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历史小说 -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在线阅读 -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第74节

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第74节

    陆史虞喉结滚动:“你……”

    “嘘,张嘴。”

    蔺荷呼吸若兰,轻缓的语气猫咪似的,挠的人心里发痒,她抓着他.胸.前的衣服,整个人像窝在怀里的小兽,然后这只小兽开始不老实起来,主动撬开陆史虞的双唇,将什么东西顶了过去。

    倏然,陆史虞的舌尖碰到什么更软的东西,整个人头皮发麻,好似有电流趟过四肢,让他身体的每一处都在发麻。

    他下意识伸手,指尖堪堪碰到腰肢,蔺荷却已经离开,女人的唇裹了层水雾,面容如桃花般艳丽:“怎么样,甜吗?”

    一时间,陆史虞竟觉得有些失落。

    意识到自己的想法,他垂下眼眸,嘴里的东西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糖,甜味在嘴里蔓延开来,抚平被汤药浸染的苦。

    “不,很甜。”

    他低声回答。

    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哈哈哈,是我昨天煮的橘子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在这个季节想要买点橘子,可真的太麻烦了。”

    蔺荷感叹道。

    这样一说,陆史虞也发现了嘴里的糖果是橘子的味道,酸酸甜甜的,有一点清甜又有微微的刺鼻感。

    他含了一会儿,用牙咬碎,比冰糖更坚硬的橘子硬糖,粘在了牙齿上,需得用力才能够弄下来,于是很快,整个口腔都染上了橘子的香气。

    胸膛里的心跳的越来越快,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陆史虞开口:“如果将其放在饭堂售卖,应该会有出路。”

    “嗯?”

    “糖果个头小,比起其他甜点,轻易不会产生饱腹感,正适合日常无聊时吃,积少成多应该能获得不少利润。”

    说起这些事情,他终于短暂的忘记了刚才的悸动,甚至开始心算糖果成本价和售价。

    不愧是司业,除了需要管着一众学子,做什么事情都能第一时间想到国子监。

    蔺荷好笑地打断,“好了好了,这件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你还是好好的养伤。”

    然后动手把身残志坚的某人给按下去,她算是发现了,这人就是一个工作狂,根本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不过现在有她在,勉为其难替他监督着吧。

    月明星朗,几日心情大起大落,疲惫之下睡眠变得格外好。

    第二天醒来,熊猫的住所也完工了。

    地点就在别院的后院,开辟了一个专供熊猫玩乐的地方。

    没有树木,便用粗壮的木材做成中空的熊猫洞,再放置一些供熊猫玩耍的东西,蔺荷还想挖一处泉水供大熊猫洗澡用,不过眼下时间太赶,来不及做,她打算之后再说。

    改良过的红土壤可以种植竹子,至于竹子的来源也不需要担心,直接拿着铲子去陆史虞的院子里挖几株。

    于是蔺荷就看到了翠绿竹子下,小小的尖尖头。

    经过一个冬天的洗礼,竹子秀丽挺拔,雅俗共赏,而眼下这个季节,竹笋也从地里破土而出,这东西见风则硬,若不及时的采摘,就会变老苦涩。

    有懂得竹笋的下人告诉蔺荷:“竹笋要吃霜降后埋在土里的冬笋,口感会格外鲜嫩,这种已经长出地面的,味道变有些逊色。”

    蔺荷挑了几株,将手里的铁锄递给陆史虞,示意对方开挖:“我知道,不过做腌笋正需要这种春笋。”

    下人知道蔺荷的手艺,没有再说些什么,想要接过陆史虞手里的锄头干活,陆史虞却没有给他们。

    “我来。”

    脱掉厚重的冬装,穿上轻薄的长袍,挽起袖子时,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

    每当锄头高高的仰起,陆史虞的小臂肌肉就会绷紧,如同拉满了一张弓,青色的血管隐隐暴露。

    看的蔺荷又有些蠢蠢欲动。

    锄头落下,砸到脆生生的竹笋上,惯性作用下那股大力就将竹笋整个削下来,或者直接将锄头刨进土里,连着竹笋根也一起深挖出来。

    因为陆家的竹子不算很多,两人只刨了一些便停下手,多余的,让四九出门向其他人收购。

    等到陆史虞的脚伤已经转好,蔺荷也将所有的竹笋处理干净,放到密闭的罐子里腌制。

    除此之外,还顺便腌了一些酸菜黄瓜和萝卜,一起放到后院的空房间里,和大熊猫咩咩作伴。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种下的辣椒也长出了新苗,蔺荷每日都要过去给浇水,看着辣椒苗越长越大,心情也越来越美妙。

    第69章 新生入学肉夹馍

    圣上的赏赐下来时, 国子监正接纳了一批新生,这些新生年轻朝气,一个个脸上充满紧张与喜悦,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目睹了他们进入国子监之前的第一件大事。

    皇上跟前的大太监宣读圣旨, 然后一箱箱的金银抬上来, 陆史虞接旨叩谢。

    此举也是为了告诉新生学子们,皇恩浩荡, 只要好好读书,他们也会得到皇上的赏识,一朝从虫化龙,位极人臣。

    至于陆史虞是因为什么而被嘉赏就不需要多说了, 陆大人只需要借此完成自己的目的,其他并不重要。

    之后是入学测试。

    能一路走到国子监的学子,身上都有真才实学, 并不害怕这小小的入学测试, 完成第一场考试之后,众人从学舍里出来。

    有相熟的互为交谈:“王兄考得怎么样?”

