一文钱的便宜都不想让赵氏占了去。

    而且,赵氏实在贪得无厌,她备了三十五两银子对付这次宴席绰绰有余,若是让赵氏置办下来,只怕大半都要进了赵氏的腰包,用在宴席上少之又少。

    花这么多钱办不出一场体面的宴席,旁人少不得说她们抠门。

    白白花钱还遭人诟病,恕她干不出这样糟心的事儿来。

    果不其然,冬青把赵氏准备捞油水的路堵回去,赵氏脸色就有些不好,但没法发作。

    大伯干咳一声,“那行,既然都定下来了,大牛二牛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