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玄幻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征百越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征百越

    白云悠悠,时光飞逝。

    宣昭十五年匆匆过去。

    这年,李常笑勤加练功,内力增长到了两千二百年。

    除练功外,他还花了不少时间琢磨那封龙之阵。

    铭刻阵法的纹路已被他记在脑中。

    与那相比,所需的贵胄之血和蛟龙鳞甲,倒不算什么难事。

    他应当算是贵胄了,抽自己的血犯不着心疼。

    至于蛟龙,说不得秦岭的河道里就有蛟龙。

    哪怕没有,大不了再去一趟云梦泽,和善地老伙计讨要一二。

    江湖救急之事,老伙计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想到这,李常笑忽得睁开眼。

    方才他再次推算熊彰的位置,依旧是被迷雾笼罩,定是苍天作祟。

    熊彰那小子也学机灵了,知道隐姓埋名,不露踪迹。

    他这般谨慎,李常笑同样拿他没有办法。

    现在能做的,就是等。

    待时机成熟,那些龙蟒自己会出来。

    ……

    咸阳城。

    这日,南面忽然传来消息,仓吾的那条河渠开凿完毕。

    元始帝大喜。

    百越之地是宣昭帝的心病。

    眼下有了这河渠,秦国的辎重就可沿河南下,运至前线。

    届时,百越诸部,吹弹可破。

    想到这,元始帝颇有兴味地取来舆图。

    尚为太子时,他就数次与九原侯蒙擎一并讨伐西北诸部,对兵家之事算是通晓。

    他先是取来了朱笔,勾勒出了征南大军所在的阳禺、仓吾之地。

    阳禺以南便是西瓯与南越,以东是早先被秦国平定的扬越。

    扬越与秦人所占的吴越之地相连,形成对东瓯的合围之势。

    眼下北方的匈奴已退,国势日趋稳定,可以集中力量平定百越诸部了。

    到那时,先帝未成之功业,终将毕于今朝。

    而他元始帝,在这神州诸土,必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定了主意,元始帝伏案拟定出兵方略,尤其在于征南大军的兵源。

    他深知,大秦的强盛所系皆在于那百万秦卒。

    统一列国后,先前的百万秦卒四散各处。

    三成坐镇列国之地,镇压叛逆。

    四成为秦骑,九原侯将他们原先的燕赵骑兵合并,组建成了全新的长城军团,戍守北疆。

    余下者留守关中,拱卫咸阳秦都。

    因此,元始帝将主意打到了秦境内的各蛮族部落,列国囚徒以及七科谪。

    相比牺牲秦人的性命,倒不如叫他们发挥余热。

    元始元年,二月。

    元始帝纠集亡人、赘婿、贾人,组建十五万大军南下,与原先吴越的秦军一并,进攻东瓯与闽越。

    同时,又收拢了滇、夜郎等西南夷族的部众,兴兵二十万驰援阳禺。

    元始元年,四月。

    秦军大败东瓯部族,东瓯王身死。

    赵佗与任嚣统率的征南大军同样攻破南越大军,进入南越境内。

    沿途所至,秦将起初采取受虏不杀之策。

    可越人不习教化,数次于帐中发起叛乱,突袭秦军营帐,秦卒损失惨重。

    任嚣大怒之下,下令自此屠灭百越青壮。

    一时间,百越之民损伤惨重,南越之地沦陷大半。

    恰此时,西瓯与驼越的首领撤军回避,沿途依山势伏杀秦军诸将。

    秦军不熟地势,短短月内数次受伏。

    元始元年,六月。

    秦将赵佗率部强攻南越,死伤七万余,尽占南越之地。

    此后征南大军的攻势逐渐减缓。

    同月,元始帝征发民夫七十万北上修筑长城。

    终南山,林间。

    李常笑与德顺二人一前一后,身后各自背着一个竹篓。

    正值夏日,即便顶上有大片树荫遮蔽,炽热的骄阳依旧灼热难耐。

    李常笑轻擦额上的汗珠,手握一柄小镰刀和锄头,半蹲地上,在挖着些什么。

    “噗通”“噗通”

    掘土的声音有节奏的传来,土层越来越浅,最后形成了小洞,露出了一串巴掌大的黄状物。

    看到那物,李常笑眼底一喜,伸手熟练拿起来,放到竹篓中,而后继续翻找。

    那是鸡头黄精,模样酷似鸡头,可以入药。

    据说道家的隐修最喜欢吃这个。

    李常笑眼睛一眯,回忆起药经中关于黄精的描述。

    “仙家以为芝草之类,以其得坤土之精粹,故谓之黄精。”

    前世只是听说过,并未实际见过。

    第一回挖出黄精的时候,李常笑还把那物错认成了生姜,想来也挺好笑。

    又过了半个时辰。

    李常笑先后又挖到三串黄精,竹篓中拢共也有十串以上。

    他朝着远处喊了声,“德顺,够了。”

    而后,自己走到近处的树荫下。

    将竹篓朝旁边一放,没有形象地靠在了树干出。

    在这炎热的天气下,口中喘着的粗气,立刻就变成额头的水汽。

    李常笑将脑袋上的竹篾草帽微微翻了一下,正好将他整张脸盖住。

    这竹篾草帽的来历说来也好笑,竟然是从山下的村市中买的,就连那竹篓也是。

    他和德顺两人都不是心细的。

    搭建草庐那种大件物,就已经用掉了他们所有的才华。

    至于帽子和竹篓。

    这些精细的小物件,还是留待日后再学罢。

    正想着,德顺也走到了树下。

    他刚准备将竹篓递过去,却听见草帽底下起了呼声。

    德顺有些哭笑不得。

    “王爷这适应能力,还真是……”

    ……

    一觉睡到黄昏,天边的鸟雀成群归来。

    李常笑抖掉脸上的帽子,相当舒服地伸了个懒腰,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站了起来。

    他环顾四周,不见德顺的踪影,一并不见的还有那个竹篓。

    看来德顺是先一步回去做饭了。

    这不,山下的某一处,袅袅升起了炊烟。

    炊烟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其实只是德顺聚木生火,冒起的烟气罢了。

    “开饭了。”

    李常笑眼睛微动,口中默念。

    下一秒,远处的林间忽然飘来一阵山风。

    风至,他轻轻踮脚。

    整个人立时就像白纸般,风一吹,直接飞向空中。

    数息过后。

    李常笑在草庐前落地。

    他摘下草帽,口中哼唱着山歌曲调,步履散漫地走了进去。睡得早也起不来的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