    “尚可。”

    “哎, 这次的题目与我平常做的不太同相同, 竟然出现了律法条例。”

    “在下也有同感,不过幸好昨日看了一下律法,略有了解。”

    学子听到后,顿时羡慕的不行:“哎呀, 早知道我也去看看了,不止律法,还有算学也比平常的要难,很难想象出题的人是何等人物。”

    “你不知道?”这时, 旁边人加入话题,“这次出题的人就是今日给我等监考的陆大人!他是国子监司业,探花郎出身,据说国子监最可怕的不是夫子,而是神出鬼没、不知何时就出现在你身后的司业!”

    “豁!”

    听此八卦,人群隐隐激动起来,原因无他,年轻人对这种小道消息最感兴趣了,“你从何得知?”

    “我有一表亲,曾经在国子监求学,这些事情都是他告诉我的。”

    学子老神在在:“当然,这位司业最出名的并非他的严苛,而是他的口味。”

    “口味?”

    众人不解,学子压低声音,竟然有种鬼瑟的感觉,“传闻这位司业没有味觉,不管多么难吃的食物都能下咽,比如众所周知的饭堂中毒一事,唯独他中毒最厉害!”

    啊这……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正此时,陆史虞从他们面前走过,男人身高八尺,长身而立,行动间衣袖摆动,好一谦谦公子。

    陆史虞越过众人,往饭堂而去。

    等人走了,几位学子才开始喘气,果然是神出鬼没啊……因为下午还有一场考试,学子们不能离开国子监,八卦完后,便也准备去国子监饭堂吃点儿东西。

    卢俊却拒绝了好友的相邀。

    好友问其原因,他道:“难道你没有听见刚才那些人说的话吗?饭堂里的东西吃不得。”

    “会不会是他们故意这样说的?毕竟国子监司业都去饭堂里吃饭。”

    卢俊摇头:“你可知秋山书院的小三元?”

    好友想了想,“你说的可是鲁东的伍仁杰?”

    “正是他,当初伍仁杰本是打算入国子监,正是因为秋山书院的饭食比国子监好,他才选择了秋山书院。”

    闻言,好友震惊不已,毕竟在他看来,国子监已经是所有读书人都想进入的地方,结果人家小三元不仅不进来,理由还这般奇怪,当真是让人心情复杂。

    不过这也间接的证明了,国子监饭堂的食物有多么难吃。

    卢俊:“这下你还敢去吃吗?”

    好友脸上露出苦涩,“话虽如此,但若不吃饭,下午的入学考又该怎么办?”

    于是卢俊从兜里拿出妻子为自己烙的饼子:“呵呵,我带了干粮。”

    好友:“……”

    最后卢俊还是去了饭堂,原因无它,主要是朋友觉得他语气过于欠揍,特意把他拉去的。

    “你只带了饼子,没有热水,不好下咽,不如去饭堂要点水喝。”好友这样劝他。

    卢俊一想,也的确如此,更何况,饭堂的东西难吃,总不至于水也难喝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二人来到国子监饭堂,结果被门口排队的人吓了一大跳。

    只见长长的一条,从门口一直排到小径的尽头,好似弯弯曲曲的地龙,好友不明所以:“不是说不好吃么?怎么这么多人!”

    卢俊摸着下巴沉思:“估计是和我们一样新来的学子吧。”

    两人走到队伍的后面排队,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终于轮到他们进去。

    不同于其他地方,国子监饭堂分为三个区域,其中有一个区域摆放着小长桌,平均一个桌子能坐六人,大部分学子打完饭后会在这里用食。

    靠左的区域,放着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桌子,卢俊看过去的时候,那个桌子正在旋转,一群学子围绕着桌子,等菜品转到他们面前,便用筷子夹起扔进自己的小锅里。

    卢俊从来没有见过会转的桌子,觉得稀奇,便仔细瞧了瞧,然后发现,原来是旁边有人在踩转手,虽不了解其中道理,但大概就是凭借如,桌子才会旋转的吧。

    “想不到这国子监的特别之处还挺多。”

    再往里走,则是甜品售卖的柜台。

    最近国子监的奶茶风靡京城,好多人为了尝上一尝,不惜你争我夺,只为了抢到一个名额。

    卢俊也听说过国子监的奶茶,他的妻子就从小外卖员那里买过三次奶茶,要不是数量有限,卢俊毫不怀疑他的妻子会每天都喝。

    此刻看到奶茶,卢俊感慨的同时,主动邀请好友一起喝。

    “奶茶可能是饭堂里唯一能入口的东西。”他这样说。

    两人一人一杯,咬住芦苇竿的一头用力吸动,瞬间,奶香、茶香扑面而来,完完全全地将人包围。

    一颗煮到软糯的红豆被卢俊吸到嘴里,红豆又软又烂,舌尖轻轻一压,便化为粉末,于是那股红豆味更加明显,让人恨不得沉溺在红豆的世界中。

    怪不得他的妻子爱喝呢,这么好喝的东西,的确让人欲罢不能。

    卢俊当即又买了一杯,他打算喝着奶茶,吃自己带来的饼子。