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农门青云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

分卷阅读23

    来,跨进院子就听到赵氏这般言论,顿时脸色黑了下来,“我们家堂堂正正,这么些年总算是攒够了德行,出妖精那也是好的妖精,但得当心着呢,就怕做了缺德事还不留口德,恶妖找上门,好的都能变傻了!”

    两家人早已经习惯这两妯娌,一见面就明嘲暗讽,呈口舌之利,好似谁少说一句就落了下乘。

    屋里洗碗的两姐妹已经完事,擦着手站在灶屋门口,两个长辈的事儿,她们也不好插嘴。

    冬青豁然一笑,她并不在意旁人怎么编排她,过去十年,比这难听的话她听得多了,麻木了也就不再放在心上。

    “我们把肉先煮一下,把菜处理干净切好,到了时辰架锅炒菜,也不至于事情都挤在一起做。”

    说完冬青默默择菜,王氏和赵氏也就顺着台阶下了,都是些小打小闹,毕竟她们还是一家人,闹大了只会让外姓人看笑话。

    下午瑾瑜从山上回来,拎着一只瘦小野猪和一只野鸡,算是一次大丰收。

    动物也要过年,冬天地里没庄稼,山上没有青草,活扣里那两颗玉米,对这些苦于生计的动物来说,是致命的诱惑。

    瑾瑜过来拿钥匙,把野鸡留在大伯家过年吃,野猪拿回家,改天拿去换钱。

    大伯一家对瑾瑜如何抓到这些野物很是好奇,特别是赵氏,这些野物在她眼里,那就跟哗啦啦的钱没甚分别。

    旁敲侧击想从瑾瑜口中问出个法子。

    瑾瑜自然严防死守,若是让别人知道他放陷阱的方法和地点,那他就别想再有这么好的收获。

    赵氏自此记恨上了瑾瑜,还是傻的时候不招人嫌。

    她就知道这一家都跟王氏一个德行,有好处只会自己藏着。

    脸上却没什么异色,帮着把野鸡处理了炖着,加上两家准备的肉,应该算是个圆满的年。

    晚上的菜是冬青掌勺,简单的菜色,硬是让她做出了格调,让人看上去就胃口大开。

    众人看冬青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这个女子,仿佛与穷山沟格格不入。

    冬青并未沾沾自喜,她所会的一切,都是因为二姑娘。

    二姑娘口味刁钻,为了让二姑娘好好吃饭,她只有费尽心思,变着花样给二姑娘做吃食。

    她能有现在的手艺,全是因为伺候了二姑娘十年,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几个堂哥看瑾瑜的眼神都变了,从最初的不屑,到现在带着一丝丝艳羡。

    试问,哪个男人不想拥有像冬青这般花容月貌,厨艺了得,看上去逆来顺受的妻子?

    虽然冬青并非瑾瑜真正意义上的妻子,感受来自四周羡慕的目光,瑾瑜心里还是有一股淡淡的自豪。

    吃完年夜饭,收拾完残局,一行人坐在一起守岁。瑾瑜和李老汉因为明日一早要赶路去湘廊,遂提前回家歇息。

    几个妇人凑在一起拉拉家常,王氏总是有意无意提起自家两个儿媳,赵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两家人凑在一起过年,除了热闹,免不了一些攀比之心,一整年过去了,过年时总是暗自较劲,看看谁家更胜一筹。

    赵氏很乐意李老汉一家到自家过年,是因为自分家这么多年,李老汉一家从未占得过上风。

    每年这个时候,她都可以看到王氏越来越难看却不好发作的嘴脸。

    开始分家时李老汉家就分得不多,后来儿女长大了,赵氏又开始拿儿女压王氏。

    她们家闺女嫁到镇上条件好的人家去了,给了好几两白银做聘礼,而王氏没有生闺女。

    她们家这一年又娶进门一个媳妇儿,而李二狗是傻的,根本娶不到媳妇。

    她又抱上了一个大孙子,而翠枝进门三年肚皮也没个动静。

    每年王氏能拿得出手的,就是翠枝明事理又贤惠,今年她不仅能把翠枝搬出来,还能把二狗夫妻也搬出来。

    扬眉吐气之感充盈,这么多年了,她终于扳回一城,王氏看冬青越看越顺眼,果真是他们家的福星。

    冬青想回去做没做完的鞋,起身准备离开,王氏见出气出得差不多了,索性也懒得逗留,领上两个儿媳回了家。

    瑾瑜回家没有抄书,而是把昨日抄写的拿出来仔细读上几遍,确认没有忘记其意,便放下书强迫自己入眠,养足精神才好赶路。

    冬青回到家里,轻手轻脚把鞋样拿出来接着做,她要先把鞋底纳好,再来绣制鞋面,最后把鞋面鞋底缝合。

    纳鞋底很伤手,山路砂石满布,鞋底要足够厚才能不被轻易磨破,十余层布料重叠,黏作布壳缝合。

    以至于纳鞋底时得用上十二分的力,才能将针扎进去。

    因为没有顶针,冬青昨晚使出吃奶的劲儿,才纳了半只鞋底。

    冬青在角落点上灯,看到桌上放了一页纸,纸上还压着一个什么东西。

    拿起来一看,却是一枚顶针,一枚木质雕刻的顶针,内侧磨得光滑,看样子是刚做没多久。

    纸上面有瑾瑜独特的临摹字体,“看你昨晚扎得艰难,今日上山突发奇想,为你打磨顶针一枚,你且试用,若不合适,丢了便是。”

    冬青忍不住弯起嘴角,看了看床上的男子,将顶针慢慢戴在手指上,竟说不出的合适,不松不紧。

    拿起针线试了试,虽然有些笨重,但也比之前徒手使劲好上许多。

    冬青直做到蜡烛燃尽,终于把两只鞋底做好,刚想归置针线上床睡觉,蜡烛已寿终正寝,灯芯倒在了蜡液里,屋内归于一片黑暗。

    这一截蜡烛,应该是这个家里唯一也是最后一支,瑾瑜白日下地夜里念书,断然少不得蜡烛。

    冬青摸黑爬上床,寻思着明日交代瑾瑜,回程时买上几支。

    第18章 新鞋

    就算在农家,常年有干不完的农活,大年初一初二也是不下地干活的。

    而是拜拜年,串一下门走亲戚。

    初一这日,瑾瑜和李老汉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拎着野猪顺着山路往镇上去了,希望用野猪换些银钱做路费。

    冬青叮嘱瑾瑜回程记得买蜡烛,目送二人直到消失在视线里。

    新媳妇进门第一个年,正月里要跟随丈夫去所有亲戚家里拜年,翠枝和王氏商量了一下,准备等瑾瑜回来,让瑾瑜带上冬青去拜年。

    王氏与翠枝要去几个交好的人家串门,问了冬青要不要一同去,也好认识认识附近的人家。

    冬青心里还惦记着没做完的鞋,便回绝了翠枝的好意,她要在这里待上很长一段时日,附近的人家又不会跑,慢慢就会熟悉的。

    翠枝有些疑心,让大狗留在家里,虽然翠枝没有明着说,几人也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想让大狗防着冬青有小动作。

    冬青没说什么,转身回到自己的屋里,拿出鞋面布开始刺绣。

    好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