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玄幻小说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三章 楚国迁都

第二十三章 楚国迁都

    天命三十八年,云王担任新任宗正。

    天命三十九年,大秦借着丹阳城,一年内连下大楚十座城池。

    距离楚都郢只有一千多里。

    楚皇芈荷带着楚国境内的各个贵族,将皇都往内迁了三千多里。

    至于旧都,他分封给了几个武将世家。

    大有借他们之手,防范大秦铁蹄的作用。

    熊黎出身的熊府,也因为老将军熊璨的缘故,在郢上得了一块封邑。

    熊黎自觉这是一个机会,趁机收纳了国中的野人。

    以提供国民身份为条件,吸收了不少游民。

    正值非常时期,楚皇芈荷对此自然也是能允则允。

    反正用武将后裔来镇守楚土,本就是他随心之下走的一步棋。

    毕竟这些武将都有族人死在了秦军之下,万万是不会投降的。

    他们或多或少可以多挺一些日子,那么大楚皇庭也能多几日安歇的日子。

    至于反攻秦军,楚皇已经不指望了。

    丹阳之战,葬送的三十万楚国男儿,还有大楚战神熊璨,彻底击垮了楚皇芈荷的雄心。

    他只希望多过几天安生的日子罢了。

    眼见熊璨的孙子居然这么有想法,自然不会拒绝。

    因为他也知道,当年之罪其实怪不得熊璨。

    但是熊璨是必须死的,不然就是他这个楚皇来背负骂名。

    靠着这点不多的良心,楚皇还把熊璨的弟弟,如今依旧在楚军中任职的熊烈,给调到"郢"去,连同麾下的六千楚军士卒。

    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的。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楚皇的打算,却没人出言阻止。

    熊家祖孙不上,那早晚就得轮到自家。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在自私这件事上,大家都是公平的。

    那六千楚军士卒中,也有不少是出自公家的子弟。

    纷纷靠着家里的关系,从熊烈的手中调走。

    每天都有人从军营中打包行囊,然后离开。

    他们离去前同情的眼神,可深深刺激了留下的楚军。

    而后,便有不少楚军士卒偷偷逃离。

    有的隐姓埋名躲进山里,从此变成了野人。

    有的逃到了相邻的百越之地,重新入了籍。

    再怎么样,也比死了的强。

    跑的跑,散的散。

    等到熊烈部众开拨到“郢”的那一天,麾下的披甲之士只剩不到两千。

    其中有一大半是熊烈的亲卫。

    “当真是人走茶凉。”

    熊烈叹息了一下,“兄长还在时,多少人想入我熊家名下而不得,如今……”

    副将上前宽慰,却被制止了。

    熊烈取出腰里佩剑,“尔等不弃我熊烈,我熊烈也不负尔等。”

    他的这句话似乎激励了余下的部众。

    他们也高举手里的长戈,“我等死效将军。”

    气氛酝酿到位了,一行人出发去往熊家的封邑。

    熊黎得了个中大夫的位份,封地百里。

    名下的庄稼户不过百余户,若是要养熊烈及上千楚卒,或许还不够。

    ……

    熊烈到达当天,熊黎早早地在封邑外头迎接。

    见到熊烈一行人,熊黎拍了拍胯下的杂毛色马,上前去。

    到了近处,又跳下马来,直接跪倒在了熊烈面前。

    “叔爷,熊黎拜见叔爷。”

    自秦楚战败后,二人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熊烈一生无子,兄长的儿子便是熊家唯一的根。

    谁知侄儿早逝,所幸留下了个孙儿。

    二人彼此为唯一的亲属,激动程度可想而知。

    “叔爷,黎儿带您参观一下咱们熊家的封邑。”

    说罢,他看向了熊烈身后的兵将们,见他们风尘仆仆却不乱阵的模样,心底也是赞叹了一下。

    “诸位是叔爷的下属,也是兄弟的长辈,日后便唤作叔伯了。叔伯们也来,熊黎已经准备了饭食招待。”

    听见“饭食”,楚军士卒们眼睛都亮了。

    这几天日夜兼程,嘴巴都淡出鸟来了,随身的干粮早就消耗一空,如今腹中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熊黎和熊烈走在前,楚军士卒跟在后面。

    两边俱是田地,稻谷长得比人都高,一路上俱是黄澄澄的一片,一派五谷丰登的模样。

    熊烈却皱了皱眉。

    等到了住处后,熊黎将楚军士卒安排到空了的庄户住所。

    那是原先住在这里的贵族所留,倒也便宜了熊黎。

    熊烈将熊黎叫到院子里,爷孙二人独处。

    “叔爷,黎儿治理的还不错吧。”

    熊烈眉头却又耷在一起。

    “叔爷,可是阿黎做的不对。”

    “阿黎,这点粮食可不够咱们部众消耗啊。他们俱是我们熊家的心腹,可不能亏了他们。”

    熊黎点点头,“叔爷,此事阿黎也考虑到了。”

    “哦?你是如何知晓这些兵家之事的。”

    熊烈有些震惊,毕竟判断粮草的能力,也属于兵家的绝学。

    熊黎一介少年,如何能掌握。

    “叔爷,熊黎有幸拜读过《武子》,自然知晓一些。阿爷在世时又多有提点,便晓得了。”

    熊烈露出了笑脸,面上有些期待。

    “那阿黎可有想法。”

    熊黎点点头。

    “武子有言: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阿黎你的意思是。”

    “是的,叔爷。我等肩负抗秦之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尸位素餐者,小计耳。”

    熊烈面上有些兴奋,故意问道。

    “阿黎不怕招致报复?尸位素餐亦有其力。”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死,便不足为惧也。”

    半月后,郢周围的几个贵族封邑,都有全副武装的楚军上门,从他们的粮仓里搬运粮食还有盔甲。

    大部分贵族选择了配合,花些资财买平安,很划算。

    也有不知死活的,被熊黎当场斩杀。

    然后名下的封邑也改姓熊。

    死去的都是楚国境内的高姓大户,甚至有一位芈姓皇室,论辈分是当今楚皇的族叔。zWWx.org

    消息传到了寿春。

    楚王愣了一下。

    下方几个贵族大臣以为自家大王动怒了,纷纷上奏。

    谁知楚王只是说了句:生子当如熊黎哉!

    这一页,便翻篇了。

    熊黎借着各家的粮食和兵家,不断扩充了麾下的兵员数量。

    再通过老卒带新卒,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短短九个月,名下的可战之军便达到了九千人。

    郢的其他几个武将世家也纷纷效仿。

    仅一年,郢城成了整个大楚境内反秦情绪最高涨的城池。睡得早也起不来的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