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农门青云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9

分卷阅读99

    是否做过帮佣?看你举动不像是一直待在农家的女子。”

    他家有不少丫鬟,但能比得上冬青的,还不够一只手数。

    冬青手顿了顿,瑾瑜立马道:“冬青确实在大户人家当过丫鬟,不过已经是过去很久远的事了,不提也罢。”

    李言卿点头,果然如此才说得通。

    瑾瑜给李言卿敬了几回酒,就把六十两现银推给李言卿。

    李言卿不含糊,知道瑾瑜要还钱,来时带了之前写的欠条,递给瑾瑜。

    之前借钱给瑾瑜,本不打算要什么欠条,看瑾瑜也不是会赖账的人,结果瑾瑜回去与冬青商定后,再去找他借六十两,手里拿着画了押的手印递给他。

    既然别人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也只得收好欠条。

    瑾瑜接过李言卿递来的欠条收好,看了看冬青。

    还钱的事现在算是完了,但冬青应该是还有事要与李言卿说的。

    冬青读到瑾瑜的眼神,便直接切入正题,“其实我们这次约李公子吃饭,除了感谢李公子的援助之恩,还想与李公子商议另外一件事。”

    “哦?”李言卿随手把银子塞进袖口,看向冬青,“何事?”

    “我想与李公子合作,将挑花刺绣推向山河县之外。”冬青将打算说出来。

    李言卿皱起眉头,问道:“怎么个合作法?你知道人都是无利不起早,若是无利可图,或是利润微薄,我皆不会参与。”

    冬青道:“上个月,我拢共卖出去一百五十套挑花刺绣,净利润二百三十两出头,若是大批量往其他地方出售,每个月的利润可想而知。”

    李言卿扬眉一笑,“话虽如此,但我没有参与也知道这东西不容易制作,君然跟我提过,你们三个人点新花色,三个人没日没夜的复制,一个月也才一百五十套大小不一的成品,平均每人每天点不到一套成品,如何大批量出售?”

    “只要李公子有把握能运输往别处出售,货源我会负责,保证数量跟得上出售。”

    李言卿沉吟片刻,道:“这事得与我父亲商议,如果你能保证数量,我倒是能说服我父亲,与城里认识的商人一试。”

    冬青展颜,“如果李公子有这个意向,我便回去拟定一份详细的计划,你仔细看过后带回去与令尊商议。”

    “可以,计划可行便立刻着手执行。”李言卿计较了其中得失。

    照冬青上个月的盈利来看,小件利润相对薄一些,大件利润丰厚,拉扯下来每套利润在一两五钱上下,只要能制作出来,不愁卖出去。

    而黎国有七个大洲,每个洲都有十数个像山河县这般大小的县城。

    若是数量跟得上,哪怕只在廊州内的县城出售,都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而冬青信誓旦旦的说,她能保证数量,那他就只需要负责跟父亲商议,拉拢行走在各个县城之间跑商的人,将挑花刺绣推广出去。

    这样的话需要适量降低一些价格,让中间商也有利可图。

    算上运输费用,他们这边每套挑花刺绣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至每套五钱到八钱左右。

    但是哪怕这么算下来,依然有利可图,而且是大利。

    第58章 备考

    确定李言卿有合作意向,冬青回去后便着手拟定详细的计划。

    冬青坐在桌前,素手轻执硬毫,时敛眉思索,时下笔疾书,一颦一举皆赏心悦目。

    瑾瑜不由驻目,曾几何时,冬青还是畏畏缩缩的小模样,如今却言行果决,颇有领导风范。

    这其中,有他不少功劳,是他想要冬青人格独立,不必依附任何人。

    现今得偿所愿,心里还有些小失落,今后冬青是否不再需要自己?

    “冬青,你不与我说说你的打算么?”

    “嗯?”

    冬青抬眼,巧笑倩兮。

    “我本打算与你说的,但又怕不成空欢喜一场。”

    瑾瑜起身过去,坐在冬青身侧,“你我是夫妻,无论成与不成,事前都应该商量的。”

    冬青放下手中的笔,轻握瑾瑜手指,“倒是我考虑不周,不如我们现在商量如何?”

    瑾瑜这才舒展眉眼,“好,你与我说你的打算,若有不足或是漏洞,我给你补上。”

    冬青臻首微点,“将挑花刺绣卖往别的地方,需求数量大增,便需要更多人手复制,我打算回清水沟一趟,请村长作保,叫上村里手脚灵便的大姑娘小媳妇一起挣钱。”

    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钱可挣,自然是拉上村庄里的人一起。

    重要的是,清水沟属于最末端的山村,生存环境恶劣,所以她们能花相对少的报酬。

    瑾瑜心下惊讶,这个立意倒是不错,“所以,你准备让村里手脚灵活的人一起跟着复制挑花刺绣,那报酬怎么算?是固定给工钱还是怎么着?”

    冬青蹙眉,“我的想法,工钱不固定,来城里帮忙,我们提供食宿,然后点一套小件八十文银子,一套大件一钱又二十文,做得多就拿得多,这样的话她们为了多挣些钱,便不会偷懒,比固定的工钱划算。”

    瑾瑜抚掌笑道:“你可真是七窍玲珑心,这般确实划算,就轻松点说,她一月点十套大件,再来十四五套小件,那她一月收入是二两银的收入,比给大户人家做丫鬟的银钱还多。”

    “我们供了食宿,她一年就能净赚二十余两,比得上在清水沟全家种地的收入,大有人愿意做。”

    卖出去的话,一套大件儿的利润在三两半左右,小件一两左右,此人这个月点出来的挑花刺绣,能为他们赚五十两左右的钱。

    除去李林和陈君然的抽成,也能剩下数十两的利润。

    前景如此美好,冬青的眉头却未展开,“现在还有许多问题,最开始哪怕有村长作保,可能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你我,从而跟我们进城。招揽了一些工人,我们还没有场地提供给她们住,而且抽成也要重新定一下,不知道李林和陈君然能不能接受一套复制品只抽一成。”

    之前是人手不足,复制品有限,便让李林和陈君然抽两成。

    但日后若这事规模做大了,每个新花色至少要复制成百上千,再抽两成,数量就大了去了。

    而且他们还要支付工人工钱食宿,适当降低价格以便中间人有利可图,抽两成明显不合适。

    瑾瑜听着冬青慢慢说来,如果冬青把这事做成了,可能会造就这个时空第一个手工业制造厂,开创了先河。

    “我可以负责与李林和陈君然协商,假定我们招揽了二十个工人,每个工人每月点先前说的量,每月收入就在七八百两,抽一成都是七八十,他们应该不会有异议。”

    冬青想了想,“嗯,对头,那我们与李言卿这个中间人怎么算?”

    李言卿帮忙把东西卖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