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言情小说 - 重生后太子扒了我的小马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下打探到了一点线索。”

    翡翠说完,稍等片刻后,太子并未开口,她才继续道,“那人就住在薛姑娘的房东家里,与薛姑娘住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属下已经打探过了,此人会武功,身型与当日那名贼子也对得上。”

    “人呢?”

    “不知什么原因,说是今日一早就离京了。”

    太子冷笑一声,“倒是只耳聪目明的老鼠,福全。”

    “奴才在。”

    “人才刚离京,让暗月他们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回来。找不到,就提头来见。”

    福全脑门一凛,急忙称“是”。

    “殿下,暗月他们的轻功不及那贼子,恐怕不好找到,不如由属下……”

    没等翡翠说完,太子就冷笑了一声:“轻功好又如何?做事情凭的是脑子。”

    翡翠眉心一蹙,跪在了地上。

    福全站在太子身边,一时之间胆战心惊,又感慨万千。

    “照旧留在槐花巷,守株待兔吧。”太子甩下这话,推门回了寝宫。福全忙伸手把翡翠扶起来。

    翡翠却跪在地上,动也不动。

    福全看得恨铁不成钢,想骂她几句,又怕扰了太子清净,只能压低了声音戳了戳翡翠的脑门,“死脑筋!”

    翡翠却如木头一般,跪在地上不动。

    “又在这里犯蠢了?”琉璃从台阶下走上来,瞥了翡翠一眼,“从前练功的时候,你样样都学得好,如今我倒知道你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了。可惜殿下还没有放弃你,居然还委以重任。”

    “我知道自己没用,用不着在奚落我。”

    琉璃无奈冷笑,“谁犯得着奚落你?我只是怕你误了殿下的大事。殿下都说了叫你去槐花巷,你却跪在这里阳奉阴违。当初你的那桩差事到底是怎么搞砸的?”

    “我……”翡翠一想起那桩往事,脸庞立即变得扭曲。

    福全在旁边催促道:“对啊,你快回槐花巷,守着薛姑娘,千万别叫薛姑娘出点什么事!薛姑娘可是顶顶要紧的人!”

    薛姑娘……翡翠总算是明白点什么了,她站起身,飞快地离开了东宫。

    福全和琉璃站在廊下,看着翡翠的身影飞快消失在夜色里,相视无言。

    “既然暗月出去办事,今儿就由我守着吧。”过了许久,琉璃才转过来对福全说正事。

    “辛苦了。”福全忙活了一天,早就有些累了,明儿一早太子要进宫参加早朝,统共还有两个多时辰,可以眯一会儿。

    琉璃独自站在廊下,等到天空中露出鱼肚白,侍奉太子早起的太监们就捧着宽大的托盘过来了,上头摆着水盆、帕子和昨夜烘干熏香过的朝服。

    福全先推门进去,等到太子殿下起了,外头的太监们才依次走进去,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里头侍奉更衣洗漱的太监走出来,传膳的太监们就就进来了。

    等到太子和皇孙用过早膳,才一齐走出寝宫。待他们下了宫室台阶,琉璃才从廊下走出来,默默跟在元宝的后面。

    “今日我会嘱咐梁先生少上半个时辰的课。”

    “父王要带我去哪里玩吗?”

    “今日朝会有许多事要议,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呢!”太子摸了摸元宝的脑袋,“是皇祖母想你了,说又给做了新衣裳,让你过去试试。”

    元宝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欢喜,歪着脸蛋晃悠了一下。

    太子伸手把元宝抱上步撵,看着他忧虑纠结的表情,问:“不喜欢去皇祖母那里?”

    元宝摇了摇头,小嘴嘟嘟的,“我喜欢皇祖母,可是这几次每回去皇祖母那里,都有好多贵女夫人,皇祖母就一直问我喜欢哪一个?”

    “那你喜欢哪一个?”太子忍俊不禁,便想逗一逗他。

    “我……父王!”元宝正要认认真真的回答,忽然明白了亲爹是在戏弄自己,顿时气到了,一直到出了东宫上了马车也扭着头不去看他。

    太子和元宝进了皇宫便分头行事,太子去乾元殿参加朝会,元宝去御书房的偏殿听先生授课。元宝年纪虽小,却特别聪明,皇帝一高兴就提前给元宝开蒙,也不让布置作业,就是去听,听多少算多少。素日里太子来上朝都带着元宝过来。为元宝授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各类的翘楚,这阵子在听四书五经,授课的是最善经疏的梁翰林。

    “元宝弟弟,你来了。”元宝一跨进偏殿,就有人跑过来迎接他。

    来人是恭王家的儿子,四岁半的刘钰。当初太子议亲晚,不少皇子耐不住少年寂寞找了女人,刘钰的娘就是恭王在外头的相好,本来只是寻常的露水鸳鸯,谁知竟然生出孩子了,还是皇上的长孙,原本那样的身份是进不得王府的,但东宫出了事,皇后就破例下了玉牒,赐了刘钰的娘一个王府侧妃之位,谁知道她是个没福气的,还没等到进王府就染了风寒过世了。

    除了刘钰,陪着元宝上课的还有肃王家的儿子,三岁的刘琳。刘琳跟元宝和刘钰不一样,他是王妃生的嫡子。

    元宝跟刘钰一同坐下后没多久,肃王妃就送着刘琳进来了。

    “琳儿,快叫哥哥。”

    肃王妃生得很小巧,笑起来十分讨喜。原本她不舍得让刘琳这么小就进宫来学习,但肃王说在父皇的御书房学习,机会难得。虽说自家不谋什么,但刘琳若能得到父皇的喜爱,前程也会好一些。再说了,元宝也在呢!元宝虽然不是东宫的嫡子,但这几年谁都看得出皇帝和皇后对元宝的宠爱。太子继承大统是板上钉钉了,将来刘琳大了,若是跟元宝亲近些,肃王府也不会没落。

    每回来御书房,肃王妃都会带上自己亲手做的糕点,每个孩子分一点。元宝和刘钰都是没娘的孩子,她心里觉得可怜,待他们从来都是很亲切的。

    可惜刘琳年纪太小,话也说得不太清楚,反应也有些慢,肃王妃催促了他几次,他才把注意力转到元宝和刘钰这边,又轻又快地喊了两声:“哥、哥。”

    “真乖,跟着哥哥好好上课,一会儿娘来接你。”肃王妃碰了碰刘琳的脸蛋,起身从宫女那边那了一个精致的食盒,摆在元宝的桌前,“一会儿上完功课,你们三兄弟分着吃吧。”

    元宝点头,“谢谢婶婶。”

    听到外头太监说梁翰林到了,肃王妃便离开了偏殿。

    琉璃默然走上前,将元宝桌上的食盒提了出去。

    梁翰林是两年前科考点选的庶吉士,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四书五经上颇有些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不少轰动儒林的文章。

    给三位小皇孙讲课,梁翰林颇下了一番工夫,虽然也带着他们诵读经文,但更多的是给他们讲故事。三个皇孙年纪小,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也就四岁半,刘钰时常走神开小差,刘琳不时打瞌睡流口水,只有元宝会从头听到尾。梁翰林知道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